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珠算,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珠算口诀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珠算口诀时,注意使学生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例如教“加3”的口诀,我先以1、5、6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就直接拨上三个算珠,由此得出“三上三”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第一个“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上三”表示拨上三个算珠;再以2、3、4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需要从梁上拨下5,而从梁下拨去2,由此得出“三下五去二”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的“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下五去二”表示怎样拨珠;又以7、8、9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  相似文献   

2.
关茜 《考试周刊》2012,(46):4-5
动态电路分析问题是电学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题目,各类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这类考题。电路中涉及的物理量有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等及它们的关系,而关系又与电路特征有关,所以综合性大,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等高级思维。其中动态电路问题,更是高考的热点。下面介绍两种分析思维过程的方法。 (本文中,为了分析表达的简洁,我们约定一套符号:“?圯”表示引起电路变化;“↑”表示物理量增大或电表示数增大;“↓”表示物理量减小或电表示数减小。  相似文献   

3.
在求解关于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示数变化情况的题目时,关键要弄明白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原因.在电源电压不变的前提下,电表示数的变化是由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引起的,也就是说,电阻变化,导致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电流发生变化,又导致用电器两端电压发生变化.只要认清电表示数变化的实质,这类题目就很容易进行解答.对该类问题可分成以下四步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一、全期教学要求 1.认数教学要求.认识计数单位“-”和“+”,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计算教学要求.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知道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初步掌握加减法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②认识元、角、分,会作简单的计算、③认识符号“=”、“>”、“<”,能够运用所学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④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并熟记2~5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5.
上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的珠算课,教材内容是以除法为主。在珠算除法放学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一)使学生理解和熟记口诀,掌握口诀的用法学好珠算的关键是掌握口诀。我教一位数除法的五种口诀时,先让学生了解口诀的意义和用法:“倍作几”即加一倍的意思,只有用5除时才用;“添作五”是用2、4、6、8除比它们小一倍的数的口诀,商都是5 ;“逢几进几”是在被除数较除数大时用的口诀,如2除4、40、400同样用“逢四进二”这句口诀;“下加几”是用6、7、8、9除时用的口诀,先要使学生明确“下加”的意  相似文献   

6.
1.为什么乘法口诀有“大九九”和“小九九”之分?答:“九九表”源于我国古代”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九九表在其完善过程中有四十五句口诀和八十一句口诀之分,即“小九九”和”大九九”之分。“小九九”由于在读法上除两数相同(如三三得九,四四一十六)者外,其它一律把小数读在前,大数读在后,(如“3×5”和“5×3”都读成三五一十  相似文献   

7.
2的乘法口诀     
说明:本教材乘法口诀编排的顺序采用“小九九”先学2的乘法口诀(九句),再学3的乘法口诀(八句),依次学到5的乘法口诀。把1—5的乘法口诀作为第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6—9的乘法口诀为第二学期学习内容。采用倒三角形状的“小九九”,它的优点是乘积的数较小,学生容易记忆:一次教完几的乘法口诀,口诀的规律性非常明显,后面几句口诀学生会自己类推自编口诀。前面几句口诀已经学过,正好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已学过的口诀可以得到反复练习,学习新的口诀逐渐减少,学生不会感到记忆与应用口诀的困难;2—5乘法口诀有35句,占乘法“小九九”口诀总数的7/9,这对学习相应的除法就有利,能沟通一乘两除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办公室的同事突然发来求助信息,“姐姐,()四十六,这个空怎么填?”我一愣,有几分蒙:这个研究生毕业的小妹正在辅导二年级的儿子做作业,怎么会被一句简单的乘法口诀难倒?迷惑之余,我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四四十六,乘法口诀。”“明白了,刚刚我和儿子都陷在得数四十六上了,前后几道题都要求填得数,只有这道题……简直成脑筋急转弯了。”正是她的这番解释与吐槽,触动了我的记忆:在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的题目中,面对“()四十二”这个填空时,学生总会出现“(六七)四十二”和“(三)四十二”两种答案,让老师们很无奈。  相似文献   

9.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中的教学重点,其中口决的推导过程又是掌握口诀的关键。 一、弄清“6的乘法口决”的知识基础。 “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2—5的乘法口决”教学的继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原有的知识中更好地认识新知识,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前,应先复习、巩固“2—5的乘法口诀”。“2—5的乘法口诀是通过三步转化推导出乘法口诀的。 1.从直观图形转化为同数连加算式。例如,  相似文献   

10.
填数的窍门     
l、把1、2、3、4、5、6分别填在下面的“O”里,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得12。 突破点:这六个数中,两个最大数的和小于12,因此,要先找出三个较大的数,分别填在三个顶点的“O”里。 解题思路:两个顶点“O”里的数的和加几得12?分别把三条线“O”中的数都填好,使和都等于12。 2、根据下面三个相联系的式子,推出△、口、O各代表什么数. OX口一12 口X△一20 △xo~巧 突破点:应用“九九”口诀歌。 解题思路:①乘积是12的口诀有哪几句?②乘积是20的口诀是哪一句?③乘积是15的口诀是哪一句?④取口诀中出现两次的数字,分别填在合适的框(O、△、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其中一类“由电压表示数判断断路故障”的题目,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铺垫 1.背出1——4的乘法口诀。 2.口算练习:4×2 4×3…… 3.摆图、列式、说意: ①○○○○ ○○○○ □×□ (横着看)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②▲▲▲ ▲▲▲ □×□ (竖着看)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探求新知 (一)教学课本P18例4。 出示例4的“手表图”教具。数一数,共有几块手表?  相似文献   

13.
有 这样一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新授课— 上课开始后,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 位数”,一边向学生宣布:“今天我们来学习……”。 接着,教师随意出示一道题目“s了厄石一”,对学生说:“怎样做这道除法?请听我讲(边讲边板书如下): 板书3)36 r3)36 3 讲解勺除36,要从前往后除。. “看:前面是3;想:3除以3得b“除:一三得三(边念口诀边写除式)。 r3)36 3 6 123)36 3 6 6’~~) 一口》 一一弓卜“看:不写;3一3一o;想:没除完,0“移:把后面的数6移下来。一卜看:后面的数是6;想:6除以3得2;“除:二三得六(念口诀,写除式)。‘看:6一6=0;66一憾:除…  相似文献   

14.
本期的“特别策划”——温馨提示笑迎中考将学生解题中“易错点”“易混点”及“常用思想方法”以“口诀+跟进练习”的形式进行梳理,以帮助广大考生避开题目“陷阱”,从容应考.  相似文献   

15.
分数复合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易把握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以为如果能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问题是可望得到解决的。一、在“共性”中寻求基本思路分数复合应用题尽管千变万化,但它总不会离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个知识“点”。较繁杂的分数复合应用题中,学生认为难度大“的是题目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表示单位“1”的数量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连续变化,是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造成的,常求滑片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电表示数的变化范围.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动态的电路化解为静态的电路,以静制动达到解题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20处“注意”语,它们紧接例题出现,涉及到重点知识、解答方法、数学常识等方面,起着拓展例题内容,,延伸数学知识的作用。教师应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注意”,以帮助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按“注意”内容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l、解释术语。有些数学名词、术语是运用“注意”的形式释义的。如“注意;口诀里的头一个数字是要加上的数,后面的话表示怎样拨珠”(六年制五  相似文献   

18.
过去见过的化合价口诀,只有价数而无正负,用起来总觉别扭不顺手,学生应用后效果不甚理想.例如:“二四六硫碳二四”,一是无正负,二是何时二、何时四?学生背熟了口诀仍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只有掌握了化合价后才能理解解释此口诀.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制了这套口诀,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表示“建议”、“要求”、“命令”、或“应当做……”这一意义时,这类动词后的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需要用“(should+)原形动词”来表示虚拟语气。为了便于记忆和总结,我们可以把这类动词的首字母编成短句I DROP CAPS.成为记忆口诀。这类常用词是:insist坚持:demand要求:desire要求;decide决定;request请求;require需要、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表内乘除法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口诀,为此我采取游戏的方法,效果较好.看手说积.由一方指定背几的口诀,几就作被乘数.再用手随意表示出不同的数作乘数,分别与己指定的数相乘,另一方随手说出积.如指定背5的口诀,5就分别与手表示的数相乘.这样不仅可以背5×1,5×2,5×3,5×4,5×5,也能背5×6,5×7,5×8,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