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的历史.战争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与文明的灾难史.随着冷兵器时代到热核兵器时代的发展,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灾难越来越大.20世纪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忍的世纪.这是一个战争不断的世纪.战争所造成的,或者与战争有关的死亡总人数约为1.87亿.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就爆发了470多起局部战争.战争的手段也从常规武器发展到核武器、生化武器.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不仅迅速杀死大量人员,还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加剧与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最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源.在美国战争小说中,战争对生态的破坏也成为许多美国战争小说家关注的对象.从多克特罗、薇拉*凯瑟、冯尼格特等作家的战争描写中,我们看到战争如何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2.
老兵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整整60年了,纪念活动频现于世界各个角落,可见人类对于战争的反思通常不会因为年代久远而淡化。几年前我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国际文学节,偶遇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至今未能忘怀。  相似文献   

3.
烤鸭和汉堡是小朋友最喜爱的食物,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在22 世纪,汉堡国和烤鸭国结束了两国的友好关系,为了获得人类的喜爱而发生了战争。我真不想发生战争,因为我就是烤鸭国的第一大将——烤鸭腿。终于有一天,汉堡国发出了宣战书。看来战争是没办法避免了, 烤鸭大王令我出城迎敌。我穿好香蕉皮战甲,右手紧握巧克力棒大  相似文献   

4.
人类战争存在无限化与受制约控制的两种历史运动趋势.总体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运动向无限化发展的顶峰.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历史现象,是实行"固守绝对目标、使用绝对手段、谋求绝对胜利"的无限化总体战争.二次大战把战争推到能够毁灭整个人类的极端界限,促使人类从此进入新的有限战争时代.热核武器与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是20世纪下半叶没有发生新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影响21世纪战争与和平前景的两大矛盾,一个是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另一个是全球走向一体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战争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一向很少为人所关注,但战争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在历史上却是存在的.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武器装备的日益精尖,战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不断强化和泛化.20世纪末的两场现代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破坏、战后平民大量地死亡,这一切向世人昭示:西方所谓的"干净的战争"其实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灾难都更加广泛、深重和久远.  相似文献   

6.
由于战争与和平和人类存亡、国家兴衰、生命安危直接相关,因此自占以来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就极为关注.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强调要"慎战",认为战争是"凶器",非"不得已"才进行战争,要尽可能保持和平的局面.在西方,古罗马人则提出:"战争好过悲惨的和平."并认为"战争当以和平为归宿",而和平则是"战争中永远继续的休战".毛泽东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了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是古希腊世界的一场著名大战,历时二十七年之久.战争的与国之众、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激烈之度及影响之巨,远远超过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修昔底德对此指出:“我看见希腊世界中其余的国家不是参加了这一边,就是参加了那一边;就是那些现在还没有参加战争的国家,也正在准备参加.这是希腊人的历史中最大的一次骚动,同时也影响到大部分非希腊人的世界,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页.以下引用本书只注页码)关于这次战争,  相似文献   

8.
人类生来屯难,智遭蒙蔽,为了心中那些梦想奔走劳碌,以至于衅隙频生,硝烟时起,干戈相向,你死我活.因讼聚众,加以师旅.武力是人类消弭争端的最后手段和无奈形式.易学家虽然反对战争,但是由于战争可能性的存在,并不放弃备战;一旦不虞事端起,举正义之师,用战争消灭战争,维护和捍卫国家尊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惨重的.战争之后,或形成新的权力中心,或实现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同时人民也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与安宁,而权力中心无疑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盖尧舜之后,有国有家者,无不因征战而得立宗庙.纵观师卦卦爻辞,盖圣人于兴师,主张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正义,后发制人,二是任贤,知人善任,用则不疑.  相似文献   

9.
任杰 《华章》2009,(24)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战争在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产物,它并没有背离战争的基本规律,只是被赋予了新内涵.人类古往今来渴望控制战争的主观能动性与信息社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催生了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诞生与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们喜爱诗歌,痛恨战争,但自古以来产生了众多令人荡气回肠的战争诗歌.从古代战争史诗到现代战争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使人们更加热爱和平.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类战事一直持续不断,战争诗歌也层出不穷,但其表达的战争主题却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与此同时,作为叙事载体的诗歌在表达不同的战争主题时一直处于一种强烈的痛苦之中.  相似文献   

11.
妈妈: 上海"八·一三"的炮声使整个中华民族有血气的民众觉悟了!团结了!目前我国国土布满着敌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免不掉危险,当我还没有忘记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的时候,如今又遭遇到更大的浩劫,更残忍的屠杀了.在这关头,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国民再没有第二句话,只有"保卫国土来参加这伟大而神圣的战争"!我们并不赞颂战争,可是没有战争,或许就不能发现人类的真理,没有战争,就失掉自由和博爱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出现以来,不同部落民族之间的冲突就已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也不可避免地爆发.只要人类的历史继续下去,战争的历史也必然继续存在,因此战争文学的兴起无可避免.在美国战争文学中,除了反战这一主题之外,还存在着另一重要的主题,即成长主题.本文将对比分析菲尔·克莱的《重新部署》和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这两部不同时期的战争小说中共同的成长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3.
可怕的战争     
小米  多多 《小学时代》2008,(11):4-13
科技代表着文明,战争代表着灾难,一旦科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那么灾难就将毁灭文明。就像是一把不太对称的双刃剑,战争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战争可以快速推动科技发展,因此几乎每次技术革命都和战争有关。坦克、飞机、计算机、核技术、火箭航天技术等这些人类最伟大的科技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被各国迫不及待地运用到了军事领域。新的武器层出不穷,造成的灾难也巨大无比,但是如果没有战争的作用,人类的科技进步很难会像今天这样突飞猛进。战争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毁灭了人类还是推动了人类进步呢?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的演变史。当人类通过"战争"的中介,败者被战争的洪流淹没在历史中,而胜者便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战争虽然残酷,却是人类发展的助推器。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赞美植物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对待自己的孩子经常是束手无策的,这是多年后,我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和难题.以前最盼望的假期现在是最害怕的,因为我要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女儿,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就会爆发战争,而且我们要天天时时刻刻在一起"发生战争".战争的结果总是以我"割地求和"而结束.因此,我研究的课题是如何与青春的女儿和平共处,不爆发战争,或者不爆发大的战争.根据我细心的观察和向各位家长、老师讨教,悟出了这么几条,写出来,以期对经常爆发大小战争的家庭有平息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宣扬战争是人类的高尚行为,鼓吹战争的崇高意义和永恒性,认为战争是人类进化所必需的自然法则,是一个民族生存意志的最高表现,是德意志民族的最高荣誉,是实现超人与天才的方式;坚信战争是解决纷争、达到目的最好最有效的手段.近代德国的战争观集中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对生存空间异常迫切的渴望与需求,是一种充斥着崇尚武力的军国主义、狂热的大国沙文主义、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强权主义好战型的战争观.这种战争观为近现代德国资产阶级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渊源,把整个德意志民族推向了战争的深渊.  相似文献   

17.
我想飞     
我想飞,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欣赏大自然无限美景。我想飞,在无边的海洋上举翼前行,沐浴海风的无限凉爽。我想飞,在酷热的沙漠上奋力飞翔,享受烈日的无限热情。我想飞,飞回人类的早期,品味纯真。我想飞,飞到人类的中期,咀嚼和平。我想飞,飞进人类的后期,反思杀戮。我想飞,在一个远离硝烟的地方,平平安安。我想飞,在一个没有杀戮的地方,无忧无虑。我想飞,在一个只有和平的地方,自由自在。我不知疲倦,不停飞翔,躲避现实的痛苦———战争。我不知疲倦,不停飞翔,咒骂可恶的现实———战争。我不知疲倦,不停飞翔,传播人类的本性———善良。我…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发生了10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使成千上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使交战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使民族交恶、兄弟反目成仇;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使许多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惨遭厄运.所以,人类社会应该采取有效手段制止战争:第一,树立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更大作用;第二,世界各国应加强立法,防止好战分子的上台;第三,各国、各地区间应加强协商与对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解决一切争端;第四,各国人民应加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宣传力度.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摆脱战争带来的劫难.  相似文献   

19.
告别战争     
人类历史上,至今已发生了两次世界战争.虽然今日已是和平年代,但战火和硝烟却并未停止.两次世界大战引起我们的深思:战争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自从人类有了交往,"战争"就成了无所不在的话题。对于战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思维侧重和写作重点。约翰.基根(John Keegan)撰著的《战争史》,以独到的思维和分析路径,将战争放置在社会演进的文化脉络中来考察,呈现出人类历史进程中战争现象的文化性特质。该书的问世,彰显了文化视域下战争史研究的水平,藉此人们能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战争节奏,从而进一步对这个饱经沧桑却又高度社会化的世界作出更为合情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