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西学作为异域经验的刺激经历了从技术借鉴到思想资源的角色变迁,左翼文艺思潮里的异域资源亦如此.讨论左翼文艺思想资源的成长以及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中国文艺思想的基本资源,无论从革命政治角度还是从文艺思想史角度,瞿秋白都是关键人物.其中,五四西学的接受与瞿秋白的关系更是一个恰切的突破口,值得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之一,瞿秋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本文尝试从马列著作的译介、文艺本质论、文艺大众化三个方面来挖掘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深入研究瞿秋白在构建当代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大众化问题,是瞿秋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瞿秋自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工具论”色彩,而贯穿其中的政治血脉则是“阶级斗争”,它反映了当时革命文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瞿秋白也以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学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秋原自称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他的文章还曾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拥护”为副题①,曾着意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的评价和研究,译作有《革命后十二年来之苏俄文学》②。《艺术社会学》③,著有《唯物史现艺术论》等。苏汉曾在组织上参加过左联,以写作为主业,也翻译过苏联的革命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因此在某个特定的阶段,他们是属于左翼阵营的。本世纪30年代初,他们与左翼主流派也即马克思主义政治派就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发生争论,虽然争论之初他们依然有亲左翼的立场,但随着左翼主流派(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一生撰写了大量杂文、文学作品和政治策略性文论(包括拟订语言文字拼音草案等)。其实,这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瞿秋白以写作参与革命行动的政治行为,从而展现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政治品格。瞿秋白文艺探索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政治,文艺是其立足点,而文化则是原点与迷津。  相似文献   

6.
文化研究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把“领袖权”(“领袖权”是瞿秋白对Hegemony一词的译法)概念挂在葛兰西的名下,彷佛这个重要的理论术语是这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个人发明。类似的简化叙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领袖权”其实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多次的政治辩论中共同采用和铸造的理论术语。本文尝试重新考察瞿秋白(1899-1935)和葛兰西(1891—1937)二人对“领袖权”一词的诠释和用法,并进而勾勒出“领袖权”的理论形构与20世纪初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之间具体的历史联系。本文最终希望透过对瞿秋白和葛兰西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具体回应以下几个问题:在布尔什维主义和共产国际的理论论述和政治实践中,20世纪初的左翼政治理论是按照怎样的轨迹建构成形的?现代知识分子面对左翼革命政治实践对他们的种种要求,他们面,临的究竟是怎样的具体政治处境?在这种具体的政治境况中,他们究竟如何重新部署和调动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藉此回应当下政治处境向他们提出的历史任务和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在1931年1月党的六后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卑职务后,积极投身于当时兴起的左翼文化活动。他从理论的高度引子了这场运动,不仅建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且在文艺大众化及文艺批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蒋光慈、冯乃超、冯雪峰、瞿秋白是30年代前期有代表性的左冀文学批评家,他们集中讨论了文学的阶级性,革命文学,文艺大众化,创作自由,现实主义,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性目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国化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局限性则体现了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文学和政治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无产阶级文艺和资产阶级文艺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修正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分歧点。本文试图以这个问题为中心,论述瞿秋白同志在文艺理论斗争和文艺理论建设方面的功绩。在进入本论题的正式探讨之前,有必要概略地阐述一下瞿秋白同志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主张。这样有助于我们对瞿秋白同志的文艺思想的深刻理解。毛主席曾经这样谈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  相似文献   

10.
左翼文艺运动是以阶级斗争为目的,其活动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重政治斗争的政治本质,决定了其文艺批评的政治极向性:非左即右、革命或反革命、胜利或者死的双向极反,造成了尖锐的斗争性批评模式,理论和创作批评动辄上纲上线。特殊政治历史环境中的左翼文艺运动有较大成就,其对于后世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的政治历史环境中,如果仍延续左翼文艺运动尖锐的斗争性批评模式,必然有害于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这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的。  相似文献   

11.
五四以后的几个著名作家,几乎没有一个象瞿秋白同志那样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保持这么紧密的联系。瞿秋白同志不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者之一,而且,也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卓越领导者之一。他的文学活动有其独创性的建树,他翻译过不少马克思、思格斯、列宁关于文艺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写了不少精辟的文艺论文。在阅读瞿秋白几十年前写的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惊叹他的伟大成就。正如《翟秋白文集》的《序》中所说:  相似文献   

12.
从1931年5月至1934年1月的三年时间里,瞿秋白是“左联”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首先,作为党内首席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瞿秋白为中国左翼文坛译介、输入了一系列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原理,对纠正“左联”时期相当一部分左翼作家中存在的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机械等同起来的“左”倾错误,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其次,瞿秋白与包括鲁迅在内的大批“左联”作家亦师亦友的革命同志关系,以及他参与起草的“左联”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创办的刊物,扩大了左翼文学的阵地,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使“左联”逐渐摆脱了“左”倾路线的影响,开始走向成熟,标志着“左联”的“一个旧阶段的结束和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完整阐述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启蒙传播、瞿秋白早年思想的变化和其在党内的经历与地位分不开的。瞿秋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进行阐述,代表了同时代的最高水平。但瞿秋白理解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更多的还是列宁主义,所以也不能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瞿秋白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不朽贡献。在文艺与政治关系上,瞿秋白认为“文艺是政治的留声机”,周恩来认为,文艺要适应各个时期的需要,瞿秋白的工具论与周恩来的适应论是有一定区别的。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问题上,瞿秋白坚持“真实论”,对浪漫主义持保留意见。周恩来则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论”。辩证处理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瞿秋白首次向文艺界介绍了恩格斯关于典型化的理论。阐明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为现、当代典型化理论提供了最早的依据。周恩来深刻论述了典型的多样性问题,并为典型化提供了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从文艺与政治功利、阶级本位、哲学观念等维度出发,围绕客观主义、象形论、不充分的辩证法等论题,深入批判了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其主要成因是现实斗争的需要、苏联风潮的误导、研究视界的影响。瞿秋白的批评服务于具体历史语境,推导逻辑的基础是政治立场、阶级身份,客观促进普列汉诺夫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话语实践与价值建构。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的审美趣味和批评基准与其思想变迁曲折紧密相连。作为古典文艺趣味纯正的文人,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始终夹杂着中国古典的文艺趣味,但他最终仍选择朝向现代文艺思想进行艰难调适,并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早期的文学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从贵族到小卒,瞿秋白试图着力完成古典文艺趣味的现代觅渡,其文艺思想历史轨迹对考察中国现代文艺的转折无疑具有重大发掘和体察价值。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针对初期左翼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作家在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反对"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的浪漫谛克";大力提倡大众文艺,努力推动革命文艺的大众化;密切注意当时出现的作品,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针对初期左翼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提出作家在创作中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反对“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的浪漫谛克” ;大力提倡大众文艺 ,努力推动革命文艺的大众化 ;密切注意当时出现的作品 ,撰写了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  相似文献   

19.
把左翼文艺放在整个中国现代转型历史中加以审视,可以发现它只是现代中国政治革命惯性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入剖析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情境与心灵危机,则可把握左翼知识分子激进思想的内在精神脉络。在多元形态的当代文化语境下,左翼文艺思想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文艺观念业已失去独尊地位,但其思想因素经过历史演化散落在当代文艺思想中,这主要体现在底层叙事的价值取向、大众社会的话语方式和现实主义的定位上。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大众化思想是瞿秋白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瞿秋白文艺大众化思想在"向群众去学习"的前提下,主要表现为文艺形式的大众化、文艺作品内容的大众化和大众化文艺的创作方法等方面。瞿秋白对大众文艺的倡导对改变当今大众文艺的"低俗化"倾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