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古琴曲代表作之一《湘江怨》为分析对象,对该作品的创作技法与传统曲式进行了分析,力求在分析中寻找作品的曲式结构规律同时,为古琴的学习与教学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传统“曲式学”及在此基础上发展来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是内蒙古地区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随着专业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民族化意识日渐强大,民族风格的作品分析与讲授与民族音乐创作和表演并未能充分匹配,曲式课的教学面临着理论、实践、内容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原有的曲式理论构架为基础,适度增加对蒙古族风格创作作品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黎英海先生创作的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对古琴艺术元素在钢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了具体的研究,从作品的发展来源入手,由内而外的进行分析。内对其中蕴含的古琴文化,其外模仿古琴音乐的创作技法。将这首传承千年的中国音乐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阳关三叠》是黎英海先生将原古琴曲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本在概括介绍原诗创作背景与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曲的创作特点,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并着力于中西方音乐思维与审美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和声曲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在钢琴作品创作中,和声为基础,和声中产生段落结构,是创建曲式结构的基本因素。创作作品时,和声的应用,是曲式结构的重要因素,运用和声曲式分析钢琴作品,有利于更好的诠释钢琴作品,达到正确表现音乐形象,读懂作家意图,充分体现钢琴作品魅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中,曲式结构是支撑音乐作品的骨骼。钢琴作品的创作始终遵循着一定的曲式创作原理和结构性创作体系,任何一首钢琴作品,无论是练习曲,还是主题作品,都有其相应的曲式结构。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曲式结构分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力。那么,该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7.
贝多芬奏鸣曲是古典时期钢琴艺术的顶峰之作,作为其中的代表曲目《第二十一"黎明"钢琴奏鸣曲》更是其情感最丰富,戏剧性最冲突、对比最强烈的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巧妙的曲式结构布局使得该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本文将从《黎明》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其第一乐章的曲式特征和风格特征三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序曲第二号"流水"》是1955年朱践耳受到古琴曲《流水》的启发,借用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曲调,进行重新组织与整理而创作的。从《序曲第二号"流水"》的曲式结构、和旋结构、和声织体、调式调性、复调等方面入手,分析整首钢琴作品的音乐特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以此让演奏者更好更准确的把握其音乐思想,弹奏时能够完美表现整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9.
赵亮 《华章》2012,(29)
本文是对作曲家德彪西的名作《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细致分析.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以及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对该作品的曲式及和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0.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及合唱创作方面,《海韵》便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歌词与曲式、旋律以及和声等创作技法的分析,来揭示赵元任先生的创作手法,进而为演唱和指挥这部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波罗涅兹幻想曲》(作品61号)是肖邦运用混合曲式结构创作的比较典型的一部钢琴作品,更是肖邦的杰作之一。本文通过对作品本体的分析,进而总结出其创作风格;并就钢琴演奏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将一首音乐作品中对乐曲结构、创作、艺术风格起主导作用的形式手法加以概括总结并形成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见解与结论才是音乐作品分析的目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最主要流程是,以曲式类型作为切入点,综合音乐材料设计与运用,最后概括总结主要创作手法与风格。这说明作品分析具有三个基本层次:结构分析、材料分析、创作手法(特点)分析。可以由浅入深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较快建立三个基本思维方向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交响乐《红玫瑰》是根据罗布人民歌《红玫瑰》进行二次再创作的交响乐作品,它根据乐队现有条件,巧妙的利用配器学,将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融为一体。本文从作品分析、曲式分析、配器分析这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4.
曲式分析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多多少少接触过和声学的基础之上,并能够将和声学相关的知识运用到对作品结构与作品调性的分析中去。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如何建立与在作品中如何对和声进行运用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对作品中的和声进行分析,是曲式分析中的第一步。本文对在曲式分析当中和声分析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曲式与作品分析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以山西工商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为例,通过对学情进行分析,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课程改革的初步设想,以期为曲式分析课程在应用型高校的教学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陈述结构的分析、协奏性的体现和此曲特点的阐述,探寻作品在创作中如何对古典钢琴协奏曲进行借鉴与发展,总结出该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要运用和声与曲式分析解读钢琴作品,对于正确演绎钢琴作品有很大的作用与意义,首先要了解和声分析的对象是实际的音乐作品,通过分析看到和声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其次了解曲式分析的陈述类型与曲式的发展结构原则,运用和声与曲式的分析结果进而对钢琴作品进行诠释,达到快速解读钢琴乐谱,正确表达钢琴作品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充分体现钢琴作品的魅力和快速准确抓住和读懂作曲家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钢琴的演奏不仅涉及弹奏的手指技术问题,还涉及我们对于作品的曲式结构、创作背景、时代风格、作曲家个性等的全面理解,故而要想演奏好钢琴作品,就需要我们在版本的选择、乐曲的理解和曲式的把握、演奏技巧三个维度进行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钢琴作品《红旗颂》改编自吕其明所创作的同名管弦乐序曲.在原曲中作曲家以多种乐器音色的交织融合与交相辉映形成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而钢琴虽然音色丰富、音域宽广,但相对于管弦乐器组合而言音乐的表现力较低.演奏者需要深入研究作品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把握演奏技术要点与音乐特征,才能完美诠释该部钢琴作品.基于此,文章以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结构分析为切入点,介绍该作品演奏技术要点,并简要论述其音乐特征,旨在为钢琴演奏者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阿斯图利亚斯传奇》为研究对象,围绕作曲家的时代背景,作品的创作背景,重点剖析作品的曲式结构,给予作品更好的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