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学视野中,教育家意味着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的现实统一,教育家群体实践表征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通,教育家诞生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成功遭遇,成就于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两种角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系统全面研究赵宗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实践,探寻其教育思想,是重塑赵宗复教育家形象的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对于赵宗复长期被忽视的教育家形象的拨乱反正。在实践层面上,挖掘、梳理赵宗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宝贵内涵,对于山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梳理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思想理论资源平台。  相似文献   

3.
李金初 《成才之路》2010,(16):I0002-I0002
懂得教育是教育家标准中最核心的一条。懂得教育就要实践教育、理解教育、掌握教育、研究教育、创造教育、建树教育。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艺术,应用于教书、育人、办学的实践。并且有卓越成效.这样的实践家才称得上是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是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家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教育家具  相似文献   

5.
区别于“教育工作者”这一概念,汉语中的“教育家”是对极小部分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尊称。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论。教育家说到底必须是教育实践方面而不必是教育理论方面的“家”。单纯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单纯的教育学者很难称得上教育家。教育家应该是教育实践领域中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不论官方授予称号还是民间赋予称谓,都需要考虑人们心中的那杆秤,需要顾及现实语境中占主导地位的“接受心理”,不宜过于随意,门槛不宜过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具有“教育家天赋”的人在良好的制度与文化土壤中通过长期教育实践的滋养、锤炼乃至考验“生长”出来的。作为教育实践人才金字塔之塔尖部分的“教育家队伍”的规模十分有限,“我们需要成千上万的教育家”这样的说法有罔顾可能、用力过猛之嫌。在认识、判断乃至推动教育家队伍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上需要有足够的理性。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末开始,大规模教育教学改革一项接着一项,一浪高过一浪,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呼唤教育家,因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教育家的引领;本世纪初,温家宝总理提出教育家办教育之后,寻找教育家的呼声越来越高,培养教育家的举措越来越多。2009年7月6日,江苏省教育厅率先颁发文件,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这是一项带有创新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型教师是指具有坚定的教育情怀和信念,独特的本土教育实践模式和理论,并能示范和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领导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有一定内在规律性,一般包括坚守、扎根、提升和辐射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因其具有更大的跨界性、开放性,对校长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就更高些,所以对他们有教育家、企业家、活动家诸种角色集于一身的期待。但是,教育家应该是他们的根本属性。《教育,为了什么——职业教育涅槃之路》是一位职业学校校长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观的探索,力图从教育价值观的高度总结其办学思考和实践,引导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行动高度。  相似文献   

9.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争教育家,是怀川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几任教职,教育实践丰富,教育思想系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韩愈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实践是培养中小学生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和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受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核心思想就是提倡教育要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一、建国以来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始终"坚守"的一项教育活动。深度审视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教育家的“类本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家的"类本性"是教育家的整体规定性,既是人的"类本性"之特殊,又是教育家群体性与个体性之一般.教育家"类本性"为社会分工所决定,是历代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社会交往中自我创生成果的积淀与遗传,具体体现为教育家的整个身心与教育融为一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人与做人合一等基本品性.探索教育家"类本性"有助于形成一种"超我"的同化力,促进教育工作者的"类化",延续与扩大教育家队伍.  相似文献   

12.
<正>从学习教育学的时候起,笔者就一直在设想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算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者才能称得上是教育家。在教育史学的书籍中,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被称为教育家的名字,但史书上记载的主要是这些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并未直言他们的哪个或者哪些思想与实践造就其成了著名的教育家。总体而言,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家,只是知道哪些人  相似文献   

13.
2010年2月11日,人民教育家霍懋征老师离开了我们。她毕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教育实践,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真正的教育家是永不凋谢的。她的思想,她的实践,她的精神,已经融入中国教育的长河里,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教育财富,而且必将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让“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的口号,虽然反映了人们期望大学校长应该是教育家的良好心愿,但在现实的教育制度中却缺乏具体的支持内容,在教育实践上则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而让“教育家成为大学校长”,则既可以省略“培养”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的成本,又可以消除难以让现实的大学校长成为教育家的无奈,还可以建构起科学、理性、文明、符合教育规律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5.
提及教育家,我们面前就会耸立起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吴玉章等大家形象。我认为:教育家就是以办好教育、树人兴国为其一生的追求。不达目的、绝不休止的人;教育家应该是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具有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的人:教育家应该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知识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徐莹晖 《生活教育》2013,(12):26-29
摘要:民国时期诸多教育家出于教育救国的政治理想,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开创了教育家办学的黄金时代。,陶行知作为知名的教育家之一,在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下,凭借自身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最为根本的教育精神创办了卓越的晓庄学校。他在办校实践中形成的教育信仰、教育智慧和教育实践能力等教育精神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相当大的价值。关键词:民国教育;教育家办学;教育精神;陶行知;晓庄学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108岁的知名教育家王越先生的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个人背景,挖掘和梳理了王越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探讨了王越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华侨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诠释了王越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作为教育家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周瑞 《天津教育》2014,(21):123-124
在注重教育的当前,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教育家的品格,教育家的智慧,教育家的思想来引领.我心中的教育家应是扎根在教育实践的沃土,有爱满天下的情怀,有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感,有高超的教学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当代著名教育家成仿吾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根源在于体制问题。教育学家和教育家的冲突在于,教育学家多半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他们被体制性地赋于较高的地位,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学术和职务的社会认可度比较高;而作为教育家的中小学校长、教师们被体制性地固着在较低的社会地位上。其学术和职务难以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这就导致了学院理论派与基层实践派的社会分层,进而造成了理论家们的故作高深和实践的被动应付的状况,其最终结果是教育学家与教育家的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