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项内容极为重要———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一般家庭经济相对宽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但若是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习惯。严格地说,行为习惯属于德育的范畴,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极为重要。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中最好的引路人。”那么,现代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呢?孩子从小应具备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小阶段,…  相似文献   

2.
李爱华 《教育》2015,(9):72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巴金也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笔者学校所在的石嘴山市锦林社区,居住的主要是矿区下迁的工人家庭,所以学校的多数学生,父母不在身边,而在矿山上班。他们只能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往往受到溺爱;学校还有一部分孩子属于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会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笔者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李俊 《考试周刊》2010,(55):231-231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品格和习惯受家庭影响较多.因此应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所谓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4.
子都会从中受益。《形为习惯培养法(13):目标管理》是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了具体指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激励的方法,但有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方法失效了。作者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的激励水平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即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即父母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地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儿童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民间也流传过古语:"家财千万贯,不如教儿一个好习惯。"它告诫父母,应当从小就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家庭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呢?一、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往往在他与人相处的言谈举止、文明习惯中就可看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无不在孩子的心里面烙下深深的印记。要真正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个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7.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儿童终生受益,但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却令家长在育儿实践中倍感困惑。美国丹佛大学乔尔.莫切特教授提供了一种强化儿童行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促使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呢?第一,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主动、及时学习的行为习惯。第二,培养孩子注意的稳定性,使孩子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第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第四,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项能翠 《文教资料》2011,(19):167-168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要教育学生凡事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主要通过耐心地引导、长期地训练、典型开路、个别指导、家校互动等来达到习惯培养的目的,这显然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在幼儿时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好品德与好习惯的形成,源于父母的言行举止,及父母对其进行的有效训练,只有抓住方法,针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品德或习惯的培养,才能使其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育儿的关键时期是3~5岁,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1.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而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则是每一位父母。很多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习惯是幼儿园的事,是老师的事。只要孩子学习好,那么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家长都可以代替。很多家长都有“树大自然直”的思想,错误的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事情了,现在只管学习就行。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很多家长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将会让孩子终生受益。这种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性教育要重要得多!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点点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健康习惯,让这些行为习惯慢慢植入他的心里,伴随他一路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杨来仓 《教师》2008,(24):22-22
子女成长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要赏识孩子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创造环境让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时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183;詹姆士说过:“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幼儿期是宝宝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父母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时机做好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2.规范的行为训练可给予宝宝均衡的营养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曾指出:"我们许多基本的适应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任何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而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必须要从小时候开始进行训练。父母是训练师,通过训练,给予孩子的不仅是正  相似文献   

16.
金玲林 《广西教育》2012,(25):91-91
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的一生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行。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物质的给予孩子只能享受一时,习惯的养成孩子却终身受影响。幼儿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除了学校、幼儿园的教育外,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事入手,从我做起孩子一出生,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前提,也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正所谓"习惯形成件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孩子的成功教育应从良好的习惯培养开始.我校一直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有一些很重要的习惯都是在六岁前培养起来的。这时,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随机巧妙地渗透习惯教育,潜移默化地将习惯印在孩子的举手投足间。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期不仅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及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换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的就是要子女们能出人头地,成栋才成全才。在父母一味的满足幼儿各种欲望,追求智力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