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服务理论体系。通过在档案公共服务中推行新公共服务理念,不但能够优化档案公共信息的资源管理,使档案的公共服务职能得以更好地实现,而且能够还原档案服务社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查询利用、档案展览和档案交流活动等。通过调查分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注重对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深入挖掘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为公众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成为公共服务型档案馆是档案馆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很多档案工作者、学者和专家对怎样成为公共服务型档案馆、档案馆应该怎样服务、档案馆如何拓展服务、怎样有效的开发档案资源进而更好的搞好档案服务和档案馆的人本服务等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但对档案馆工作的服务理念却很少讨论,笔者认为,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对于理解档案馆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怎样更好地为公民服务至关重要。什么是档案馆工作的驱动力?在公共服务领域里档案馆怎样才能确定自己行为的本质?答案就在于档案馆是否具有新公共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成为公共服务型档案馆是档案馆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很多档案工作者、学者和专家对怎样成为公共服务型档案馆、档案馆应该怎样服务、档案馆如何拓展服务、怎样有效的开发档案资源进而更好的搞好档案服务和档案馆的人本服务等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但对档案馆工作的服务理念却很少讨论,笔者认为,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对于理解档案馆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档案服务具有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特点。档案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档案服务力,可以采取“沉下去”“预约式”“在线式”等方式应对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间接性、被动性、互动性差等局限。  相似文献   

6.
李宗富  张瑞瑞 《档案管理》2020,(2):32-36,42
以评促转、以评促建是一种推动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策略,对提升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并促进其工作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解析了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评估的内涵,总结了其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其主要价值取向,从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评估的研究基点、目标面向、评估视角、评估指标、建设体系和具体能力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对《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和拓展档案利用服务、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作了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7.
新公共服务理论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档案,却具有远公共服务性。应借新公共服务精神,实现档案的公共服务职能,恢复档案的社会本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释用户体验对档案公共服务影响的基础上,分析用户体验视野下档案公共服务面临的服务理念、服务资源、服务结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完善档案公共服务要创造吸引用户体验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档案机构自身的组织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服务理论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档案,却具有远公共服务性.应借新公共服务精神,实现档案的公共服务职能,恢复档案的社会本位.  相似文献   

10.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行政管理理论与模式,由于其核心理念与图书馆核心理念有着一定的契合,因此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将在管理机制、人才建设、理念建设等方面带来诸多的启示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档案资源整合对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构建基于“公共价值理论”的公共服务能力概念框架选取评价指标。与经典的“公共价值理论”相比,结合数字档案资源的特点,创新性地将“工作人员的素质”、“数字档案资源整合”和“档案管理机构协同”增加到“公共价值理论”的指标体系中,丰富了“公共价值理论”在此领域中的内涵。为了验证评价指标,本文采用面对面访谈和座谈会交流的形式对9个市级、3个省级的相关档案管理机构展开调研活动,从档案管理机构的角度论证了本概念模型中各个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曹沛 《档案》2011,(6):56-58
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应注重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为此,应从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价值体系、大档案服务大发展体系和先进技术支持体系三个方面构建数字档案馆的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3.
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能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新的管理理论基础,本论文将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建设、管理机制、人才建设、理念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郑红霞 《浙江档案》2006,(12):38-40
加强“涉民”档案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是新时期档案工作转型、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信息需求的努力方向和重要任务。加强涉民”档案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涉民”档案的形成、收集、利用三个方面必须同步进行。一、盘活馆藏,熟悉“涉民”档案家底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涉民”档案为百姓服务,档案馆除了要有亲和的形象,在空间和心理距离上离百姓更近之外,关键的还是要有与百姓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等息息相关的原始档案。在档案馆浩瀚的馆藏中,蕴含着丰富的“涉民”档案。仅就建国后…  相似文献   

15.
姬文广 《档案管理》2021,(5):122-123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利益和公众参与,对做好新形势下学校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学校档案工作存在服务理念滞后、模式落后、意识淡薄等问题,要采取多种优化策略,健全档案服务体制,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果,满足新形势下公众对学校档案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詹锐 《浙江档案》2006,(3):14-1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档案利用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馆是提供档案信息综合服务的中心和基地。加强档案馆“四位一体”功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构建公共服务型档案馆已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运行下的参与主体、管理手段、体制机制、治理模式等多方面的转变,理念与实践的重大变化必将对档案公共服务的模式、结构等带来深刻影响,从而催生档案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文章首先分析当前档案公共服务的现状,从技术、公众、机构改革三方面探讨催生档案公共服务变革的动因,最后提出档案公共服务创新实践的路径,包括多方参与扩充资源基础、多元协同拓展服务空间、以人为本提供精细化服务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内涵与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与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途径,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公共服务理念的解读,指出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下的图书馆具有文化交流中心、公民社会孕育摇篮、数字鸿沟的粘合剂这三大全新功能,以及为实现这三大功能图书馆所必须进行的在服务、管理理念等各方面所需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内涵与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与档案信息传播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的途径,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中档案信息传播服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