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上海图书馆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决定影印一百余种古籍善本,分编为若干种类的丛书。其中有《古籍善本丛书》(主要是宋元明清刻本和稿本)、《明嘉靖活字本唐人集》、《明刻明代传记丛刊》、《明代地方志丛刊》(天一阁木)、《清代珍本别集丛》以及有关文字训诂音韵等单行本。这些影印的古籍,大部分流传稀少,其中有些是版本价值很高,可以起到保护国家文物的作用;有些是资料价值比较高,便于学术研究使用的;有些可供研究者与爱好者借鉴和欣赏。影印这些古籍丛刊,准备分为两种版本,  相似文献   

2.
翟艳芳 《图书馆学刊》2014,(11):104-107
明朝遗民文人顾苓在明亡后隐居苏州塔影园,其著述所存不多,且多以稿本、抄本形式流传。大连图书馆藏《塔影园集》抄本二种:一为陈乾题跋本,一为章钰题跋本,这两种版本的《塔影园集》均不见于各家书目著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文献的整理出版主要以笔记文献丛书、笔记文献编选集以及单本笔记著作的整理与出版为主,其中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成果最为显著,其又主要呈现为三种形态:一是冠以“笔记小说”之名而实际是笔记文献的大型丛书的整理出版;二是偏重史料性质的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三是偏重学术性质的笔记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本文即对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笔记文献的整理与出版情况进行综合回顾与考察,以便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未来笔记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4.
叶德辉是活动于清末民初的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和刻书家。叶德辉利用其版本目录学的知识,从家藏中择取了罕见图书,将它们刊行于世,后又将所刻单行本结集成七套丛书。本文介绍叶德辉所刊刻的七种丛书,对其所刊刻丛书的特色和成就,本文也做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注本的单行本,推测因具备两人共同创作的文本属性而入"总集类".  相似文献   

6.
夏婷玉 《图书馆界》2024,(1):54-61+74
明梅淳裒辑的《岳阳纪胜汇编》四卷,收录历代文人有关洞庭湖、君山和岳阳楼等名胜的各式文体作品,在明清湖南地方艺文总集之中属于体例完整、编选丰富且数目较多的文集。是书现存五个版本,分别为万历张振先初刻本、崇祯程道行重刊本、日藏江户手抄本、方功惠《碧琳琅馆丛书》本及黄肇沂《芋园丛书》本。此集富有版本校勘、补缺拾遗和文献正讹的价值,也为岳阳地方文化的积淀和弘扬提供了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墨子》的流传与墨家学说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汉代中期以后,墨学由“天下显学”沦为民间私学,《墨子》流传即趋于式微。从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看,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的先秦竹书本《墨子》71篇,是后世历代刊行的《墨子》的最古祖本,然已非完本。其后重要的《墨子》版本有:西汉卷书本、魏晋分章本、隋唐写本、宋刊本、明《道藏》本、明嘉靖本、清经训堂本和《墨子间诂》本。明代以前各重要版本绝大多数已亡佚不传;明《道藏》本及以下各重要版本多保存完好。集众家之长的孙诒让《墨子间诂》本则是《墨子》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8.
一、本目录所收入之书,均系本馆藏书。二、版本、包括木刻本、石印本、铅印本;稿本,包括手稿本、影印手迹、抄本。三、刻本、铅印本部分,又分为两类:一类为汇编本,即将王船山的多种著述汇编为一套。一类为单行本,即将王船山的某种著述单独刻印。其中有将几种同一性质著述合为一册者,亦列入单行本。单行本按经史子集次序排列,一种有几个版本者,按出版年代先后列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因写作博士论文《傅维鳞与(明书)研究》,曾翻阅过各个版本的《明书》,其中有三种版本有句读,即《丛书集成初编》本、《丛书集成新编》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年据光绪五年畿辅丛书本排印,无序跋,不知为何人所点;《丛书集成新编》本按初编本排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国学基本丛书》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38年长沙再版。  相似文献   

10.
《影梅庵忆语》是冒襄为亡妾董小宛所作悼亡文,感情真挚,文笔优美,在清代颇为文人重视,反响极大。可惜的是,《忆语》由于没有收录在冒襄的诗文集中,接近原貌的版本逐渐散佚,流传下来的版本则大致形成两个系统:一是《虞初新志》本系统,一是《昭代丛书》(道光本)别集本系统。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版本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版本复杂多样,包括善本、重印本、再版本、改版本、平装本、精装本、毛装本、单行本、合订本、精华本、内部版、海外版、多语版、地区版、异地印刷版、影印版、电子版等。本文对各类期刊版本作了辨别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明代苏州园林历经三百年间的风雨变迁,最终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从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环境变化、政治经济背景、民风民俗变迁等角度,梳理自元末明初至晚明等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参与造园的方式和途径、文人造园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内涵,以及文人造园与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明晰以明代苏州文人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本质.  相似文献   

13.
清乾隆38年(1773),根据安徽学政朱筠的建议,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了一部分当时罕存的宋元古籍,四库馆副执事金简用木活字排印出版了这批古籍,乾隆帝以“活字”不雅,改称“武英殿聚珍版。乾隆41年(1766)9月,将这部丛书颁行东南五省,并准许翻印,于是各地纷纷照本开雕,苏州、浙江、福建、江西书局、广东广雅书局先后出版,这六种版本通称作“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其中将武英殿的活字印本称作“内聚珍”或“殿本”,将地方印本称作“外聚珍”。下面拟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这几种版本的异同做些浅略的介绍。1刊刻时间和种类殿本在…  相似文献   

14.
苏州大学王英志撰著的近50万字的《袁枚评传》,作为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袁枚是乾嘉诗坛盟主,性灵派主将,以及古文家与小说家,大半生致力于诗文等创作。袁枚思想以孔孟与庄子为基础,又承袭晚明启蒙思想之遗风,尊孔而疑孔,入俗又超俗,旧习未尽却思想解放,是封建盛世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杰  相似文献   

15.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丛书的数量占了一定的比例。由于年代相距已久,加上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一批古籍丛书已经被支解得七零八落,许多已散失在古籍的单行本中。这些书许多书皮和书名页没题丛书名,有的没牌记,序和跋多为原始的,工具书(除丛书工具书外)少有记载,使人见之对其版本有种没头没脑的感觉,给我们  相似文献   

16.
张玉洁 《今传媒》2023,(10):85-88
在晚明江南“旅游热”的背景下,苏州文人士绅与定慧禅寺僧人展开了密切的交游活动,钱榖的《定慧禅院图卷》即此中一环,他们重新建构了定慧禅寺的文化形象,同时塑造了文人自身的高雅品味。本文以钱榖《定慧禅院图卷》及晚明苏州定慧禅寺为中心,分析了绘画风格、画上题跋印章等信息;同时,结合地方志、诗文集等史料,重点考证其中的交游活动,还原此画产生的具体语境,旨在从艺术史的角度丰富关于晚明文人佛寺旅游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关键词:万斯同;石经考;版本源流;馆藏抄本 万斯同是我国清代著名史学家,他的《石经考》是清代考证石经三种主要著作之一。其传世刻本主要有《昭代丛书》本、省吾堂本、四库全书本、忏花庵本和《四明丛书》本。其中康熙年间所刻《昭代丛书》本为首刻本。传世抄本有上海图书馆藏知圣道斋抄本和馆藏佚名氏抄本。馆藏佚名氏抄本以其独特的文献价值,为考证万斯同撰写《石经考》的缘起、时间、地点以及成书时间、首刻本有关情况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8.
谢巍 《中国索引》2004,2(3):22-23
1984年上海市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有《画学丛书》项目,为校点画学古籍,拟订计划,而再检诸家书目,访书南北,草成《中国画学书目》油印本,收著现存之书七百多种,并胪列所知见版本。是编为资校点选择底本、参校本之用。1990年为华东师大中国史学研究所创办文物鉴定研究班,讲授《书画著录书及工具书使用法》一课,此画学书目作为讲义,删去与书画鉴定无大关涉之书,而有所补充新见之画学书,此为第二稿。以上两编,皆仅录现存之单行本与丛书本。  相似文献   

19.
各大图书馆和历代书目著录有不少的宋版《韦苏州集》,但相关记载有很多粗疏和谬误之处,刊刻年代不够明确乃至误认明本为宋本等问题广泛存在。经整理考证发现,现存八部宋版《韦苏州集》,还有诸多残页。它们来自三个版本:一为乾道七年(1171)平江府学刊本,一为南宋晚期余同甫等刊本,一为南宋晚期郏良臣等刊本。后两者都刊刻于宋理宗或其后的杭州地区,版本关系也较近,应当翻刻自同一底本。各版本之间、同一版本的前印本和后印本之间都存在文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2024年1月1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在京举办“提升策展品质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丛书(以下简称《策展笔记》)座谈会”。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十余家文博单位和研究机构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作者代表围绕《策展笔记》创作阅读心得分享、丛书价值发掘阐释、博物馆公益出版项目发展建议、博物馆行业出版物助力大众文化倡导等议题进行了跨学科、多维度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