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国 12亿人口中 ,9亿在农村 ,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而占全国陆地面积 5 6 %的西部农村 ,集中了 5 3个少数民族和80 %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 ,这里农业、旅游、能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可是这里的经济发展却相当缓慢 ,其原因在于西部的教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飞跃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素质教育在西部农村呈现出明显的失真状况 !一、西部农村素质教育失真的表现1.素质教育的概念被淡化或误解。许多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 :素质教育是非知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青少年4.5亿,其中农村青少年2亿多,分别占农村人口的28%和全部青少年的50%以上。因此,确保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不仅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顺利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了西部各民族的人口受教育的基本状况,他们和全国的差距,并对各民族在受教育上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族教育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张华 《广西教育》2007,(7A):91-91
我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了9亿,农村中小学生人数为1.5亿。怎样做一位合格的农村小学教师?这对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当前,新的小学教材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教学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蔡相德 《青海教育》2004,(11):10-10
我国人口的近80%在农村,这决定了农村教育在整个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地位,那么做为承担农村教育任务的教师应具备哪些优良的品质呢?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因此,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单是个人的义务,更是政府的“义务”,作为政府应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相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但农村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却举步维艰。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偏颇、教师素质较低、评价体系缺失、经济条件制约等。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向前迈进,即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素质、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和大幅增加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9.
仲华 《甘肃教育》2003,(11):1-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教育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农村中小学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75%。因此,怎样办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如何服务农村,是一个方向问题,是关系“十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位于我国西南西北的云、贵、川、藏、陕、甘、宁、青、新等西部九省区,拥有2亿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和5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在这里居住着50个以上的兄弟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种类的90%以上。拥有人口近5千万,约占全国少数民族入口总数的66%,占西部九省区人口总数  相似文献   

11.
从文盲人口的分布来看,目前中国文盲人口的90%分布在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其中50%分布在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边区、牧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文盲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值。因此,推进中国西部地区民族扫盲教育,便成为全国扫盲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车成全 《教书育人》2000,(17):13-14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农村薄弱学校的素质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十分急迫、现实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农村薄弱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难点 1999年底,哈尔滨市教委对全市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哈尔滨市960万人口中有600万是农村人口;4173所中小学,有3574所分布在农村,占 85%;中小学教师 10万人中,有7万人在农村任教,占70%;139万名中小学在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左右。目前有3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农村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对家校合作不重视,家校合作情况并不理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9,(16):44-45
一、丘北县教育发展现状 丘北县是少数民族人口占63%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4年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以来,丘北县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均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丘北县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农村教育仍然很薄弱,教育公平难以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学校点分布过散,校均学生少,办学效益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左右。目前有3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农村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加强。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对家校合作不重视,家校合作情况并不理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难。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而且还将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人口发展趋势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整体人口数量已进入低速增长、人口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人口质量出现较大幅度提升的阶段。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反映了农村总人口数量迅速下降、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较为严重。人口城镇化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城镇化正在从低速度、低水平阶段走向高速度、高水平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学龄人口数量基本呈下降的态势。我国不同层次的人口发展趋势提供确定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战略的关键依据,也构成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和实施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8.
恩施州是革命老区,成立于1983年.全州辖6县2市,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8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52.62%,农村人口占80%以上。2005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元,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在全国13亿人口中,有7.7亿在农村,其中2亿人口最需要再教育和培训.自学考试近百个适农专业的开考,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拓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口空心化和人口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两个并行不可逆转的趋势,对现阶段的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农村建设者流失,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留守儿童教育等五方面的问题。为此,建立面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保障机制,乡村文化重建是应对挑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