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时刻遵守自己设定的规则,又总是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让孩子去做那些曾经禁止的事情。父母一直以为是孩子在逃离规则,却不知自己竟在不自觉地破坏规则。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09,(5):96-96
“养育孩子根本没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只有一些指导,并且需要针对每个父母和孩子做出改变。”“根本没有完美的父母。重要的是你能够一直向着好父母的方向努力。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处境保持诚实,那么你的孩子对你的信任会增加。他们更关心真相,而不是完美,让一个人去扮演上帝的角色是不可能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这种关心和爱护并不是那种过度的干涉,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当孩子要自己做什么事情时,父母给予的应该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心情不好时,父母应该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下次努力,不是批评、挖苦和讽刺。  相似文献   

4.
普天下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美国家长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爱不是在表面上,而是体现在内心。在美国,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叉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不去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幼小的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牵着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明智的父母     
明智的父母不是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一切,而是教育他们懂得他们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明智的父母不是力图为孩子创造幸福,而是教育他们幸福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明智的父母不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而教育他们如何寻找,创造和利用机会。明智的父母不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使他们的生活幸福,而是教育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明智的父母不是要求孩子超越他人,而是教孩子超越自我。明智的父母不是要孩子坚持自己的所有想法,而是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不总是绝对真理,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谨慎,应考虑别人的感受。明智的父母不是代替孩…  相似文献   

6.
张炳惠 《母婴世界》2011,(12):18-19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为了满足妈妈的意愿。因此,更多时候,妈妈要懂得听从于孩子本身的选择。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重点教育之一就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  相似文献   

7.
这世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父母,若是家长的头脑被各种育儿神话裹挟,并以此为目标去努力养育出一个完美孩子,免不了会焦虑成病,很可能就成了孩子□中的“祸害”。我们需要将“父母”拉下神坛,实事求是地认识父母这个角色,让父母回归凡人姿态。也只有为人父母者不再纠结于原生家庭,认识到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接纳自己的过去,与父母和解;接受自己的凡人属性,接纳自己的现实局限性,与自己和解,才能从根本上放下对完美孩子的执念,从而缓解养育焦虑。  相似文献   

8.
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展示。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努力创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关注每一个孩子,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9.
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首先应当了解孩子希望做什么。我们经常会询问孩子:"你想做什么?"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去寻找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给孩子制造一个思考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思考领悟到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0.
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展示。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努力创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关注每一个孩子,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1.
当发现客厅地面有废纸屑时,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尝试着主动弯弯腰捡起它,而不是叉着腰让孩子去做;当厨房垃圾袋装满了时,做父母的尝试着在孩子面前弯弯腰提起它去倒掉,而不是坐在椅子上让孩子去做:当公共走廊有果皮时,做父母的弯弯腰主动去清扫,l  相似文献   

12.
父母爱孩子固然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报答,不是为了向孩子“索取”爱,但是我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让孩子知道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父母长辈带来一些快乐。比如: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烦大人,帮助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有些事情看来虽小,例如妈妈摘菜时,孩子给妈妈搬个小板凳,爸爸下班回  相似文献   

13.
做个称职的父母,这是很多父母的努力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却令父母们困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施教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 其实父母们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回到童年。  相似文献   

14.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15.
不少父母在和孩子游戏或“比赛”时,因怕孩子输了不高兴,所以常常“手下留情”,故意输给孩子。孩子却误以为这是自己凭实力取得的胜利,因而盲目自满;或者养成始终期待别人把胜利让给自己的心理。这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为了培养孩子的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父母应该舍弃那种故意让步的做法,即使孩子力量不足,也要让他知道应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争取胜利。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在孩子生命的一开始,在他有能力去处理事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把事情完成的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好的方法。当今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让父母家人帮助解决,连幼儿园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父母家人代替做了,大人还总埋怨,现在的孩子独立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年轻父母溺爱子女的事例很多,但外国人是如何爱自己孩子的呢?这里不妨略举一二。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一个人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决不会一帆风顺。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让孩子们在听到奏国歌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唱国歌的歌词。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让孩子懂得,为人做好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最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可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  相似文献   

19.
家教文萃     
西方孩子每周需做家务大部分的西方家庭会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大多数孩子难以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做完后,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和家人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是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父母,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称赞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父母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只要你走近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功人物,或翻阅他们的传记,你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父母并不是都曾经很深入地研究过如何教育子女,然后按照某一个方案或模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这些父母们无一例外,都曾经有一个共同之处,即与孩子始终保留着一条心灵交流的通道,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想法,支持孩子去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倾听孩子的诉说。而曾经作为孩子的他们,也了解父母的愿望和想法,父母既在他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父母又是可以一起玩耍、一起交谈的好朋友,父母与孩子的心灵始终是相通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给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