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不合理的学校管理、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欠缺、职业发展受挫等方面。这种压力长期、持续地存在会对教师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自身应正视职业压力,积极应对,完善自我,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学会调节和放松,有效地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所体验到的压力比其他职业的人高很多,不仅要负担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面对来自于社会环境、学生及家长、学校和自身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自身要有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学习正确调适心理的有效方法,也需要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和关心,更需要社会关注教师心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所体验到的压力比其他职业的人高很多,不仅要负担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面对来自于社会环境、学生及家长、学校和自身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师自身要有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学习正确调适心理的有效方法,也需要学校管理者的支持和关心,更需要社会关注教师心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颜艳 《早期教育》2011,(10):30-3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教工作压力过大已成为幼儿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笔者从社会环境、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自身素质和幼儿园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造成幼教工作压力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环境、教师自身和幼儿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职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心理负担十分繁重,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面对来自社会、工作、学校、生活方面的一系列压力,有的教师积极地将压力化为动力,但也有教师表示自己正面临心理枯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处于难以应付的状态,甚至有教师无法调节心理偏差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职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心理负担十分繁重,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面对来自社会、工作、学校、生活方面的一系列压力,有的教师积极地将压力化为动力,但也有教师表示自己正面临心理枯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处于难以应付的状态,甚至有教师无法调节心理偏差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7.
榜样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树立的模仿对象。教师习惯于选取学业优等生作为班级学习的榜样。学业优等生承担着榜样示范的压力和外界施加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榜样压力的形成是社会、教师、家庭和同伴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消除榜样压力对学业优等生的消极影响需要从社会评价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技工院校教师承受着工作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他们更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基于此,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结果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对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缓解职业倦怠心理的具体建议,以期能够为缓解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承受着来自社会意识、学校管理及自身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预防教师职业倦怠,需要从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引入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机制、教师的自我调试等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生活负担重、学校工作压力大、社会期望值高、教师自身缺乏心理调控能力等,而缓解乃至消除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是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工作环境、建立扎实有效的社会性支持系统、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等四项举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常表现为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可表现为生理、心理多种症状,已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到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本质上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工作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不平衡的认知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消极反映,主要涉及个体、学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因素。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应当从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小学从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颇具挑战性,教师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之外,心理上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其压力来源于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学校的不重视和不支持、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化解教师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为:从社会角度看,性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三方面支持;从教师角度看,性健康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知调整、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新的社会时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理论的改革创新、岗位的竞争聘任、各种量化考核制度.使教师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当社会期望与自身能力不能一致时.便产生了自卑、焦虑的不良情绪,常常出现职业倦怠、情绪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精疲力竭等一系列状况.这些生活中和生理上出现的状况会导致出现一些心理状况.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所以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态.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受到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急速变革的今天,面对社会职业本身、人际群体以及家庭等多重压力时,教师在身心等方面产生困扰的不可预见的事件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身心问题也在显著增加。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不仅需要重视研究教师的压力问题,探究引起教师焦虑的“压力源”,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教师关注自身健康,学会有效地缓释自己的压力,调整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压力的存在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几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从其本质上说,心理压力的产生是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或表现,是外部要求或期望水平超过现有能力时的一种心理感受。在很…  相似文献   

15.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行教育体制下,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负担已十分繁重,职业压力在不断增大,心理疾患已远远高出社会一般人群。本文对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教师的心理状况会给学生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从教师个人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应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每个个体(公民)具有和谐的人格(社会性)。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将青少年塑造成具有和谐人格的社会人的重要使命,教师主要在自身人格、师生互动模式、教师交往三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培养。但调查表明教育内外的种种压力使得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突显,这使得教师在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无法达成和谐社会构建所赋予中小学教师的使命和天职。教师应积极排除压力、调整心理,将和谐原则贯彻到自身言行与非言语行为、师生互动、教师交际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陈健 《教师》2013,(14):121-121
在社会各界对教育日益重视的大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不断增大,工作负担也逐渐加重,所患心理疾病的机率远远高出一般社会人群。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及个人的思考,谈一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一、中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1.外因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园里,我们的老师顶着“师魂”的光环却背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对教育期望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下降。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健康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着重大影  相似文献   

19.
叶杰 《考试周刊》2009,(10):19-20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工作压力大、多重社会角色、缺少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正视自我,调整压力,正确自我评价,加强沟通,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莉 《文教资料》2013,(19):103-104
压力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体验。孩子在生活中也有压力,一方面可能是他们意识不到,另一方面能够感到压力的存在,且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缺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常常不能自己解除压力。然而,当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压力问题,并积极培养儿童自我调适压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