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当今由三网融合和云计算等所推动的融合新媒体产业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行业OTT业务的发展现状,OTT的模式结构和广电运营商面对OTT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文中分析了传统业务结构与新媒体下OTT模式业务结构的区别,以及广电未来OTT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互联网大会Internet2004)暨亚太数字科技博览 (会(D igital2004)定于9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网络两会”将以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为“ “主题,以“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务实合作”为准则,推动企业、投资与研究三类机构在技术、资本、业务三个层面的深度合作。中国互联网大会将在以互联网为基础融合通信、计算机、家电三大产业的前提下,着力探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商业、新机遇”,帮助参会各方准确把握产业脉搏、有效拓展市场需求、创造商业合作良机。中国互联网大会已先后在上海、北京成功地举办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络视频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经历了由边缘突破到跨入主流的发展历程.网络视频已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互联网应用业务之一. “互联网+”重构着网络视频产业的生态格局,众筹、付费、跨界、上市、广告、自制与版权输出已成为网络视频产业重要的发展模式,网络视频产业这些发展模式对整个行业及新媒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传播的深化,广播电台与网站的合作是大势所趋。面临强势而来的互联网时代,地方广播电台与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合作可以说是其发展壮大的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对地方广播电台音视频业务与网站合作模式的分析,探讨了两者合作的内容合作模式、渠道合作模式、技术合作模式、产品合作模式和市场合作模式,以期对网站与地方广播电台的深度合作及合作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出版编辑业务已经收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出版编辑的权威性和观看人数多等特点已经在慢慢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出版编辑业务必须进行转型和创新。本文将简要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业务的当前状况,并且对这些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让传统出版编辑行业的创新发展模式适应新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期刊的产业化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与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期刊衰落的原因,以及传统期刊原有优势及新的机遇,结合互联网环境下期刊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探讨分层开发同心圆业务、跨媒介打造共赢平台和跨行业创造品牌价值等模式,推进互联网环境下期刊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6,(6):14-15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跟大家沟通的题目是互联网资讯时代的新媒体模式探讨,也就是大家关注的IPTV。IPTV从两年前起步,到今天开始商业试用。IPTV对广电部门来讲属于新媒体,对电信运营商来讲是新业务,对产业和行业来讲是一个新的产业和新的行业。互联网从1994年进人中国以来,在12年的时间里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将带来更为广泛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CCBN2010归来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在谷歌事件达到高潮的时候,我穿梭在国展的九个展馆中。CCBN作为一年一度的展会,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广播器材的展览,更成为了整个中国广电行业的技术与创新的展示平台,成为了整个中国广电行业的交流与学习的盛会,尤其是今年的CCBN,就如国家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所提到的,更凸显了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新媒体业态、高清、广电高速网的建设成果与规划目标。很多令人惊艳的新应用、新业态、新产业在展会上得到丰富的展示,有些更是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广电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业务,更多的探索了基于传统业务之上的增值业务模式,让人们对广电行业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未来甚至是三五年后的文娱生活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沈金萍 《传媒》2020,(2):23-23
1月7日~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三届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全媒体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互联网年度报告发布、荣誉推介等活动,梳理年度行业发展成果、推广创新经验,树立品牌形象,共同探讨新闻出版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前景。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等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与主论坛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主持。  相似文献   

10.
秦月 《大观周刊》2012,(29):75-75
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金融创新进入以网络化为基础上的阶段、商业银行的网络化是一次根本性的创新和改革。网络化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不仅使得商业银行在业务上不断创新,而且也使得其在业务范围、产品品种上有了新的突破。网上银行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融合新闻:汶川地震新闻报道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传媒产业的经营模式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的兴起。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在不同程度融合.助力抗震救灾,催生出了“融合新闻”这一传播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报道效果。这一新闻业务实践证明。“融合新闻”将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的趋势和主流。  相似文献   

12.
赵佳琦 《兰台世界》2017,(19):24-27
"互联网+"时代,传统档案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档案服务模式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客观基础以及三种创新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二维码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离线入口,在众多行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利用二维码技术加强自身业务发展.基于二维码技术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深度结合,用二维码替代原有条形码,开发ISBN和馆藏二维码,重塑图书馆采、编、藏、阅等传统业务形态,连接图书馆线下与线上服务,开启图书馆反向020的服务模式.图1.表2.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传媒产业法律是分散型立法模式,可分为报刊图书出版、互联网、广播电视等行业法以及知识产权、税收等专项事务法.美国传媒产业的分散型立法是以版权交易为机制,以版权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具有自然形成型、市场机制型和法律传统型的特点.研究美国传媒产业立法模式可为我国提供批判性的借鉴,即要坚持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法律传统等现实国情,找到适宜的中国传媒产业立法模式;坚持建立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协同的传媒产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11月6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互联网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创新发展、网络安全、文化交流、民生福祉和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交流。大会邀请1500位中外嘉宾参会,并设置“金融科技与信用社会建设”“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物联网:连接无处不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新机遇”“5G时代:开放合作共创未来”等20个分论坛。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工程》2012,(9):10-1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突飞猛进以及产业生态价值的重构,2012第六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主题为“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聚焦于“云、管、端、台”,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索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新生态,打造移动互联新生活。  相似文献   

17.
"搜狐world"营销大会于2013年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年度营销盛会,搜狐world大会在过去几年系统地探讨了门户垂直化发展,互联网媒体影响力重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话题。此次"搜狐world"营销大会,以"品牌广告新落点"为主题,搜狐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搜狐公司广告营销副总裁崔莉莉、搜狐网总编辑吴晨光、搜狐产业媒体中心总经理周松、以及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阮京文、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等专家以及营销行业人士出席,对网络营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讨。此次大会,搜狐在互联网媒体平台、移动多屏平台、大数据精准广告营销系统等层面的多个看点,尤其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2005,(1):15-15
《岭南视听研究》(双月刊)2004年第6期头务文章“数字电视是广电网络业务的主要新经济增长点”.就广电网络经营模式、网络业务经营现状以及数字收费电视成为广电业务主要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高等教育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市场竞争及技术发展等角度阐述了高校采编业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必然性,比较分析了传统采编业务和采编业务外包两种管理模式的优、劣势,在文章的最后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最佳采编业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和商务模式。印刷行业正站在新一轮起跑线上——网络数码印刷将成为行业里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智产业,如何使企业由“被动生产型”转化为“创意成长型”,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运行模式是重要的选择。在此,总结一下几年来数码印刷所走过的历程并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