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哈佛大学作为一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包括完善的研究生助教制度、严格的竞争淘汰机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导师制度.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如构建新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科研、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双重平衡;实现“单一导师制”向“导师合作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集中体现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水平。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确立新型人才观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研究型教学实现协调发展,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做到统筹兼顾,推动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美战略博弈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命题由此而生。我国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也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持下,主动借鉴国际上新兴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国内研究型大学改革成果,勇于改革创新,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并且展现出起点新、理念新、体制新、视野新、模式新和机制新等六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型研究型大学也面临着五大挑战,如政策依赖、财源单一、原创不足、依靠排名和特色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巨大考验。在未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从创新创业型文化构建入手,着力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提出构建研究生现代化教务管理支撑平台的基本功能,深入探讨了研究生教务管理改革的主要创新点,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提出构建研究生现代化教务管理支撑平台的基本功能,深入探讨了研究生教务管理改革的主要创新点,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的生源质量决定其未来培养的潜力与后劲,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保障。如何创新研究生招考机制,突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成为摆在研究型大学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博士生选拔机制上的实践与探索,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尔曼与美国研究生教育:约翰·霍普金斯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曼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成功创建的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研究生大规模制度化培养。其成功得益于由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客座讲授制和助学金制度等构成的一整套培养模式。约翰·霍普金斯模式清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再现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早期发展雏形和轨迹,被美国其他大学广泛效仿,深刻影响和推动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是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中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研究型大学,被誉为纽约州立大学"皇冠上的珍珠"。注重创新的教育精神是学校发展的最大特色。通过专业设置、多种研究中心的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的培养、课程教学设置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等方面来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了学校持续不断的发展,稳居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之列,推动了整个纽约地区经济的发展。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实施的创新教育模式,能为目前我国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高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分析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优势,并以吉林大学为例,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培养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教改重点。本文以经济专业本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教改中如何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机制,把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渗透在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中,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相当研究能力的经济学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够突出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创建了基于"生物产业化学院""生物行业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三方育人平台,拓展育人途径,联合共建适应生物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丰富了协同育人内涵,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职读研学习是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攻坚环节与关键链环,决定着"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免费师范生在职读研环节只有在培养模式上实现"六大突破",才能不辜负国家的政策期待。确立大教师教育观,引入实践吸附式教师教育新思维,促进先进教育理论的实践"着床",搭建优质教师教育联盟,倡导多元参与、灵活开放、优势联合的教师教育新机制,建构实践归依的质量监控体系,着力推进新教师职后培养体系在理念、思维、焦点、组织、机制和质量观上的综合创新,是部属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探究培养过程关键要素,可为提升硕士生培养成效、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构建了硕士生培养过程关键要素影响模型,基于全国硕士生满意度时序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硕士生培养过程关键要素及影响路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增强培养单位硕士生培养过程机制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成效导向的硕士生培养过程机制的相关管理制度;改善硕士生培养的基础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围绕“双一流”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依托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构建交叉学科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建立交叉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构建多维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以及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机制,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的完善,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The problem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in Russia is briefly discusse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engineering corpus in un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some reasons for engineers’ low creativity are revealed. The Soviet system of engineering higher education (HE) is criticised as not focused on fostering creative engineers and the existing HE system as a degraded relic of the Soviet one. Continuou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dvanced corporations engaged in innovations seems better suited for preparing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6.
智能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智能化升级.为了适应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这一迫切的新需求,本文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研究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模式,探讨该类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进而提出了学科交叉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模式,为各高校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职教师资的迫切需求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的要求,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介绍了学校开展免费中职师范生培养、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构建"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等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深的背景下,培养符合时代背景、具备创新合作意识的复合型国际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目标和重要战略方向.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化教育观念薄弱、国际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生STEM教育核心能力框架为其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对《21世纪研究生STEM教育》报告中美国硕士与博士研究生STEM教育的最新核心能力分析,形成2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的最新核心能力标准框架。跨学科多元教育要素整合的内生路径和多元利益主体协作的外促路径,构成了美国研究生STEM教育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构建基于类型和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能力框架;强化学科能力各要素的关系研究,完善专业能力的内容与考核机制;明确可转移能力的具体内容,制定多元的培养路径;立足协同多元利益主体,建立研究生核心能力联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研究生最缺乏什么?——兼与杨允菲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我国研究生最缺乏的不是知识量,而是创造力。这主要是由于教育非但没有培养,反而在一直强力压制、摧残学生天生具有的创造性,在于教育和整个社会存在一套精英淘汰机制和择劣机制。过多的知识量和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是直接压抑学生创造性品质发展的内在因素。需要正确对待知识量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