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发起了旨在解决两种学位趋同、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创新学位制度的"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首先是由美国部分大学率先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在教育博士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探索彰显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开启了美国重塑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帷幕;其次是由卡内基教学促进会联合25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以重新评估为手段,通过项目联盟、协作设计实验等举措,共同探索特色鲜明的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三是由哈佛大学启动实施的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的改革行动,丰富了美国博士学位结构,创建出美国新的教育博士类型,进一步拓展了教育博士教育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案例,分析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制度的主要特征有:严格进阶的答辩申请基本要求,高标准完成课程学习,通过博士候选人综合考试,高质量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资格条件明确的博士委员会成员构成,申请人拥有对答辩委员会组成的话语权;清晰灵活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自主决定是否举行答辩,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成长发展的答辩过程;彰显公正的答辩救济程序,保障学术自由和学生权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科结构及其授予规模的研究可知,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学科群以应用型为主,且专业结构丰富。美国专业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呈现出急剧下降和趋于稳定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但其年增长率波动较大;各学科群或各专业领域学位授予规模表现出不均衡性,教育博士学位授予规模遥遥领先于其 他专业学位授予规模。基于美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特征和我国专业博士学位现状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发展应立足市场需求,增设应用型专业博士学科门类,优化专业结构;另一方面,谨慎发展专业 博士学位人数规模,保障专业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博士学位(Ed.D.)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专业博士学位最早产生于美国,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美国Ed.D.的培养体系逐渐完善并日趋成熟,形成了以教育目标、招生标准、培养方式及培养环节为一体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为世界各国所效仿与借鉴。我国应在借鉴美国Ed.D.教育的基础上改进教育博士招生标准与方式;设置科学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博士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外界师资力量,从而促进教育博士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面向工业需要的英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英国开始设立工程博士学位。工程博士计划面向英国工业需要 ,兼取美国博士生教育重视课程学习和德国工程博士培养重视工程实践的长处 ,同时强调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独具特色。英国工程博士不仅在学位要求上与哲学博士各有侧重 ,而且在组织形式和培养模式上也是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步骤或环节设置基本一致,都包括对培养目标、修业年限、课程教学、实践实习、学业考核、学位论文等的规定.美国保障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根本的策略,比如跨学科的辅修计划、规范的研究方法训练、兼具勤工助学性质的助教与助研制度、严格的博士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强大的政策执行力度等对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刘进等学者对我国教育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其学术化的趋势不断恶化,影响到教育博士生的培养以及专业学位的声誉。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两校教育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分析以及同行评议表明,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具有较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但仍存在理论素养欠缺等误区,限制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学位论文作为教育博士的终极性评价依据,迫切需要发展其有别于学术学位论文的独特属性。我国教育博士生培养可以借鉴美国等国的行动研究、团体研究报告等学位论文新形式,并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进行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学博士是高等教育学领域最高层次的人才,其培养质量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关系重大。文章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3个有关于高等教育博士学位项目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培养目标、入学选拔、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评价考核方面的成功实践经验。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需要多门类课程学习、多元导师支持、加强方法训练、夯实研究基本功,面向未来职业,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为例,介绍了美国新近开设的工程博士学位,这是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工程师而设立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复杂性,工程与政治、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到二十一世纪,要求从事工程工作者所受的教育程度比过去更高。为适应这一要求,相应的工程博士学位项目在全美国范围内发展起来了。从这一学位的课程设置来看,非常重视经济管理课程和实习,非常注意加寬工程师的知识面。这是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动态,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课程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该课程方案的特点表现为:课程目标定位清晰,突显专业性与应用性;课程结构模块化,体现协调性与关联性;课程学习群组化,重视主体性与社会性;课程内容职业化,强调实践性与实效性。分析了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课程方案对提升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质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The 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s which prepare students to conceptualize the application of their research in clinical settings continues to grow. Though several programs have been cultivated to address this need, demand still outweighs supply.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a curriculum developed with the intent of incorporating medical knowledge into a PhD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Development of this Molecular Medicine program by the Cleveland Clinic Lerner College of Medicine in collaboration with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was funded by 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Med into Grad" initiative.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is program begins with a foundation in Human Physiology and Disease course in which anatomy faculty introduce students to a basic overview of gross anatom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s course is followed by five fundamental basic science courses, a composite course focusing on principle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 research, a course on laboratory techniques and three, 12-week research rotations.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 program, students begin their dissertation research, complete their qualifying examination, and partake in an individually tailored Clinical Experience course.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s like this provide another venue for faculty in anatomical sciences to help aspiring translational scientists relate basic science knowledge to human pathophysiology and health.  相似文献   

12.
新制博士学位(New Route PhD)是英国一种新型博士学位,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知识经济社会各类新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制博士强调“高深学问与专业技能结合”、“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交织”,融合了专业技能、高深学问、研究方法等核心要素。它以培养政府、企业等领域从事管理和应用研究的人才为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研究方法论、通用性知识方面的课程,在培养方式上引入了教学模块,在质量监控上通过招生准入、过程监控、毕业考核三个阶段建立了严格的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观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理性主义课程观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间性课程是主体间性交往的经验。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TAFE课程的灵活性体现在培养方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诸多方面,以最新的职业技术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高职高专课程改革也提出了新的专业知能结构,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是整合一致的,课程改革是在教师发展中推进的,教师发展是在课程改革中达成的。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要借鉴TAFE课程在培养方式、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诸多方面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社会变革和职业转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08届药物制剂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综合学习成绩、专业课实验成绩及专题实习论文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基本情况,为药物制剂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改革方案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其他院校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We determined short- and long-term correlates of a revised introductory biology curriculum on understanding of biology as a process of inquiry and learning of content. In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students completed two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introductory courses. In the revised curriculum students completed two new learner-centered, inquiry-based courses. The new cours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of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through emphases on critical thinking, collaborative work, and/or inquiry-based activities. Assessments were administered to compare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content knowledge in the two curricula. More seniors who completed the revised curriculum had high-level profiles on the Views About Science Survey for Biology compared with seniors who completed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Also as seniors,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e revised curriculum scored higher on the standardized Biology Field Test.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n intense inquiry-based learner-centered learning experience early in the biology curriculum wa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mprovements in learning. We propose that students learned to learn science in the new courses which, in turn, influenced their learning in subsequent courses. Studies that determine causal effects of learner-centered inquiry-based approaches, rather than correlative relationships, are needed to test our proposed explanation.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为本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必须通过大胆的变革和创新来谋求新的发展。香港高校以成效为本的教育范式作为教育革新的手段,把课程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跑道”,取得了成功。成效为本的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证据。香港高校基于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出四点特征:一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为目标,分层级实现目标;二是以权变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获得全面均衡的学习经历;三是通过指向能力发展的、细化的课程学习目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四是为确保课程达到育人目标而赋予院校颁授的学术资格。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开放大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估与质量保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探讨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对全国48所研究生院8064名在校博士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博士课程设置应至少遵循强调研究方法训练、与研究方向相结合以及强调应用知识能力三种取向。然而,现实中博士生课程仍与硕士课程有较多或非常多重复,在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和研究方法课程量上存在明显不足;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前沿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比重有待提升;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大的学校与学科差异。研究认为,应激发博士生主体意识,鼓励博士生参与课程建设;明晰本硕博课程的层次性,提高课程衔接度;适当扩大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增加前沿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比重,实现不同学校和学科博士课程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设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群,以培养大学生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和科研能力,构建大学生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0.
王东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1):70-71
电路是高职移动通信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涵盖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然而由于课程的内容过于抽象复杂,偏重于逻辑分析,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好,对后续课程的教学产生影响。为此,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潜能和动力,理论教学要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教学理解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