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胜典 《教育》2012,(10):44-45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60条中就明确提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教会少年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朱金凤 《山东教育》2009,(7):121-122
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们会发现,“阅读”这个词语在“建议”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这里可以做一个粗略的统计:在100条建议中,与“阅读”相关的条目几乎占到了五分之二。专门论述“阅读”的就有5条:第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第十九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第六十条《必须教会少年阅读》,第八十三条《“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读课》,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阅读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阅读,2001年,布什总统在上任伊始就签署了一个名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改革法案,明确提出了"阅读第一"的改革口号。日本在1997年修正了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级,都必须提拨特别预算,改善学校图书馆藏书与设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十分重视全民阅读,2006年  相似文献   

4.
我们男生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提出了七至九年级的阅读标准,其中第15条明确提出: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标实施进入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了,课外阅读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教师报》第499期中有一篇文章——《研究证实:阅读提升儿童智力水平》,文中介绍:一个研究机构对17000人从出生开始就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读写能力,还能提高数学水平。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而要让小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地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需求,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大都处理得比较好;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往往浮在表面,被教师忽略,时有走过场的现象,导致学生独立接触文本的时间很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提到"阅读"这个词,第60条建议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如何引导学生真正  相似文献   

8.
英语阅读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堆能力,概括能力,还能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丰富的语言词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为此,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和探索,对于教会学生欣赏英语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形成综合的英语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明确提出"高中学生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教师要注重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品位,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精神世界。"2013年官方调查显示,将近四成的中学生难以达到语文课标所提出的150万字的阅读量,且其中只有13.66%的学生在阅读经典。作为语文教师,我迫切感觉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必须想点办法把学生真正领入阅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还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11.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有"少儿优先,保障重点"的基本原则,强调必须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使其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文章结合小学课内外阅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改善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第三学段学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第三学段学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要达到上述规定要求,光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阅读作为辅助和补充。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在语学习中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读书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立群  卜婷婷 《教师》2016,(4):120-12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解读中明确提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十五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开园初就确立了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办园特色,通过品牌节日阅读节的建立,创设阅读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把读书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而有益的课外阅读,陶冶身心,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几种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总目标。还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汪蓉 《安徽教育》2015,(2):24-25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阅读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时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提升来看,阅读都是提高学生素养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产生"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个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