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冠 《下一代》2013,(2):39-39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是以夺对青少年励志,对家长传授教子秘籍的书它记录了爱因斯、居里夫人、泰戈尔、海明威、杨振宁、丁肇中等5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长的故事÷书中鼓励立志、创造环境、培养兴趣、严格要求、积极动手、学会思考、认真观察,列为造就天才的七个关键环节每个孩子身上都具有天才的潜质,关键是要有发现天才的眼睛、纵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历程,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福建教育》2008,(3):40-42
俞正强,1968年生,教育硕士,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2000年参加浙江省5522名师培养工程与国家骨干教师培训,2001年任金华市胜利小学校长,2003年任金华市站前小学校长,2006年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到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习。出版专著《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名师成长轨迹访谈《低头找幸福》。  相似文献   

3.
国内     
正2013年中国药学发展奖颁发5月7日,2013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在北京揭晓。2013年度中国药学发展奖共设3个子奖项:创新药物奖获得者共6人,其中特别贡献奖1人,突出成就奖5人;康辰骨质疏松医药研究奖获得者共4人,其中特别贡献奖空缺,学科成就奖2人,杰出青年学者奖2人;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奖获得者共8人,其中特别贡献奖空缺,突出成就奖5  相似文献   

4.
回顾1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光辉履历,他们个人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既烙上了新中国成长的印记,又铸就了新中国一个又一个不朽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04,(8):46-46
中国科学院为加大对将帅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及时准确掌握国际科技发展动态,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实施“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并制定本办法。一、计划内容本计划每年将邀请20~30名世界顶尖科学家,如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或相当荣誉获得者(如数学领域的菲尔茨奖、沃尔夫数学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图灵奖、环境科学领域的泰勒奖等获得者,或在某一领域做出特别贡献者)到我院作为期1~2周的学术访问。每一学术访问活动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由院组织一场学术报告会,邀请来访科学…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1901年至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性成果与其作出获奖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最佳峰值年龄",阐发了中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思想及其对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素静 《教师博览》2013,(10):F0002-F0002
<正>韩素静,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教研员,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省最具影响力教师特别奖获得者。在2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在省内外做语文教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班主任工作艺术讲座百余场,出版有教育教学随笔集《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记者孙秋霞)11月1日上午,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2016World Life Science Conference)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世界粮食奖和沃尔夫农业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美国科学院院长等众多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大师应邀出席。本次大会以"健康、农业、环境"为主题,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中国国际科技交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6月12日,劳动保障部发出《关于表彰第一至第五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的决定》(劳社部发〔2003〕17号)。《决定》指出,为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表彰有关单位在培育高技能人才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营造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根据《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我部决定对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华持能大奖获得者所在的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等46家单位进行表彰,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第一届至第五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0.
概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基本信息,深入分析获奖者成长的一般性规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杰出科技人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受其父母的教育思想和家庭学习传统及地域文化的影响,也受其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身边有远见卓识的人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理性质疑批判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focusing on the family situation, edu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f adults (26–35 years old) who in their adolescence (16–19 years old) displayed exceptional giftedness. One group of those surveyed were national academic award winners (90).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90 people of no 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research found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both in the family situation and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igh achievers were raised in families of higher social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and almost 72.2% of them decided to continue their academic career after they had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The national academic award winners showed higher scores in shyness and lower scores in sociabilit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2.
有的导师能指导出若干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除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自身努力和外在条件的有力支持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素质优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培养3位及以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32位导师群体为样本,通过对其学历荣誉、学科背景、学术履历、工作经历、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几个重要指标的调查,分析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素质优势及特征,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茹宁 《考试研究》2012,(4):45-48
英国剑桥大学在其八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无数政界、学界精英,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本文从人才培养特色的角度探讨了剑桥大学的学院住宿制、本科生导师制,以及喝咖啡与下午茶的学术传统,并分析了它们在杰出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国百优论文的评选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211高校11年来获百优论文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百优论文这个侧面,反映出"211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支柱是大学教师的威望,以及大学研究机构的名声。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许多国际著名大学纷纷以拥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学校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学术声誉的一种标志,在我国则表现为时院士等学术精英的争夺。然而,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界,大学教师的学术声誉难掩日渐下滑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展了以学术规范为核心的学术大讨论,试图重建良好的学术声誉。良好学术声誉的重建不仅需要观念层面的反思,更需要制度层面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当代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是对当代博士生培养活动及其效果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判,它集中体现于博士学位获得者原创性知识贡献评价、学术研究素养评价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评价三个方面。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为背景来观照当代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就是强调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中的知识创新思想、学术训练要求和博士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标准来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化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式与机制,使当代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的视角、内容、制度等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对1999年至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学习年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硕博连读获奖者的学习年限均值为5-10年,单独攻读博士学位获奖者的学习年限为3.27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获奖者,年龄小的其学习年限也相对较短;对于不同学科获奖者,工学硕博连读获奖者学习年限最短,而单独攻读博士学位的最长,医学硕博连读获奖者的学习年限最长,而单独攻读博士学位的最短。  相似文献   

18.
In 1989 and 1990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nounced awards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to 12 members of its academic staff.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attempt to analyse two aspects of the award‐winners’ self‐efficacy regarding teaching: their perceived influence over their students’ learning, and their self‐rated competence on a set of teaching tasks. The award‐winners were found to score higher on both of these than comparison groups of less experienced university teachers, though the latter rated themselves higher on a research related teaching task.  相似文献   

19.
Competition‐based policy programmes are an external steering mechanism to create beneficial outcomes for societies that are entering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in Germany aimed to enhance research quality,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nd support peak performing universities. We want to study if there was a side effect of the Initiative on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if so, whether or not it was a system‐wide and/or a winners effect. We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by the patenting activity and industry collaboration of a university.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73 German universities observed from 2004 to 2011. Employ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ion, we find that the Initiative created an advantage for the whole of Germany while being an Excellence University does not have an impact on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with regards to patenting activity. However, we find a Matthew effect concerning rewards in industry collabor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Initiative had positive side effects for the system and partly also for the winners of the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