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到暑假,各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活动就多了起来,什么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普通话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场面很壮观,但培训效果又是怎样呢?笔者在以往的暑期教师培训会上经常看到:一些管理者就某一专题,请来专家、教授或管理者自身为教师进行讲座,真可谓是“台上一人,台下一片”。在培训方式上,培训者不分“青红皂白”,将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又“复制”到教师培训中来,“我说你听,我讲你记”,这种“填鸭式”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中,教师培训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学校培训教师的有效途径。我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尝试、在与被培训者交流中省悟,问题就出在组织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心理差距太大,往往形式上双方在互动,但实质上心理互相排斥,组织者不了解被培训者的心理需求,被培训者不清楚组织者的培训对自己有多大用处。经过3年的探索,我校建构了“愿望达成”培训模式。由于这种培训模式有效地克服了被培训者对培训者的排斥心理,使被培训者心理接受度大大提高,所以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教师培训中培训者的作用及其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培训中培训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培训对象在教师培训中具有不同于正规教育中学生的特点 ,因此 ,教师培训中培训者作用的运作形式必须发生转换。培训者从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主 ,转移到以“教”和围绕培训对象的“学”而给予引导和服务为主。  相似文献   

4.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是否在教师中有影响力等,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打破“培训者本位”的培训“惯性”,树立起服务教师的意识,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菜单”,按需施培,重心下移,拉动教师培训内需,构筑起师资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三维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内生教师培训活力,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心中的“至爱”,进而产生“想培,就要你培”的心理驱动,最终达成受培者“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王岚 《四川教育》2007,(5):17-17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是否在教师中有影响力等,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打破“培训者本位”的培训“惯性”,树立起服务教师的意识,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菜单”,按需施培,重心下移,拉动教师培训内需,构筑起师资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三维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内生教师培训活力,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心中的“至爱”,进而产生“想培,就要你培”的心理驱动,最终达成受培者“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是否在教师中有影响力等,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打破“培训者本位”的培训“惯性”,树立起服务教师的意识,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菜单”,按需施培,重心下移,拉动教师培训内需,构筑起师资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三维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内生教师培训活力,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心中的“至爱”,进而产生“想培,就要你培”的心理驱动,最终达成受培者“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核心任务,对于培训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培训者的专业化水平是师资培训成败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师资培训发展水平、新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实施反过来为培训者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培训者的专业成长,使培训者从“经验型”教师转变成“学习型”教师、“专家型”的教师和“研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渴求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是每个教师心中的愿望,参加学习培训理应是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有的培训难以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而有的培训却受到一线教师的踊跃追捧?究其原因,培训内容是否贴近教师需要、培训形式是否灵活多样、培训者是否在教师中有影响力等,都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打破“培训者本位”的培训“惯性”,树立起服务教师的意识,按“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菜单”,按需施培,重心下移,拉动教师培训内需,构筑起师资培训机构、基层学校和教师“三维联动”的教师培训机制,内生教师培训活力,让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心中的“至爱”,进而产生“想培,就要你培”的心理驱动,最终达成受培者“不待扬鞭自奋蹄”之效,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师培训是否“有效”,并不在于培训者有没有培训完内容,并不在于培训的规模多大,也并不在于培训得认真不认真,而在于培训的目的、课程、主体、机制是否达到预期的设想,在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参与培训的教师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培训者再辛苦、再努力,也是无效培训。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教研培训模式的局限传统的接受式教研培训模式是与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一脉相承的。培训者是教研活动的计划者、决策者、主控人 ,是活动的主角 ,被培训者 (教师 )只是被动的听众、观众 ,所获得的认识是被培训者“灌入”的 ,在认知建构的过程中 ,对问题与收获很少有勇于质疑、发表见解、相互交流的机会 ,缺乏主动参与和成功表现的机会。培训者居高临下 ,被培训者“仰视权威” ,双方缺乏平等的对话、沟通。因此教师的认知系统是线性的、封闭的 ,教研培训收效是有限的。传统教研培训模式同时也禁锢了培训…  相似文献   

11.
师资培训与人的健康营养一样,要“主食”与“杂粮”合理搭配使用。“主食+杂粮”的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需求以及培训者的擅长而定。在培训实践中形成的“培训机构出(菜)单,学校教师点(菜)单,教育局买(菜)单”的教师教育的“主食+杂粮”三单师资培训机制,符合教师所需.又发挥了培训者的长处,教师参训率高,效果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教师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参与式教师培训,从参与式教师培训和传统教师培训在培训目的、培训方武、知识产生的途径、培训者和参训者的态度及角色定位的比较中分析了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特点.最后论述了参与式教师培训在“国培计划”的运用应从遴选工作、培训内容、过程控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过去,学校的教师培训基本上都是培训者在唱"独角戏",教师参与培训的态度不积极,效果也不理想。2006年8月,我参加了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中英校长合作培训项目"。那种参与式、互动式、合作式、体验式的培训使枯燥的理论培训变得充满活力,使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互动式教师培训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教师在受教育期间的学习方式均以接受式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很自然地会被教师迁移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新课程改革实验区,根据课程实施的要求,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全员性的通识培训。实践证明,采用互动式的培训方式行之有效。互动式培训,即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多向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浙江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中,培训是这样展开的:1.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感受自主学习。从“这次培训你们想学哪些内容”开始,让学员以自己的工作和正在研究的课题为基础,提出各自的需求和建议,并将学员的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即培训教师的“双技能”,必须树立“行为的改变”培训理念,改变纯理论教学模式,让培训教师参与到整个培训过程中来,采用企业、中职学校实践的形式,以培训者本人的即时效果和持续效果,以及培训者影响他人的扩散效果作为评价标准,构建职教师资的“双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履职晋级培训教材内容以理论教育为主。考试方式采用闭卷,与之相应,培训模式多为“理论轰炸”。课堂信息单向传递,培训者充当“二传手”、“录音机”,把到上级培训获得的信息“一丝不苟、点滴不漏”地传给学员。教师讲,突出重点,学员听,勾画重点,死记硬背上考场。  相似文献   

17.
教师培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针时教师培训中的问题,本文基于培训者的视角.从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保障工作等方面逐一分析并尝试解决,以求达到课改教师培训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成为反思者、研究者、创新者,是教师培训的一个理想化目标.然而,从目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效果看,我们在培训的理念、内容、方式及培训者素质方面尚有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培训者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训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地位比较“显著”(是教师的“教师”),责任比较重大(承担着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如何提高培训者的素质、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培训的理念、内容、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对培训者培训作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培训者培训”(针对培训者群体的教育和培训)是特殊的职能所需。进修学校的培训者广义地说应包含教研、培训、科研、信息化等所有承担培训业务的教师。他们是教师的教师.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应比一线教师站得高、走得远,否则其工作将无法进行或者是毫无意义。那么培训什么?怎么培训更有效?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做法是普适性的素质培训与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相结合。思路可归结为三句话.即“以全面提高教职工素质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线”。其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八个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