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是评价油脂精炼工艺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精炼过程中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过低极易氧化,导致其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影响食物风味,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提高油脂质量,控制油脂在精炼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本实验室通过对脱酸、脱色、脱臭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温度以及药品的选用进行实验,测定酸值、磷含量、脱色率、定过氧化值的具体数据。从实验结果中得到脱酸脱胶过程中控制二乙醇胺用量在3%~4%之间时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25℃,测定酸值在0.97~2.89mg/g、磷含量40~45 mg/kg。在脱色过程中当控制活性白土用量在20%时,脱色率为90.4%、温度在50℃时,脱色率为92.1%、反应时间控制在2 0min时,脱色率为89.8%。脱臭过程将蒸汽用量控制在50 k Pa时,氧化稳定性值为3.33 h、进油量达到27 m3/h时,氧化稳定性值为3.28 h、温度在240℃时,氧化稳定性值为3.26 h。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应严格控制油脂精炼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条件,研究结果为油脂的精炼过程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9)
为了研究加工工艺对牛蒡-芦笋茶菊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传统制备工艺,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牛蒡-芦笋配比等条件,测定菊糖提取率。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配比都对菊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加热时间4.5h、加热温度70℃、牛蒡-芦笋配比1.5∶1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芦笋茶菊糖提取率最高,为26.4%;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菊糖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芦笋茶含水率为7.70%,复水比5.15g/g。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2)
为了探讨加工工艺对牛蒡-普洱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采用传统制备工艺,根据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牛蒡-普洱配比等条件,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结果表明: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配比都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加热时间4h、加热温度75℃、牛蒡-普洱配比为1:1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牛蒡-普洱茶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6.2%,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牛蒡-普洱茶含水率为7.65%,复水比5.44g/g。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种测定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新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用于食用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深色油脂酸值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标准方法测定深色油脂酸值时存在难以判断滴定终点的问题,尝试添加中性饱和NaCl溶液并结合减少试样量,建立了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深色油脂酸值测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值是判定油脂是否酸败及酸败程度的重大标准,也是判定油脂的质量、卫生、保存等水平的主要依据。本文以家用食用油为实验对象,分析存放条件、仪器、Na2S3O3、碘化钾饱和溶液、振摇等因素对油脂中氧化值测定的影响。通过研究结论得知,存放时间、仪器干净程度、碘化溶液的调制时间以及淀粉指示剂剂量大小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油脂中氧化值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赵璐  张蕾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3):275-280,347
为找到一种高效、环保、具备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新方法,先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无患子中的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类型、溶剂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关键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具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7、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 h,在此条件下无患子皂苷的得率为21.56%,比加热回流法高44.02%,且提取时间更短、提取温度更低.研究表明,超声辅助加热回流法是一种具有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李仕一 《今日科苑》2009,(16):32-32
本文选用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进行预处理脱色研究,对影响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活性碳对废弃食用油脂脱色的最佳条件:活性碳用量15%,初始脱色温度60℃,终止脱色温度110℃,脱色时间20min,活性碳投放次数为1次,搅拌速度350rpm。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碘量比色法测定食品油脂中过氧化值含量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在酸性条件下与淀粉显蓝色.在舍碘量为2μ-10μg时符合郎伯比尔定律。结果:在油脂取样量为0.005g-0.05g时,其过氧化值的灵敏度为0.06meq/kg-85meq/kg,变异系数为2.78%。结论:本法与国际碘量测定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具有快速、简便、用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鳗鱼干制及储存过程中油脂氧化酸败的控制,选择常用的合成和天然抗氧化剂以及复合抗氧化剂来延缓鳗鱼油脂的氧化酸败。利用破坏性实验加速油脂的氧化并根据国家标准测定酸价和过氧化值两个指标,对所加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鳗鱼干制品中最为适宜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对α-亚麻酸及其乙酯分别在氧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下进行一定剂量的γ-辐射,每隔两天测定其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和时间对亚麻酸的过氧化值有较大影响,本文同时探讨了亚麻酸在γ-辐射下过氧化值与反应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1 电磁环境应开展的研究内容电磁环境一般分为两类问题:一是电磁环境对各种用电设备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是电磁环境对生物体,主要是对人类的相互关系。“电磁环境与生态”指的是后一种电磁环境。虽然就全球范围讲电磁环境是一种局部环境,但因其广泛存在,不易被感觉,产生效应的长周期性质,所以应给予足够的注意。“九五”期间与21世纪初,我国应进行下列研究: 1.1 强电磁场源的特性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强电磁场源,因而研究其电磁发射的机制,发射的时域与频域特性,电磁场强度与功率谱密度等,是研究电磁环境的基础。强电磁场源主要有大型广播设备、雷达、通信设备、工频高压系统、工业高频电磁场加热(包括介质加热与感应加热,介质加热主要对非导体,感应加热主要对导体)等。  相似文献   

13.
植物油酸价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酸价是表示油脂中所舍有的游离脂肪酸的数量,又称酸值。以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来表示。它反映了油籽质量、油脂精炼程度和储藏品质变化,是油脂碱炼脱酸时计算用碱量的依据。因此,测定油脂酸价在实际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8)
为克服电磁供暖系统对用户室内供暖时存在的温度滞后性,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优化的ELM,用来对室内下一时刻的温度进行预测。该算法完善了PSO易跳过最优解、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收敛时间长等问题,然后分别用IPSO和PSO对ELM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PSO-ELM和PSO-ELM的电磁供暖室内温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测定纯天然橄榄油的折光率、冷冻初凝温度和橄榄油与其他不同油脂混合的掺假油脂的折光率、冷冻初凝温度来判断正常纯天然橄榄油与掺假橄榄油的理化特性的区别,从而从理化角度初步判断橄榄油的真伪。得出结论:折光率只能针对已知橄榄油中掺有某一种油脂;测其掺入其他食用油的含量有效果,橄榄油中一旦掺入其他比它初凝温度低的油脂,其初凝温度会显著变低。  相似文献   

16.
影响西藏高原地区高锰酸盐指数值测定的因素很多。文章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不同处理条件入手,考虑到水样的酸度、滴定速度、校正系数K值、滴定终点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浴加热过程中加热温度控制90℃、加热时间35min为最优处理条件。同时要保证样酸度适宜、滴定速度恰当、校正系数K值在0.96001. 0000之间、滴定终点在30s内不褪色且颜色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电熨斗     
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使用安全的电熨斗,该熨斗内部的电子装置可控制电熨斗的工作时间和状态.当电熨斗停留某处10分钟时,将自动断电.平面朝下放置或倾斜放置,断电时间为30秒.电子装置还可精确地控制加热温度.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16)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构建温度测控系统,软件采用Lab VIEW进行开发。使用热风枪对铝板加热,通过调节热风枪的加热温度、热风枪加热口与铝板的间距及加热时间等可以使铝板上实验点的加热温度控制在20℃~150℃。采用均值滤波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该温度测控系统可进行实时测量,在20℃~150℃范围内测试精度小于±2%,数据标准差在1℃以内,理论上的测量范围为0℃~500℃。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电磁加热技术起步于20世纪90年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发展初期主要借鉴日韩等电磁加热技术和控制方法,经过多年的技术拓展和技术沉淀,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用小功率电器、商用电磁热水器以及商用电磁炉。其中以家用小功率电器应用最为广泛,包括电磁炉、电压力锅、咖啡机等。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电热水器利用泡在水里的加热管加热,水电直接接触易发生触电事故。基于传统电热水器的构造原理,我将电磁加热技术和智能化运用到电热水器中,设计制作了新型电磁热水器。一、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电能利用方式,由于加热过程是通过电磁场直接作用于被加热导体,它在环境保护、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受电磁炉加热启示,我将电磁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