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做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其实验技能,但有些教学内容的演示实验效果并不明显或根本无法当堂演示。这时可以让学生采取用抽象实验的方式得到实验结论,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实验对于那些演示实验效果不显著或根本就无法进行当堂演示的实验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是教初中物理的,能深刻体会到初中物理实验在课堂中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教师可能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最终达到学生会机械化地做一些题目,达到提高班级均分的效果。我认为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更加理论化,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遇到题目灵活的问题缺乏思考的能力。老师为了在课堂上赶教学进度和多讲几张试卷而让学生失去了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缺少了实验的体验,当然不知道遇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我觉得就算课堂时间比较紧,做一些演示实验也总比不做好。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尽量让个别学生参与进来,可能下面的学生正等着看演示实验学生的“笑话”呢。这样的演示效果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实验没有成功,这样也会激发学生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并且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课堂虽然花了时间,但却是值得的,课堂是精彩的。下面我谈谈自己上课过程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实验操作台上完成。有些演示实验会受时空的限制、学生观察的视角小、清晰度低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效果。本文对如何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例说课堂演示实验的有效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紧扣教学目标的实验,是引入新课,理解和巩固概念的有效手段;一个设计到位的演示,不仅可以出彩一堂课,而且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物理的原动力;一个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可以让学生探究的欲望得到充分的激发;一个构思巧妙、效果明显的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终身难忘。可见,有效组织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是生成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然而演示实验的功能不应仅局限于演示,教师应对演示实验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实验过程中对提高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有价值的东西,放手让学生为实验做主,使学生的能力在实验中得以更大的提高。如何有效地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改进引入方式,学生变身设计师;转变角色,变验证性演示实验为探究性演示实验;变换形式,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注重分析,提高学生处理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紧扣教学目标的实验,是引入新课,理解和巩固概念的有效手段;一个设计到位的演示,不仅可以出彩一堂课,而且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物理的原动力;一个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可以让学生探究的欲望得到充分的激发;一个构思巧妙、效果明显的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终身难忘。可见,有效组织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是生成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课内小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四种形式,学生在实验中进行科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内化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实验课堂;改进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从而提升物理实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艳香 《成才之路》2010,(18):I0017-I001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1.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 1.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过程,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的强大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那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就结合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例如,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的矿泉水瓶在物理教学中是很好的实验材料,可以演示许多物理现象。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矿泉水瓶进行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通过提高实验的可视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强设计的激疑性、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面改进演示实验,从而使演示实验获得最佳效果,使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3.
“库仑定律”;是静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常教学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视频资料以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电荷间作用力的因素.笔者在上课时大胆将教师演示实验加以改进变成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物理体验.在对教学过程尤其是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手段进行认真反思之后,  相似文献   

14.
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课堂开展形式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其中包括:课堂实物演示实验,课堂多媒体演示实验,以及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15.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尤其在强调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尽人意。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既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提高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究态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多种组织形式,其中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与制作。下面我将具体谈一下怎样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如今的课堂之中,我们常常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来替代传统的通过实际教具来进行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它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原理、丰富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探索精神等。因此研究演示实验的有效性不仅对课堂的教学,也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而,重视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和教师在课堂进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对于中学生进行家庭物理实验,目前还很不为人们注意。所谓家庭物理实验,就是配合物理课堂教学,用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家"中对自然界进行观察或利用家中的物品和工具自己制作一些简单仪器,进行物理实验。这些实验的特点是材料易得、简便易做、趣味性强、形象生动、效果明显,能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冯化友 《四川教育》2013,(12):45-45
“演示实验学生看,观察粗略注意散;分组实验课堂乱,操作随意调控难;当今实行新课改,观察操作很难兼。”这是课改初期物理实验教学的真实写照。要改变演示实验只重观察,分组实验仅重学生操作的现象,应结合教学内容全面渗透实验,有效运用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和反思能力,而能担此任者唯有随堂实验。随堂实验又称为边学边实验,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中学生亲自操作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物理知识。随堂实验的课堂中应遵循以下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允华 《考试周刊》2014,(21):145-145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大多数实验都是演示实验。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教师一定重视演示实验,并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本文结合初中物理课堂上一些演示实验的实例,简单总结了一些演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