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是世界物理年。1905年,也就是一百年以前,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著名的文章。这5篇著名的文章分布在三个主要领域:一是关于光电子理论,他把光看成是具有量子性质,并首次给出了E=hv的公式;二是发表了两篇文章,提出了分子运动论,从实验上证明了分子、原子的存在,第三方面更为重要,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狭义相对论,第二篇文章是质量与能量的等价性,E=mc^2。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今年(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的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允地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进入到宏观高速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所指出的,“爱因斯坦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20世纪两大学术成就。遗憾的是一这两个理论迄今为止被证明是相互对立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其实量子理论从没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哲学,逻辑上完善自治的理论。相对论在哲学和数理逻辑上比量子理论更混乱,但相对论者总认为“相对论现已完全被科学家所接受,它的预言已为无数应用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挑战与争鸣”栏目已刊出多篇批驳爱因斯坦同时性命题的文章(见如2000年第5、9与10期,2001年第3、5、8与11期,2002年第6期和2004年第8期),笔者也参与了这场大争论。在拙文《关于“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探讨”的探讨》中,笔者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命题存在的悖谬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1950年《科学美国人》的一篇文章中,爱因斯坦综述了他的物理学统一理论。遗憾的是,该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西阳 《今日科苑》2005,(6):38-38
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坏是很难界定的,比如美国的托马斯·哈维博士,是他制造了“爱因斯坦大脑之谜”;50年后的今天,又是他自己揭开了这个谜底……悄悄取走爱因斯坦大脑50年前,他悄悄地取走属于艾尔伯特·爱因斯坦遗体一部分的一块2.7磅重的灰色物质——以致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05,20(4):20-20
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等重要论一百周年。100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明与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此,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将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并得到联合国的高度重视,通过了决议。其宗旨就是通过展示物理学在社会、经济、技术、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科协论坛》2005,20(5):F003-F003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为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领域奠定了基础。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联合国大会决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并发起了“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北京时间4月19日晚7时,光信号从爱因斯坦工作的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上海崇明岛成为我国接收国际光信号的第一站。光信号在我国分南北两条线路传送,途经34个城市,经过1小时30分种的传递,最后汇聚北京。在光信号的指示下,共有超过10万名的大中学生和各界人士点闪了手中的光源,共同参与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05,(5):28-28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领域奠定了基础,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10.
1893年4月16日在智利和1970年3月7日在墨西哥观测到的日全蚀,显示出太阳强大的日冕,它来自于温度超过555537℃的光球。1919年,对巴西和非洲普林西比岛一次日蚀的观测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第一个直接证据。如今,一位年轻的葡萄牙物理学家正在挑战这个理论的根基,——如爱因斯坦挑战他前面的牛顿一样。  相似文献   

11.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科学与中国’庆祝2005年世界物理年院士专家巡讲报告会”上作题为《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路甬祥说,100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的5篇论文,引发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革命。这场近代物理学革命将科学引入到一个新时代,人类认知的触角伸向宏观和微观世界,催生核能、半导体、激光等技术,改变了人类现代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路甬祥从8个方面谈了爱因斯坦等近代物理学家的成就及发现历程带来的启示。一是实验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催生新的科学概念。19世纪末,人们陶醉于经典物理学的解释,甚至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考察了爱因斯坦1922年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详细情况,然后回顾梳理了爱因斯坦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从1910到1914年,每个提名的依据都包含狭义相对论,但是诺贝尔奖委员会每次都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1915年后,学术界普遍承认狭义相对论得到了实验验证,但是这时人们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爱因斯坦1915年创立的广义相对论,诺贝尔奖委员会一直判决不能因相对论而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反犹浪潮也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授予爱因斯坦诺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22年,在奥辛(C.W.Oseen)的力主下,诺贝尔奖委员会以"光电效应定律"授予爱因斯坦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3.
<正>1905年,26岁的德裔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5篇物理学论文,这几篇论文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爱因斯坦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探索、研究和完善。1915年,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终于完成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由于广义相对论理论十分严谨,而且获得了天文观测上的证实,在问世后不久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现代物理学的大门从此正式  相似文献   

14.
科技博览     
爱因斯坦光速恒定不变理论可能有误科学家研究发现光速并非恒定不变  据美联社报道,一个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约翰·书伯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设置在美国夏威夷的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分析宇宙深处最遥远的一些类星体后发现,在宇宙诞生以来的150亿年中,光的速度是有轻微变化的。若该研究成果获得进一步的确认,则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光速恒定不变的理论就是错误的,粒子物理理论中的标准模型也需要彻底修正。有关论文将发表在8月27日出版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上。根据《科学》杂志提供的消息,科学家们的结论是通…  相似文献   

15.
规范理论的创始人外尔,在1918年运用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想和方法,把“尺度相对性原理”同“运动相对性原理”相比较,大胆地提出了规范不变性原理,这勇敢的一步在得到了爱因斯坦由衷赞赏的同时,也遭到爱因斯坦的严厉批评,可贵的是外尔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规范不变性原理的思想。文章使用“剩余结构”理论详细分析了规范理论发展的这关键一步,有利于深刻理解规范不变性原理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的“光量子”、“狭义相对论”和“布朗运动”等论文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决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以促进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吸引广大青年热爱与走进物理,使物理学在新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一科学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相对论在一个世纪以来被奉为绝对经典,爱因斯坦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有智慧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在1938年的论文中,爱因斯坦和伯格曼证明了,在远距情况下,与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理论相容的四维理论其实是一个五维理论的推论,而且这个五维理论关于每个维度都是对称的。他们因此而成为以此为基础的现代观点的先驱。但过了不久,他们却将论点撤回了,还用一种对现代读者来说相当不自然的方式修改了这理论,破坏了它关于五个维度的对称性。这是为什么?笔者从彼得·伯格曼的回信中得知,原来这是因为,那个更对称的五维理论会导致存在一个新的远距作用场(一个无质量的标量场)。而在1938年,爱因斯坦和伯格曼并不想让这种作用场出现。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26岁日寸,发表了5篇论文,当日寸他是专利审查员,他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因为相对论,他的成功在于他不断学习和挑战流行的权威的观点。当日寸,科学界承认的基本粒子只有一种,就是电子,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非常成功,它基于以太学说,以太是弹性物质,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应用上,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爱因斯坦就是在跟这样很权威而且是很有生命力的理论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4):200-200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南部的乌尔姆,17岁时为逃避服兵役迁居到瑞士。在苏黎世的工艺学校毕业之后,爱因斯坦到了瑞士的专利局工作,并且在业余时间撰写科学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