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敏昌是乾嘉时期岭南的知名诗人,奉守懦家操守,为人淳正孝悌,在岭南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遵循儒家传统诗教,著学广博,善思自成,诗歌各体兼备,七古尤其擅长,内涵丰富,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即阔大和深邃、苍劲。其诗笔雄深雅键,继承了岭南诗的雄直之气,他也成为乾嘉时期岭南诗歌发展中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2.
冯敏昌是乾嘉时期岭南的知名诗人,奉守懦家操守,为人淳正孝悌,在岭南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遵循儒家传统诗教,著学广博,善思自成,诗歌各体兼备,七古尤其擅长,内涵丰富,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即阔大和深邃、苍劲。其诗笔雄深雅键,继承了岭南诗的雄直之气,他也成为乾嘉时期岭南诗歌发展中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3.
张维屏与龚自珍是中国近代鸦片战争时期具有开拓性的诗人,他们两人诗歌创作的主旨和艺术手法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张、龚的诗歌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强烈的爱国情思,深刻的批判精神。他们的诗歌,在艺术上对诗歌的创作都作出了贡献。如果说张维屏的诗以反映时代的巨变和诗人的思想剧变见长,那么龚自珍的诗则以反映现实的广度和社会批判力的深度见长。这两位诗人,就像勇立潮头的猛士,劈波斩浪,冲破传统诗歌的禁锢,开拓了时代新诗风,在诗歌近代化的进程中特立前行,他们都为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王佳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30-132
中国近代社会,有大量的文人志士写下保家卫国的壮丽诗篇,其中被翁方刚称为"诗坛大敌"的张维屏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写下很多关乎民生、社稷和抒发自己内心的诗歌,真实再现当时社会的风云变化,在这些诗歌当中,以宏大的历史作为背景,其中在体现作者美妙的创作手法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人特有的心态,及创作的心路历程,通过张维屏的诗歌研究,有利于把握近代文学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文人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外化交流大潮的激荡下,岭南近代诗人群体禀具了“创作个性新质”、“人格素养新质”和“学观念新质”。3种“新质”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崭新的近代诗歌题材时表现出特殊的表达能力与表达习惯,体现了岭南近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相异的风格,反映了岭南近代诗歌风格的历史性嬗变。嬗变后的岭南近代诗歌表现为史诗式风格、新组诗风格、杂歌谣风格等3种基本风格类型,它们是对中国传统诗歌风格的挑战、叛逆与超越,对近代及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所托山房诗集》是广东近代顺德诗人周祝龄的诗集。"诗人"是周祝龄对其个体的终其一生的体认。以诗歌记载晚清政治、军事和展现"桑争稻田"对岭南传统农业的冲击与光绪年间岭南频繁出现的水旱灾害,以诗经世的锋芒使周祝龄的诗作足以屹立于近代广东诗坛。  相似文献   

7.
我校中文系讲师黄刚编著的《张维屏诗文选注》一书,将由华东师大出版社于今年年底出版。张维屏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其反映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三元里》等诗作曾被誉为“在鸦片战争诗歌中,其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阿  相似文献   

8.
冯敏昌是清代中期乾嘉诗坛上继“岭南三大家”、“南园五子”等诗人群体后又一著名诗人。其时,在已呈蔚为大观之态的岭南诗坛,冯敏昌与黎简、张维屏等人成为岭南诗坛的领军人物。冯敏昌内行诚笃、实学醇茂,出孝入悌、热心文教,诗歌牢笼百态,自出胸臆。他在钦州、岭南,乃至大江南北,都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的士大夫,富有成就、风格独具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黄景仁是清代乾嘉时期富有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有着幽怨和激越的两面,只有把这两个方面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黄景仁和他的诗。黄景仁诗歌中表现出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中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只有放在乾嘉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上考察,黄景仁诗歌的精神和风格才能得到较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冯敏昌是清代中期乾嘉诗坛上继“岭南三大家”、“南园五子”等诗人群体后叉一著名诗人。其时,在已呈蔚为大观之态的岭南诗坛,冯敏昌与黎简、张维屏等人成为岭南诗坛的领军人物。冯敏昌内行诚笃、实学醇茂,出孝入悌、热心文教,诗歌牢笼百态,自出胸臆。他在钦州、岭南,乃至大江南北,都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的士大夫,富有成就、风格独具的诗人。  相似文献   

11.
卞波 《文教资料》2008,(33):12-14
舒位是清乾嘉时期的一名著名诗人.著有<瓶水斋诗集>十七卷、<别集>二卷等,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奇异.文中对舒位诗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岭南诗歌值得研究。自汉初到近代,岭南诗人有作品传世的在千名以上,有的诗人作品多达数千首;岭南新诗走向成熟和繁荣主要标志是:诗人辈出,五代同堂;新作蓬勃,姹紫嫣红;洋洋巨著,发展象征;诗入民间,真正繁荣;岭南诗歌有自己的特点:从古到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富有革新精神,具有独特的南国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3.
从诗歌分析简朝亮的思想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堂集》中“诗”有六卷,大部分是简朝亮自青年游学时期至八十岁晚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记录.是研究简朝亮思想性格的最真实、全面、直接的素材。作为恪从儒道的传统文人。其诗歌鲜明体现出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的创作目的和价值,可视作了解近代岭南风貌的一扇窗子。本文通过评析其诗歌,爬疏出诗人主要的思想性格,并试图从中窥探近代岭南乡村风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张澍是有清一代甘肃最著名的学者,一生勤于笔耕,著作宏富,学术成就巨大。在辑佚学、姓氏学、方志学、金石学、西夏学、敦煌学等领域均有精深的研究,对有清一代西北史地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乾嘉时期西北史地研究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5.
张问陶是清朝中叶乾嘉时代冠绝蜀中的诗人,其诗独抒性灵,讲求自然、天真。诗人一生四度往返京蜀,经长江三峡两次,沿途写下了大量吟山咏水、观风赏物之作,最著名的是摹写三峡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的诗歌,真切自然而空灵,极富艺术特色;其诗歌理论代表了性灵派的文学主张,与他的诗歌创作桴鼓相应。  相似文献   

16.
张九龄的岭南诗歌主要从三个方面书写岭南地域文化:描绘岭南壮美的山水景色,吟咏岭南珍奇的动植物,展示岭南独特的乡土风情。在岭南大好山河和独特人文的激荡下,诗人和岭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他以诗歌为载体,在其岭南诗歌的地域文化书写中寄托了自己独在异乡的怀人之感、仕途之思和归隐之情,为岭南地域文化增添了一份人文魅力,对构筑岭南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后,一大批以爱国志士为主体的诗人,从清中叶以来腐气沉沉的诗坛上奋然而起。他们蒿目时艰,俯仰舒啸,掀起了爱国诗歌新的浪潮。这些诗,主要以近代爱国主义新的基础和内涵,以诗歌爱国思想顺乎时代的深化和题材更广泛的拓展,把我国爱国诗歌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层次,开启了近代爱国诗歌乃至整个近代爱国主义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陈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支持维新,光明磊砢,一生坚守于诗歌与学问的“荒寒之路”,在晚清与民国诗坛上影响很大。他将朴学与诗歌融于一炉,揭橥“同光体”诗歌及其理论,创作诗论与诗文成就斐然。但同光派在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人们所诟病,所以陈衍长期以来一直未受到研究上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他的文学史意义进行去蔽还真的重显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晚清政治与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近代政治与文化。桑咸之先生在这本书的《导言》的开篇,就说明了这一点。“清朝,盛世终于乾嘉,晚期始于道成。晚清,概约地说,是1821-1911年,与近代中国1840-1919年大体重合。”笔者系20世纪60年代初生人,小时候学习历史的时候,重点是学中国近代史,头脑中尽是晚清政治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的景象,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从《梧门诗话》看法式善的唐诗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式善是乾嘉时期重要的文论家。《梧门诗话》是法式善历时多年所撰成的一部诗话著作。在这部诗歌理论作品中,法式善评点了清代乾嘉诗坛的众多诗人诗作,提出了自己的"唐诗观"诗歌理论。法式善的"唐诗观"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法式善在对唐诗的接受中,其诗论主体意识一旦形成,便产生了一种向后延伸的历史积淀,为自己及其后诗作追随者对唐诗的接受和评价定下了一个主调。二是诗话中对王孟诗渊源的探讨及其"清"、"淡"艺术风格的寻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