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过天晴,太阳公公刚露出灿烂的笑脸,兔妈妈就拿着一个竹篮,兴奋地对小兔子说:“我们一起去森林里采蘑菇吧,雨后的蘑菇一定很新鲜。”小兔子欢呼道:“好呀,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兔妈妈带着小兔子往森林走去,小兔子一会儿追着蝴蝶玩捉迷藏,一会儿又追着蜻蜓四处跑,玩得不亦乐乎!兔妈妈一边采蘑菇,一边回头招呼小兔子:“小兔子,快采蘑菇吧,别玩了!你看,妈妈都已经采了半篮子了!”“好的!”小兔子欢快地向妈妈跑去。突然,小兔子看见一丛五颜六色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想法     
老婆婆发现树林里有许多蘑菇,她很高兴:“我马上回家拿篮子来,采些蘑菇做汤吃。”老婆婆年纪大了,记性很差,当她回到自己家里时,已经忘了要干什么。老婆婆只好又来到森林里,使劲地想:“我刚才准备干什么?”可怜的老婆婆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来。老婆婆低着头,在树林里来来回回地走了几圈,还是想不出来,老婆婆急坏啦!一只小兔子看见了,好奇地问:“老婆婆,您丢了什么东西吗?”老婆婆叹口气说:“唉,我忘记了一个想法……”  相似文献   

3.
“快看,老师奖给我一朵蘑菇。”,“老师奖给我一把小红伞。”“我也得了一个不倒翁。”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自豪与自信的笑脸,我的心里也很高兴。要知道,孩子们向同伴炫耀的并不是什么珍贵物品,而是我画在他们画纸上的一些“小玩艺”。以前,我总是在画得好的孩子的作品上印上一面小红旗,以示赞赏。有一次,画“值日生”的主题画时,晓东小朋友懒散地坐在那里,像往常那样,要老师催促才随便涂  相似文献   

4.
刺激法 在进行给“转扇”两面加上装饰画的活动中,一开始我便举起一把精致美丽的扇子向幼儿展示,扇子的一边画着小猫,另一边画着一只老鼠。我故意问幼儿:“你们说说小猫会抓住老鼠吗?”孩子们都说抓不着,我却肯定地说“能”。孩子们听了,都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我。我将扇子快速转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喊起来:“抓  相似文献   

5.
同样的作品     
今天,孩子们在美工区问我信封可以做什么。我告诉他们可以做纸袋偶,说着就剪了一个大概的样子给他们看,并简单说明了粘贴的方法。偏巧今天在美工区活动的幼儿大多是能力较强的女孩子,他们很快的就能自己动手了。等我从其他区巡视回来,发现他们的作品基本都是小兔子。我感到很奇怪:“你们都只会做小兔子么?”“不是,我还会做别的,但是我看到××小朋友做了,我也想做。”“所以,连小兔子的表情、耳朵的长度、蝴蝶结的位置都一样?”孩子们都笑了。我指着云天的作品说:“我今天特别喜欢云天的纸袋偶,因为他做的是熊猫,和大家的不一样,所以显得特别好看!”孩子们听了我的评价,也想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于是有的为小兔子画裙子,有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我教幼儿画《雨中的小花伞》。首先我带孩子们先玩小伞兵的游戏,接着又拿出了好多伞让幼儿观察,最后我展示了示范画。之后,开始让幼儿作画,我一边巡回指导,一边提示幼儿。当我走到尹航和张珊身边时,发现他们在画好的小伞周围"疯狂"地画着横七竖八、长短不一、乱七八糟的条条。只听两人还高兴地说着"真大呀!"我有点不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画好了,就别再乱画,乱七八糟的多难看。"他们看看我很委  相似文献   

7.
刚毕业时,我分配到一所农村幼儿园,教的是大班。开学不久,一次我让幼儿自由绘画,但所有幼儿画的却是同样的内容:一间农村的房子,房子一边是一棵苹果树,另一边是一个幼儿在做操。我的心一下缩紧了,这是我小时侯画的呀,现在的大班幼儿还在画这个?我顺手拿了一盆花放在讲台上,说:“小朋友,我们今天画这个好吗?”他们都摇头,说:“我不会画。”有的说:“老师,你画在黑板上吧。我们可以跟着你画。”我感到非常震撼,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本人从几年来在美术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去大(1)班代一节美术课。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我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画“我的好妈妈”,并告诉他们画好后就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小朋友都拿起画笔兴奋地画了起来。有的还一边画一边轻轻地嘀咕:“我的妈妈是戴眼镜的,头发是长长的。”“我的妈妈是开摩托车的。”“我的妈妈……” 突然,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呆呆地坐着一动也不动。走过去一看,她面前的纸上什么也没画,就问:“你怎么啦?你看,别的小朋友画  相似文献   

9.
笑比哭好     
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不爱笑,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快乐。如果教师能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让幼儿发现幼儿园是快乐天堂。那他们就会活泼开朗、积极愉快。活动《笑比哭好》就是根据幼儿爱哭的特点设计的。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让他们自己演示或结伴演示哭与笑的表情,讨论“笑好还是哭好”,然后让他们画笑脸和哭脸。孩子们又是照镜子,又是画图,可高兴了。连平时最爱哭的那个孩子也笑得美极了,而且只画笑脸不画哭脸,他说:“哭脸不好看,我以后再也不哭了。”此后,我要求幼儿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老  相似文献   

10.
李楠 《学前教育》2014,(11):28-29
第一天,区域游戏快要结束时,弯弯拿着一幅画告诉我,她画了个故事(见图1):“一只扎蝴蝶结的小老鼠想去看小兔子,但不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儿,就去问了小乌龟和小蝴蝶,最后终于找到了小兔子的家。”和大家分享时,弯弯小声地说:“我想当作家,给小朋友画故事。”当她说出这个想法时,孩子们再一次欢呼了,我们都很期待她能继续画故事。  相似文献   

11.
一次命题画作业时,有位小朋友画了一排小兔子在吃菜,姿态各异,有趣可爱,我表扬了他。后来,他用粗粗细细的黑线条把小兔子框了起来,画面顿时显得肮脏、难看。我觉得奇怪,这位小朋友却兴致勃勃地说:“张老师,我把小兔子关到笼子里去了。”又如一次泥工课,一位小朋友做了只乌龟,探着脑袋,形象逼真,很有趣。过了一会,这只大乌龟的尾巴被他捏得长长的,后面还有一只小乌龟咬着。这位小朋友告诉我:大乌龟的尾巴被小乌龟咬住了。并得意地给其他小朋友看,逗得大家都  相似文献   

12.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文/梁琦早晨,赵美博一来园便把他在家画的小鸭子递给我看。我看了一眼,随口说了一声“很好”,就把他的画放到了琴上,却见赵美博睁着两只渴望的眼睛看着我,不肯离开。我看了看美术作品栏,发现前一天下午另一位教师教幼儿画了“小鸭子”,因为美博画得不太理...  相似文献   

13.
三月的一天,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两只小兔子。孩子们一看到可爱的小白兔,马上就围了过去,久久不肯离开。孩子们一边看一边争论着,争论的焦点是小兔子喜欢吃什么。于是,我们就开展了探索小兔子食性的科学活动。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通过猜想和实际验证发现小兔子的食性,利用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幼儿学习按自己的想法去尝试,用事实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5.
星期五的美术课上,陈老师说,要让我们用石头来开一个有趣的动物大会。她给我们大概说了要领之后,就让我们拿出各自带的石头,开始在石头上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开始画之前,我想:我最喜欢小兔子了,就画小兔子吧!可是画只什么颜色的  相似文献   

16.
姜兰 《早期教育》2003,(3):20-20
在主题活动“我们都是中国人”中,教师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国旗、国徽、天安门、中国地图及少数民族展,在自由参观时,有幼儿大声地说:“看,这像不像一只鸡。”这位幼儿的发现立即引来了其他五六名幼儿的围观,他们一边肯定着这位幼儿的说法,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画画,“这儿是头”“这儿是尾巴”“这儿是肚子”,我轻声地问:“这是什么呀?”“是中国地图”“我们家也有地图。明天我也要带到幼儿园来”。在这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共有二十六名幼儿带来了四十多份地图。在这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对地图的极大好奇与关注,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新同学,在比赛当日才来校。哎呀,坏了!我刚到,主持人就好像要给我一个下马威,说:“新同学,请你准备一个故事,等会儿要上去讲。”“哦!”我答应了下来。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的心“怦怦”地越跳越快,好像有一只小兔子跑到心里了。主持人笑眯眯地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下面请新来的徐天韵讲《一只勇敢的青蛙》。”这句话让我那只不听话的“小兔子”差点跳出嘴巴,我紧张极了。过了一会儿,我定了定神,大胆地作了自我介绍,开始讲起故事来。我一边讲,一边做出一些动作,一边还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有的同学听了我的故事哈哈大笑,有的却皱起眉…  相似文献   

19.
幼儿美术作品的讲评一直是我感到最难把握的。幼儿作画时处于安静状态,讲评使孩子活跃了起来。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老师则应该既满足孩子情绪情感的需要,又达到引导孩子发展的目的。我上了一堂美术课“添画大熊猫”。在作画的过程中,幼儿很专注,都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讲评时,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只对评价自己的作品感兴趣,而对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漠不关心。尽管我提醒幼儿  相似文献   

20.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