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有人说在新闻采写的整个过程中,“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种比例划分对吗?我刚搞报道不久,总感到自己的采写实践与上面的说法有矛盾,请编辑同志解答一下。云南许景宏许景宏同志: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句话是我们新闻界流行的一句行话,一般是指采访时间长于  相似文献   

2.
视野     
《陕西档案》2010,(1):13-14
中组部授予刘义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授予刘义权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4日上午,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慰问刘义权同志,并宣读《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授予刘义权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为他颁发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奖章和奖金。  相似文献   

3.
如何采访名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是因拥有某种化资本或社会资源而出名的人,比如歌星、作家、专家乃至一些高官政要。对于名人,记都想写出点独家新闻报道,写出名人身边受众所关心关注的故事,来提高媒体的吸引力。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人都知道“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十分重要,采写名人稿件过程中采访显得尤为重要。本人根据自己的一些采访体会,总结了以下几条,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4.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因此,者用通常的采访方法和技巧是难以取得最佳效果的.笔者分析了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的获奖作品的采写过程,觉得其采访的“特异功能”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拓宽思维方式提高应变能力采访工作,一般情况下是在记者掌握了一定的报道线索后进行的.采访前,对新闻事实已有了大体的  相似文献   

5.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通常的采访方法已不能适应它的要求,笔者对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获奖作品的采写过程作了一些初步分析,觉得其采访的“特异”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应变能力记者的采访,一般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报道线索后进行的。采访前,对新闻事实已有了大体的了解;在采访过程中,对所要形成的新闻作品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5月上旬,全国记协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19家新闻单位共20名记者,到我国目前最大的化纤工业原料生产基地——江苏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进行专题采访。记者们在采访中,对“仪征模式”——借“鸡”下“蛋”,从国内外借款建厂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仪化职工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示钦佩,从各个不同的侧面采写了一批稿件。全国记协准备继续组织采访团对全国重点工程有计划地进行采访报道,使全国人民更多地了解重点工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新闻     
中宣部、中国记协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向甘远志同志学习本刊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近日发出通知,号召在全国新闻界开展向甘远志同志学习的活动。甘远志是海南日报社记者。2004年9月4日,他在海南省东方市采访时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9岁。在海南日报工作期间,甘远志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党报记者,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热情报道海南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新成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在海南日报工作1059天,采写稿件见报1051篇,许多报道在社会上产…  相似文献   

8.
4月下旬,南京打来一则长途电话:我采写的通讯《周恩来的故乡情》,继获得江苏省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之后,又获得了1990年度全国优秀农村广播节目三等奖。许多同行们热情地向我祝贺,我自然也觉得高兴。俗话说:“花香原自苦寒来”,这话一点不假。把采访、写作放到一边,仅就寻找这篇通讯的几个主人公,还真有点“苦”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采写了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组织的报道,感受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要想把党的优秀儿女的事迹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字,使之产生激励和鞭策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记者本人必须加强思想作风的修养,做一名合格的党报记者。具体说来,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苏靖 《新闻实践》2005,(10):58-59
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处于采访一线的记者都有体会。如何在一个共同的采访环境下得到采访机会,选取独特的采访视角,并实现采访意图,是许多同行最伤脑筋的事。笔者以最近采写的“西湖论剑”论坛报道为例,对如何利用采访环境、实现独特采访意图,作一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11.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同志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这不是荒唐吗!去采访,谁还能把眼睛搁在家里?”这种惊奇我也有过。我刚开始搞报道时,同一位老同志去采写一位电话员。临出发,他正儿八经地对我说:“可不要忘记带‘眼睛’啊!”我当时心想:“莫不是看我年轻,故意戏弄我?”不过我很快意识到他是对的。采访时,我的脑子里本子上记的都是“听”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初,国内几十家报纸报道了《天津工人报》周末版记者、青年作家方刚深入同性恋者内部,采写了26万字的长篇纪实《同性恋在中国》一书的消息。海内外多家报刊也对此作了报道。 方刚为采写《同性恋在中国》历尽艰辛,在1994年1月至10月间,采访了100多名同性恋者,曾以多种身份打入同性恋者内部,同时采访了从事同性恋研究及医学、司法界人士多人,以科学、平等态度揭示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幕。本刊对方刚的采访手记予以摘转,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国外当记者,工作环境远不如国内,经常受到驻在国各种复杂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为了采写一条看来是普普通通的新闻,有时却要你使尽浑身解数、急出一身大汗,才能完成任务。在国内当记者,一般来说,采访对象都是“自己人”,凡事好商量,一次采访不行,可以两次三次。要到什么地方去,要看什么企业、设施,找什么人谈话,相当自由,如果遇到政府发表重要文件,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一般可以提前拿到文件和讲话稿,采写新闻比较从容。但在国外采访就不同了,作为一名常驻“外国记者”,处处“享受”的是外国人的待遇。记者活动要服从驻  相似文献   

14.
比起公开采访,隐性采访(亦称暗访或秘密采访)是令被采访者及相关群体反感的事。因为隐性采访一般多用来采写批评报道,正是因其手法的“暗”、“隐”和“秘密”,往往令被访者毫无戒备,在猝不及防之际,被采访者本不愿、不敢或不能公开的尴尬事便示于公众。于是,麻烦、纠纷甚至诉讼来了,这些都是隐性采访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记者的隐性采访活动,实际上并未能得到法规、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持,起码未得到提倡。与此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搞报道通常要求领会上情,了解下情。这就需要报道员采访上级领导。可许多报道员不愿采访领导,或见了领导就发慌。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存有“怕稿子写了发不出来不好意思面对领导”、“因领导工作忙采访怕打扰”、“领导平时管理严不敢近距离接触”等思想。久而久之,采访领导就成了部分报道员最挠头的事。从一名报道员成长为一名副营级报道干事,我既采访过列兵也采访过师以上领导,回顾起来体会有三: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有句俗话叫“七分跑、三分写”,这里的跑指的是采访,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采访是新闻的基础,报道的依据,新闻则是采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胡革辉 《新闻前哨》2012,(11):42-44
作为世界羽坛最高级别的赛事,2012汤尤杯在武汉举行。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体育新闻中心成立后面临的第一场重大战役,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练兵机会。在总共16天的采访中,体育新闻中心8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队圆满地完成了这一重大采访任务,采写的一批独家稿件在同城乃至全国媒体中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小杜同志: 您好!您在来信中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报道怎样才能写得更深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想跟您谈一个问题:采访中的“自我发现”。所谓“自我发现”,就是个人观察、认识事物的独到见解。在采写过程中独具慧眼的发现,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发现别人不注意的问题,发现别人注意发现还未发现的问题。就是说,要比别人发现得早,发现得新,发现得深。这样写出的报道,往往能拨动时代的琴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怎样才能做到“自我发现”呢?  相似文献   

19.
成熟的记总是既采访事实.又采访思想。可是为数不少的年轻记、通讯员.或因采写时间太紧,或囿于对“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理解机械片面,或认为基层群众讲道理(思想)大多讲不出什么道道来等,在采访中往往匆忙采访事实,忽略或放松了采访思想。这样写出的稿子只能是一般化的,难有深度.更难出精品,因此这一偏颇做法需要引起重视和纠正。采访中能不能做到“采访思想”,不仅有对这一做法必要性的认识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掌握具体操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0.
去年7月,我有幸采访了山东省宁阳县“种子大王”张加田,写出了“信守合同赔付百万”的消息。《大众日报》以《宁亏二百万也不让一粒劣种坑农》为题在2版头条刊出。这篇消息获’98山东新闻奖一等奖,还被评为’98全国省级党报新闻奖三等奖。回想此稿采写的过程,深深体会到记者采访“心入”是采访写作成功的重要一环。首先,采访只有“心入”,才能锤炼记者与采访对象、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感情,进而激发采访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