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珍珠鸟》。设计思路本文的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二是感受珍珠鸟对"我"的情感变化——由"害怕""不怕""喜欢"到"信赖"的过程。两条主线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要板块。由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入手,体会"喜爱之情";由精心呵护小家伙的顽皮来体会"呵护之心"。当然,重点是放在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上:让学生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胆小,作者可喜欢它了.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带"小"的词语形容珍珠鸟.(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听老师读读这三个词.(读出儿化音)什么感觉?   生:这三个带"小"的词语,让人感觉珍珠鸟的确是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胆小,作者可喜欢它了.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带"小"的词语形容珍珠鸟.(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听老师读读这三个词.(读出儿化音)什么感觉?   生:这三个带"小"的词语,让人感觉珍珠鸟的确是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简析:《珍珠鸟》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害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全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读来让我们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珍珠鸟》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害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全文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读来让我们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简析】《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诚实与信任"专题的一篇课文,这一专题注重培养学生诚实与信任的人文品质。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主要写"我"与珍珠鸟的交往——对珍珠鸟的真诚的、无微不至照顾与关爱,使得珍珠鸟由怕人喜人,转变为之后的近人亲人和爱人的过程。作家通过对人与鸟相亲相伴的细腻描写传递出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让我们从中领悟"信赖,往往创  相似文献   

7.
蔡亚 《教学与管理》2014,(12):52-5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珍珠鸟》。 设计思路 本文的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二是感受珍珠鸟对“我”的情感变化--由“害怕”“不怕”“喜欢”到“信赖”的过程。两条主线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要板块。由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入手,体会“喜爱之情”;由精心呵护小家伙的顽皮来体会“呵护之心”。当然,重点是放在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上:让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随后……渐渐地……先……再……然后……”,体会珍珠鸟从空间上逐渐靠近“我”的过程;通过想象珍珠鸟的内心世界,来感受彼此心灵逐渐靠近的过程;通过睡醒的珍珠鸟给作家写一封信,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从而产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领,尊重学生的朗读学习体悟,引导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找到我与珍珠鸟渐行渐近的语句,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引领学生融入文本,融入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故事,让作者谱写的信赖创造出的美好的境界深深震撼学生心灵。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课是冯骥才先生的散文作品。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思想主题,而且要聚焦表达,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的写法之妙;同时,要落实语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才能让学语文与用语文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正>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相处的境界,产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教学流程一、听鸟鸣引出课题,初识珍珠鸟多媒体播放鸟儿的视频及声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学生齐读课题。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感受珍珠鸟的美丽、可爱。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家冯骥才笔下的珍珠鸟。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品析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课接近尾声——师:学完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我"无微不至地爱护小珍珠鸟。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受到这么优厚的待遇,你要说些什么?请动笔写下来。(学生发挥想象,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写话。)师:我们来听一听珍珠鸟心底的话。生:谢谢你,主人,你对我太好了!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就为你唱上一支动听的歌吧。生:多么亲切、友好的主人啊!我爱上了这个家,再也不想离开了,我要永远陪伴在主人的身边。师:充满真情的话语,表露了小珍珠鸟感恩的心。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12.
《珍珠鸟》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由陌生、防备到逐渐熟悉,最后完全信赖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在教学这一课时,于永正老师只设计了读和写两项学习活动,在读中学方法,在写中用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把知识教成了能力,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藤野先生>可以利用课后"练习一"引导学生质疑和创造."练习一"是填表,让学生说明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学生一般是根据各种教辅资料写出和<教师教学用书>相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教学,不外乎一个"阅"和一个"读"的问题.怎样"阅",如何"读"呢?这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要思考的本质所在.我有幸听了薛法根老师讲授的《珍珠鸟》一课,收获不小,对课堂阅读教学也有了一些认识. 一、引读悟题,读出个性感受 开课环节,薛法根老师抓住题眼,先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珍珠鸟,从外形到特点,一点点建立起学生的直观印象,然后根据细节描写,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慢慢生成个性化的感受,形成主观印象.  相似文献   

15.
读到贵刊2008.4上P46的一篇文章,心中有话想说。文章的全题是"学生就这样成为了肉鸡——与窦桂梅老师商榷"。作者先是展示了窦老师执教的《珍珠鸟》教学片段。片段中,窦老师拎出"小家伙"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6.
陈卫兵  范里 《中国教师》2012,(12):68-71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2.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精读重点语段,体会课文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领悟课文中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7.
思维训练是学生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关键.要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让学生学会带着情感思维,做到"思而有情",写出富有情感的文章;要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和阅读中汲取养料,在汲取养料的过程中提高思雏水平、把握写作方向,做到"思而有得".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教学目标1.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冯骥才的《珍珠鸟》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精品。它通过对人鸟相亲的描写和对浓郁诗意的抒发、对深刻哲理的揭示,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读了之后,如同品香茗,口有余香。文章一开始,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通读全篇,我们看到作者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导读引入,揭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三篇文章,正如导读中所说“一花一鸟总关情”,作者借助这些事物表达着自己细腻的情感。冯骥才先生也是如此,他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与小鸟相伴的日子里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2.冯骥才与鸟儿相处得如何?自己读读这篇文章。二、整体感知,引出“信赖”话题1.(出示第四课导读提示)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