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让课堂高效、有生机,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营知识、提升能力、交流情感和实现价值观的平台,是所有教师的梦想!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正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如何重建课堂魅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场所,需要教育的智慧!全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符合新  相似文献   

2.
通过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良好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共同的目标努力。探究如何激发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想方设法地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让数学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领,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训练思维、增强信心、张扬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来施行素质教育,学生通过课堂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教学思想落后,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阻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加强初中数学课堂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一个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成为数学教师探索的关键.在高效课堂上,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力和创造力,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加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行为变革的创新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卢秀珍 《考试周刊》2014,(82):80-8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课程总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教学给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与魅力.所谓开放性教学是指在升级的课堂目标和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借用现实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开放的课堂教学组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数学教学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数学开放性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体验式教学注重以促进学生的发现学习为主,强调所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强调师生间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同时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它不强求整齐划一而尊重个体差异,强调的不是对知识的积累和储存,而是学生的自我感悟与发现.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创建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预言,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与高感情相平衡的时代”.可见情感对于事业的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合的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实践证明,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让课堂变得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有效地进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实施了以下策略:让数学成为生活、工作的需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精神交流的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自然、清晰、深刻的数学课堂不仅尊重学生,也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杜绝"填鸭式"教学,而且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让数学课堂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从"再现知识的形成要自然"、"引导知识探究要清晰"、"体验思想方法要深刻"3个方面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使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而反思是元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元认知理  相似文献   

12.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主宰学习过程的学习,而商讨教学恰好使我们的教师将学习过程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抓住商讨的内容与环节及时调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张扬个性并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而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求知欲望;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教法怎样选择和运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总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比如让学生动手体验,动脑思考,留心观察,动口交流等等,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发展能力,增长才干,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各方面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知识的教学因为过程而丰富,让学生的学习因为过程而快乐,让课堂教学因为过程而生动。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能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传递情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智慧在真情互动中生成呢?现从一些微小视角,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也是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创造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而全面的服务,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为完成老师制订的课堂或者课后作业服务,学生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道具。  相似文献   

17.
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广泛的交流活动,使学生与外界信息接触,在碰撞、排斥、融化、吸收、沟通中不断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一、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和教师进行正常交流活动的前提是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之间平等、民主、融洽、和谐、互动、共同成长的氛围。这样的师生交流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平等的、精神上的沟通、碰撞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交流要创设适当的情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使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提到重要地位.而反思是元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元认知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与课堂教学效率相辅相成,新课改提倡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意识培养和情感交流,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不以茫然无措的态度学习数学,从本质上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性质,寻找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本文就"情感交流""创设情境""以情传情"三个方面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作简单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能以一种真诚的互相认同的态度去传送情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