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部地区9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验证了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能力匹配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模型.运用SPSS11.5对收集的747份有效问卷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目前中部地区企业员工的能力匹配水平要高于价值观匹配水平;(2)价值观匹配、能力匹配均对中部地区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且价值现匹配的作用效果要强于能力匹配;(3)价值观匹配和能力匹配在影响离职倾向时存在增强型交互作用.最后,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5,(10):78-82
结合社会认知理论观点,以221名企业员工为对象收集数据,并对所获得的匹配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分析,研究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心理安全和组织支持知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员工组织支持知觉负向调节谦卑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安全之间的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3.
员工已经成为动态环境下组织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工作单元,而影响组织成员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以组织中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将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纳入到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101家企业(289名主管,759名员工)的调查,运用多元回归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认知方式直觉维度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认知方式对员工心理创新氛围具有影响作用,且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的任务特征支持维度对员工认知方式最为敏感;在组织支持、工作团队支持和任务特征支持三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下,员工心理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心理创新氛围的知觉维度在员工认知方式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与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4.
刘松博  王曦  赵锴 《软科学》2023,(8):46-51+58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立足于中国组织情境,探讨了领导幽默对员工失败学习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北京一家高科技企业516份三时点“领导-下属”匹配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结构需求显著负向调节领导幽默与员工心理安全之间的关系,即员工的结构需求越高,领导幽默与员工心理安全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员工心理安全对其失败学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幽默与员工结构需求的交互作用通过心理安全间接影响员工失败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价值观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价值观匹配不仅正向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而且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间接对创新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批判性思维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企业并非单纯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精英式”创新,还应重视普通员工“草根式”创新行为的培育.基于“个体—工作—组织”研究框架,从员工柔性能力视角出发,解释了组织内部普通员工创新行为的形成机理,并验证了工作复杂性与心理安全感的调节及交互效应.对171套主管与下属配对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技能延展力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工作复杂性与心理安全感显著调节二者的关系,即工作复杂性越高,员工心理安全感越高,技能延展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越大;工作复杂性与心理安全感的交互在技能延展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也起到调节作用,表明在心理安全感和工作复杂性双高的情境下,技能延展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和不匹配感知量表对16家企业447名新生代员工进行调查,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新生代员工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考察心理授权与过度教育在此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新生代员工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授权在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投入关系中有着部分中介效应;(3)过度教育对心理授权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成立,对过度教育的高感知不仅削弱了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授权的正向关系,也进而弱化了心理授权对工作投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于柔性工作是否有助于员工创造力提升,现有研究存在两种相反的结论。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认为柔性工作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取决于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的心理授权水平;而员工心理授权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组织提供的柔性工作与员工需求之间的匹配。以长三角地区的16家企业256份主管—员工配对数据为样本,运用多项式回归和三维响应面分析,对上述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柔性工作的组织供给与员工需求相匹配时,员工的心理授权比不匹配时更高,进而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且相对于低水平匹配而言,高水平匹配时的员工心理授权与创造力更高。  相似文献   

9.
对员工生涯资本的投资能否为组织创造积极的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目前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尚无定论。研究检验了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敬业和离职意向的影响以及个体环境匹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在367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生涯适应力对工作敬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离职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体环境匹配在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敬业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生涯适应力与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生涯适应力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敬业度,降低员工离职意向。因此,员工生涯资本投资为组织带来了积极的价值,可以为组织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使员工对工作更加敬业。  相似文献   

10.
人-组织匹配:三维模型的验证及其与个体结果变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王萍 《科技与管理》2009,11(5):67-70
针对国内有关人-组织匹配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研究通过对6家高科技企业157名员工开展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人-组织匹配的结构及其与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的关系。结果验证了人-组织匹配三维模型在中国管理情境下的适用性,并发现人-组织匹配程度对员工的工作投入、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均有显著影响,其中一致性匹配对员工在工作和组织方面的态度和行为都有显著影响,要求-能力和需求-供给匹配对员工的工作相关表现有较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如何管理新生代员工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构建了新生代企业员工认知重塑与离职倾向关系的理论学习模型,通过问卷设计调查的方法,收集了200份新生代员工的数据,用SPSS 22.0对调查回收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重塑能够显著降低新生代员工的离职倾向,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部分中介于认知重塑对离职倾向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组织社会化策略、工作嵌入及新员工离职意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晓艳 《软科学》2014,(5):48-52
以工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以210位新员工为调查样本,分析了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离职意向影响的理论机制。研究显示,工作嵌入与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组织社会化策略显著影响新员工的工作嵌入,但就影响的统计显著性与经济显著性而言,情境策略对匹配和牺牲维度、内容策略对牺牲维度、社会策略对联结维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工作嵌入在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王三银  刘洪  齐昕 《软科学》2017,(8):62-65
基于个体—环境匹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工作—家庭边界融合的组织供给与员工偏好的一致性(或匹配)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匹配比不匹配更容易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且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匹配水平越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越高;进一步还发现,在组织供给与员工偏好的一致性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中,组织认同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青松  胡小东  夏艳芳 《软科学》2013,27(2):118-121
通过文献和案例研究,创新性提出员工与组织匹配视角的企业价值观塑造模式:一是从员工与组织双向视角构建企业价值观,即以核心管理者价值观为主导,同时注重员工价值观取向;二是以员工选、育、用、留四个阶段为主线,深入探讨员工与组织匹配视角下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基于487份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层级回归法,对心理资本、组织认同、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探索员工心理资本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对于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在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所有权性质负向调节心理资本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企业所有权性质负向调节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据此,对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领导政治技能对员工组织忠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翼  杨百寅 《科研管理》2014,35(9):147-153
领导政治技能是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力来源的重要课题。文章旨在探讨领导政治技能对员工组织忠诚的影响,并深入挖掘员工圈内人感知和心理授权对此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随机取样的方法,对205名领导和员工配对有效样本调查研究发现:(1)领导政治技能、员工圈内人感知和心理授权对员工组织忠诚有明显的正向作用;(2)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员工圈内人感知和心理授权对领导政治技能与员工组织忠诚之间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对研究结论和启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颖  张生太 《科学学研究》2009,27(4):592-597
 本文分析了IT企业员工继续承诺的形成机制。以489名IT企业员工为样本,利用结构等式模型研究了员工特征、选择机会、技能和知识的通用性以及对组织的投入对员工的继续承诺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较之于女性、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员工较之于不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员工表现出了更高的继续承诺;选择机会、技能和知识的通用性以及对组织的投入这三个变量对继续承诺都有显著的影响,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很大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员工的服务适应性行为在服务型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从39个旅行社营业厅收集232套员工-顾客配对问卷,基于能力视角构建多层次理论模型,探讨组织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因素对服务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以及服务适应性行为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氛围、员工的自我监控对服务适应性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服务适应性行为对顾客感知的服务互动质量有显著影响,员工的自我监控通过服务适应性行为对服务互动质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揭示了服务适应性行为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没有兑现或者兑现程度低是导致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与员工的组织承诺密切相关,为有效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将企业安全价值观与员工组织承诺进行维度划分,通过理论分析构建各维度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以及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全责任感对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都有显著影响,安全规章制度对规范承诺有显著影响,安全态度对持续承诺有显著影响,安全意识对情感承诺、持续承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心理赋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创新气氛是指员工对组织政策、管理行为、组织流程以及其它创新支持要素产生的主观认知.心理赋能是个体通过对工作情境的评价而形成的内在动机状态,这是一个可变的状态变量.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心理赋能的影响,结论表明,创新气氛的各个维度对心理赋能均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