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合并价差”和“股权投资差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不仅产生的背景和构成内容均不同,而且在报表中的作用不同;同时,其帐务处理过程和结果也不同。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口语和播音主持都是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服务的,因此,表情准确、达意清楚是其在用声上的共同要求。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传播语境不同,两者发音的心理过程及声音传递的物理过程的不同等都导致了两者在用声上的差异。对此进行充分认识,有利于两者在实际运用中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的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两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功能定位不同,职权和义务也不尽相同,应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已成为学界的主流认识。可是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为什么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即两者承担不同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在哪里?却没有学者做出回答。笔者认为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之间是法定关系,不同于非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委任关系,是两者承担不同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主题链是指在篇章中对交际主旨的称谓。文学作品和科学篇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体,由于两者语体特点的差异,使得两者的主题链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论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科学篇章的语体特点,重点论述对比了其主题链的异同,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是分属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两种不同法律制度,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各具特色;两者发生的前提条件、适用事由、过错是否为构成要件以及法律救济途径都有所不同,从以上四个方面人手来分析我国合同法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西方都讲求律己,但两者的目的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达到的结果也不同。究其根源,这些不同是由中西方对人性作出的不同假设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试比较政党意识形态与国家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涵、本质属性、形成条件、功能和作用范围均不同,因此,两者相互区别。但是两者都属于上层建筑,都具有群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都通过心理或精神发挥作用,同时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调整又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依据。因此,两者相互联系,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中这种联系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刘利娥 《河南电大》2000,(1):30-30,35
英语中的only if和if only常被用混,对两者在意义上,结构上,语气上,表达含义上和使用形式上进行比较,有助于辨析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试析高职教育与高专教育的特色区别程勉中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专科教育是分属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但因为两者同属专科层次,人们往往容易将两者混淆,特别是对于两者特色的区别常常辨别不清,因而通常都是采用一种相类似的描述方法,缺少令人信服的对本质特征的区别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are widely acknowledged, yet considerable dispute surrounds the magnitude, nature, and age of first occurrence of these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3 questions about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What is the magnitude of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On which aspects of spatial ability are sex differences found? and When, in the life span, are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first detected? Implications for clarifying the linkage between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and other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are discussed. We use meta-analysis,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empirical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se questions. Results of the meta-analysis suggest that sex differences arise on some types of spatial ability but not others, that large sex differences are found only on measures of mental rotation, that smaller sex differences are found on measures of spatial perception, and that, when sex differences are found, they can be detected across the life span.  相似文献   

12.
温州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对这些同义词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词形差异主要表现在构词语素及构词方式上;词义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意轻重、语意范围等方面;用法差异主要表现在使用对象、使用频率等方面.温州方言词汇存在不断整合、精简并逐步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是语言差异的根源,语言差异是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方面,是词汇内涵、交际语内涵、习语内涵和体态语言等方面的不同,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西民族生存环境和民族精神生活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Sproles编制的消费者决策风格问卷(CSI)对550名客家籍和潮汕籍大学生的消费决策风格的差异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客家籍与潮汕籍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忠诚习惯"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男女大学生在"品牌导向"、"休闲娱乐"、"新奇趣味"和"价格敏感"等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和"重视质量"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客家籍和潮汕籍与性别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休闲娱乐"的交互作用明显;客家籍和潮汕籍与城乡来源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口碑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是英语的两种语言变体即两种区域方言。尽管这两种语言变体在语言核心上是一致的,但是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发展中都受到各自的化.历史、自然特征以及。理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必然使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这两种语言变体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这些差异中词汇差异尤为明显,并突出地表现在拼写差异、词义差异以及语用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男女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差异,所以语言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性别差异。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为分析框架,对会话中的性别差异进行讨论,旨在探讨性别差异在合作原则中的呈现,以及合作原则和其准则是如何在跨性别对话中被遵守和违背的,从而全面了解语言使用和性别差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语言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形式。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缩略词语是一种反映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以英汉缩略词语的构建方式为依据,对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比较英汉缩略词语在组合成分、组合特点、组合方式及组合结果几方面存在的差异,从中透视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语言的差异与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语用差异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表达习惯不同因而在语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语用差异的形成跟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但归根结底语用差异还是由交际双方所属的文化所决定的。文章从六种言语行为的中西语用差异的分析入手,进而挖掘产生这些语用差异的文化渊源,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语用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有意识地避免语用失误,减少误解。  相似文献   

19.
差异共享是当代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差异共享是学生丰富经验、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而展示差异、真诚对话、重树“错误观”是促进师生差异共享的三大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In UK higher education, ethnic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attainment are ubiquitous and have persisted for many years. They are only partly explained by ethnic differences in entry qualifications. They vary from one institution to another and from one subject area to anoth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y result in part from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subjects. We do not really know whether ethnic differences in attainment are reflected in variations i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e do not know what fac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ethnic differences in attainment that remain when differences in entry qualifications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Finally, we do not know what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are responsible for variations in the attainment g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