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内数字出版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及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入手,介绍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数字复合出版工程,这是我国出版产业的重组、整合、调整的新战略。这其中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是在整个数字复合出版整个流程中的关键因素,论文从
经营模式、内部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讨论CCID对国内数字出版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从出版源头、在线支付中的版权转移、规模化与多元化经营、专家审稿与读者在线评论、内容加工颗粒度变小而带来的新的利润模式等角度为数字出版产业调整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娟 《出版广角》2021,(7):33-35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为高等教育智慧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力,给高等教育数字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凸显了高等教育数字出版教育服务意识不强、数字出版内容"纸质+"痕迹明显等不足.在教育信息化2.0的浪潮下,作为高等教育数字出版主力军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应主动求变,通过加强与高校、科技企业的合作,定位出版需求、引进新兴技术,突破"纸质+"的禁锢,为高校提供精品数字资源与服务方案,助力高校智慧平台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智慧教学模式变革,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出版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字中国和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数字出版内容的升级传播带来时代机遇。本文结合当下主题出版数字化发展的特征与趋势,从选题内容视角探索主题类数字出版精品的研发路径,认为精品选题研发需要做好主题定位、内容定位和形式定位,整合挖掘适配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将出版内容优势转化为数字精品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生了新的教学需求,传统纸质教材已不能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文章针对"互联网+"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行业的挑战,从及时关注教育发展动态、科学制定整体规划方案、积极建设配套数字资源、精心打造在线课程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融合出版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出版企业应基于数字内容整合产业链,从而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占据主体地位。从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出发,调整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工和生产。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适应数字出版的特点,通过合作转变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构建行业通用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内容资源的共享共用,从而构建兼顾各方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内容运营模式,通过数字内容服务打通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 王化兵)在2008年数字出版年会上,中文在线应邀承办了主题为"数字出版模式及实践"的分论坛.100多位国内外出版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就数字出版模式及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变迁,资源整合力取代编辑的甄选智慧成为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资源整合力的基本概念及构成要素,立足传统出版企业已有优势,提出出版企业应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打造出版企业的内容资源整合力、产业链整合力、商业资源整合力和品牌资源整合力,广泛整合资源,革新商业模式,打造新的赢利点,为传统出版企业重构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可供借鉴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8.
全媒体出版又可以称作"复合出版"或"跨媒体出版",是一种整合多种媒体形式对同一内容进行多媒介同步发行的全新出版理念.即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图书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2008年12月19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将冯小刚首部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出版,实现了全媒体出版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9.
论地方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教育出版社在数字出版发展中难有作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本文根据地方教育出版社主要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综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借鉴教育出版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以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为核心整合资源、建立优化出版流程、设计赢利模式的地方教育出版社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传统出版社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数字教材出版的需求及要求,讨论了数字出版应解决的编辑、阅读、版权、付费及增值业务等问题,并研究了出版社与数字内容提供平台合作以及出版社主导数字出版这两种模式,为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蒙之  贾瑞雪 《出版广角》2013,(Z1):104-106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方兴未艾,过程曲折。目前,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遇到内容、技术和服务等一系列难题。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出版企业"中文在线"在数字出版领域的诸多创新与开拓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受到业界好评。文章从"前瞻的眼光、不断的创新、品牌文化"三个要素,结合相关理论具体剖析"中文在线"品牌构建的成功要素,并试图为数字出版企业的发展提出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盈利模式、内容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加快构建内容平台"双主导"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三链"整合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5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一行前往文博会中文在线展台参观,认真听取了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对中文在线运用全媒体出版模式打造数字阅读精品的介绍,并对中文在线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创新表示肯定.  相似文献   

14.
传统出版单位要在现代出版中胜出,关键在于对优质内容资源的占有和整合,谁占有优质的出版资源并具有整合的能力,谁就占据行业的制高点.数字出版业务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内容资源的积累与整合,缺乏海量内容资源的支撑,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就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5.
检视台湾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与现状,指出台湾数字出版产业面临产业链缺乏有效整合以及商业运营模式不健全等困境,在重申内容对于数字出版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为适应数字时代深层范式的转变,台湾数字出版产业应树立"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理念,以受众为导向,产制多元化的数字内容产品,并寻求产业链条的深度整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出版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科学评估出版集团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传统出版集团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竞争力跃升的具体路径,对于完善整个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出版集团竞争力的能力、机制及社会责任三大要素进行重构,并从数字出版资源的开发运营能力、机制体制改革深化、共建健康的数字化传播秩序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移动学习是数字传播时代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教育出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移动学习对教育出版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出版和定制出版的成熟经验,提出以营销服务、数字资源管理和数字内容生产三大系统为核心的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并就建构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出版商如何在在线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是每一家教育出版机构都应该积极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自身的痛点人手.而教育出版机构最大的痛点无非是:海量读者用户、雄厚编委资源如何整合为线上用户资源?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内容研发流程的再造升级?如何依托传统出版资源实现在线出版业务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以2004—2013年间CSSCI收录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方式对论文内容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的研究,存在过度放大数字出版的成功、将电子书当作纸质书出版的延伸、视"海量"为内容为王的重要体现以及为成功模式牵引,忽略其可借鉴性等误区。提出应区分"数字资源的出版"与"出版的数字化",扬弃以"海量"体现"内容为王"的生产导向思维模式,充分思考"意义建构"和"人与媒介互动"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的融合理念出发,分析"互联网+"时代睿泰集团的知识服务理念和业务,总结其知识服务战略生态实施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引擎,提供富媒体化的知识形态组织模式;重视版权资本要素,参与知识服务产业市场资源的再分配;基于用户需求意向,实现敏捷性的定制知识服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