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书架     
——·文学艺术·——《环湖崩溃》作者:杨志军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定价:13.00元提要:这部被汪曾祺评价为“一部震撼人心的罕见杰作”的小说勾画的是一个追寻与奔跑的故事。父亲带着儿子和垦荒队以拓荒的方式追寻与奔跑,拓荒既是父亲的使命,也是父亲的理想,它包含了以事业为信仰的精神内核。父亲死了,理想未果,但坟墓却依旧在荒原上张望,灵魂却依旧在荒原上飘荡。长大了的儿子以捍卫绿色的方式重上高原,寻找着隐秘在荒原深处的真理……  相似文献   

2.
读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时,我的唱机里一直播放着迪伦的歌曲,其中也包括迪伦为苏西写的著名情歌 《Don't think twice,it's all right》. 苏西是鲍勃·迪伦女友中著名而传奇的一位.鲍勃·迪伦这个名字的光芒实在太过夺目,其负载的意义也实在太过沉重.尽管迪伦在其自传《编年史))中写到"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但在更多时候,人们谈论迪伦却必然提到"美国的良心""60年代代言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些标签,作为文化、政治乃至时代符号的"鲍勃·迪伦"不仅掩盖了他的音乐,甚至也掩盖了他本人.  相似文献   

3.
高盛楠 《新闻窗》2014,(2):41-43
王全安团队精工细作了7年将民族史诗般的小说《白鹿原》搬上了银幕,电影公映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却饱受争议,褒贬不一。白鹿和朱先生这两个核心意向的缺失,让对《白鹿原》饱含期待的读者慨叹《白鹿原》丢了核心和灵魂,观众也并不为田小娥的大篇幅情感戏而买单。  相似文献   

4.
读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时,我的唱机里一直播放着迪伦的歌曲,其中也包括迪伦为苏西写的著名情歌《Don’tthinktwice,it’sallright》。苏西是鲍勃·迪伦女友中著名而传奇的一位。鲍勃·迪伦这个名字的光芒实在太过夺目,其负载的意义也实在太过沉重。尽管迪伦在其自传《编年史》中写到"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但在更多时候,人们谈论迪伦却必然提到"美国的良心""60年代代言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些标签,作为文化、政治乃至时代符号的"鲍勃·迪伦"不仅掩盖了他的音乐,甚至也掩盖了他本人。  相似文献   

5.
情为戏服务,一个影片及故事如果没有情感,就很难给人感受,赋予人启迪,也就很难体现出影片的价值.人物语言与台词依托在人物情感线上,脱离的人物情感,那么语言也变得空洞乏味.只有以情感为核心,语言才能真正赋予人物的灵魂.《色戒》是李安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剧中人物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故事线触动着观众的内心,简短有力的台词同样也引人深思.本文也以《色戒》为例,去探讨人物情感和台词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商情小说作家丁力在多产的同时注重对小说文本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他前期作品以财经背景为典型特征,后期逐步加大了人文关怀的份量,有意识地拓宽了小说的叙述层面。2009年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离婚未遂》就明显淡化了财经背景,加大了都市情感生活的元素。作品通过天涯常客同异性之间的情感纠葛,深入表现了自由作家作为社会人的觉醒、自由需求,探索爱情与灵魂的奥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主人公物质上获得成功,精神上却一片荒芜。  相似文献   

7.
正从认识语言学的视角解读《荒原》,可以深度剖析作品的寓意和表现力,更多地挖掘诗歌的内涵与文化背景,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托·斯·艾略特在欧洲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他开创了一种诗歌的风格。在20世纪,他是西方诗歌界的灵魂。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了《荒原》,正是这部作品,让他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大幅提升,这部作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现代诗歌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荒原》被看作是一部具有时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鲍勃·迪伦蜚声欧美乐坛,受时政风云、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直到20世纪90年代,其作品才逐渐为中国音乐界、文学界所熟悉.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中文传记、歌词集作品的引介和传播一度趋热,与中国社会风尚的变迁遥相呼应.《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等图书亲近大众、乐迷的出版运作,在外国诗歌引介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出版方推动音乐、诗歌、影视跨界融合,有助于延伸鲍勃·迪伦相关图书出版之外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正《为小弟请安》中,是被中国伤得最深的乡村,是那些饱受欺凌无可呼告的乡村少年,庞余亮用笔撕开一条缝,显现这片沉默的土地和沉默的灵魂。小说集《为小弟请安》,翻了快半年了,耿耿着,有话却出不来,似乎明白又未能洞若观火,特别是压卷的一篇《最完整的早晨》。第一次在小说中,男根成了叙述者,它像所有的少年,  相似文献   

10.
郑润良 《出版广角》2015,(2):112-113
短篇小说集《灵魂课》收录了朱山坡“自以为得意的篇什”,包括获首届“郁达夫文学奖”的《陪夜的女人》、荣登“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的短篇小说《灵魂课》等.朱山坡有理由为这些作品得意,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获奖从而被各种选刊转载,引起广泛反响,关键还在于这些作品所蕴含的经验、视野、想象力及其对底层乡村的悲悯情怀.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言,“朱山坡的短篇小说以简约的语言、从容的叙事、奇崛的想象力,彰显出了一种先锋的品质.他的小说所表达的独异的精神体验,在中国‘70后’小说家中独树一帜”.《灵魂课》因此值得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3):86-86
《德国的历史观》;《美国人眼中的海湾战争》;《朗姆酒的传奇之旅:曾经征服了整个世界的饮料》;《去东方,收获灵魂》;《游走双城》  相似文献   

12.
纵观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文化质感将成为文学作品展现传播魅力的主要因素,思想内涵、文化传承、艺术欣赏等元素都会在文学作品中更为突显.弗吉尼亚·伍尔夫耗时九年所出版的《远航》,展现了独特的传播魅力和文化质感,小说主要描写了24岁女孩雷切尔·温雷克的成长之旅,其美学笔触、思想内涵、人物建构都使得这部小说独具魅力,让读者融入小说来体验“成长之旅”.  相似文献   

13.
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处女作《一个人的朝圣》,将目光对准老年人的精神困境和心理困境,试图以朝圣之旅的方式召唤其精神的复苏.围绕这一主旨,小说以断断续续闪回的方式勾勒出主人公哈罗德的家庭关系,探索了他的精神成长问题.同时,旅行中所遇到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与女性之光,成为哈罗德在这次朝圣之旅中治愈心灵、获得救赎和实现精神复苏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布伦迪巴》是一本既能够劈开我们心中冻结的海洋,也能够丰盈我们灵魂的佳作.刘耀辉先生在《布伦迪巴》中凝聚了能直击读者灵魂的、悲天悯人的情感.这本书为读者再现了犹太人在二战中遭遇的苦难,让读者感受他们面对苦难的勇气.书中的情感虽然沉重,但作者尽量采用较为诗意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冀版精品图书之旅》就要问世了。在该书编纂过程中,编者要我为该书的出版写几句话,我觉得责无旁贷,便应允了。未动笔时,我觉得充实;及至动笔,却有些茫然:我应该说些什么,又该从何谈起呢? 《冀版精品图书之旅》是一套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特拉维斯·霍兰的小说《最后的手稿》是一本很难又很容易评论的小说,理由都是类似的作品已经很多,想上纲上线很容易,但说出一些新意却很难. 以反极权而著称的小说里名气比它大得多的有乔治·奥威尔的《1984》、索尔仁尼琴的《古格里群岛》等.  相似文献   

17.
日本电影《望乡》在我国上映,曾引起很大反响,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望乡》是根据小说《山大根8号妓院》改编的。小说的作者山崎朋子在这本小说中充分地显露了她丰厚的生活积累,对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心理细腻而深刻的体验,对本民族的浓郁而执着的情感以及突出的文学才华。1985年,山崎朋子又完成一部力作《爱与血》,由日本东京光文社推出。  相似文献   

18.
三联书店在先后出版了萨义德(文学和文化批评家,阿拉伯裔美国人)的《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数种重要著作后,新近又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与三联出版插图本陈染小说的令人匪夷所思相比,萨义德著述在中国一路走来,其“生命”之旅贴谱、顺畅、合逻辑不说,在当下中国出版鱼龙混杂的语境中,更有一份鲜见的幸运。  相似文献   

19.
以1925年《台湾民报》转载《鸭的喜剧》为起点,鲁迅作品开始了它的台湾之旅。之后大致历经日本殖民者禁绝汉文期跨越国界的“左翼”传播路径,战后初期的鲁迅小说出版风潮。“戒严”期地下传阅与翻印,及1987年“解严”以来新一轮的鲁迅出版热潮。这一过程曲折、坎坷却始终未曾中断,呈现出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生存环境、内在精神世界与鲁迅著作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寻龙诀》因其奇幻的题材、新奇的内容及先进的制作技术,而成为一部卖座电影.它改编自土墓小说《鬼吹灯》,场景为1∶1的真实布景,特效上选择后期前置,并添加了新的情节和内容,这使观众获得了比小说及普通2D电影更强烈的自由情感.自由情感在美学价值上存在不同类型,①《寻龙诀》所激发的自由情感究竟有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