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湜 《收藏界》2012,(4):55-58
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用锔子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根据这个解释可以理解为:凡是用锔子连合的破裂器物,都可以称之为锔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老百姓家里的瓷器、陶器、玉器、紫砂器等器物破裂了,凡是能锔的都会找锔匠锔补好以后重新使用,这种状况在我们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因此锔器曾经遍及各个家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拔河戏”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拔河戏”的起源、衍变,探讨它的祈禳功用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认为中国古代“拔河戏”与祈祷农业丰收之间存在关联:荆楚地区民间游戏在借鉴军事战技的过程中,孱入了巫术文化成分,形成的在“拔河戏”中蕴藏祈祷丰稔的文化传统。对“拔河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整理,时保存和整理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方石 《收藏》2010,(11):45-48
西夏瓷作为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受中原瓷器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瓷器风格。近年来,随着西夏瓷不断发掘出土、西夏瓷的收藏热日益升温,赝品也时有所见。本文将西夏王陵博物馆收藏的几件灵武窑刻花瓷与赝品进行对比,从器形、刻花内容、刀法、釉色、胎质、底部特征等细节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4.
共同的血脉     
邓宇 《新体育》2014,(8):86-89
“金立海峡”之行整整七天,让世界冠军们感受到台湾热烈的围棋氛围,更勾起了六七十年的历史回音,也让众多台湾棋友再次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一碗台北101的牛肉面让围棋世界冠军“柁老”(柁嘉熹九段)吃撑,独特的野柳地质风貌让“小米”(芈昱廷九段)赞叹,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的布袋戏等延续了共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场竟“诱”得唐韦星九段以身试戏,台湾新生代代表棋手王元均七段在赛场外成了热情的向导……“金立海峡”之行整整七天,紧凑的行程不仅让世界冠军们感受到台湾热烈的围棋氛围,更勾起了六七十年的历史回音,也让众多台湾棋友,尤其是刚学棋的小朋友再次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乔梖 《收藏》2011,(8):I0042-I0047
中国外销瓷,曾风行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过,至少在现阶段,内地不少传统藏家对于外销瓷还并不能完全接受。这其中有收藏口味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外销瓷文化本身了解较少。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中国古陶瓷专家胡雁溪先生。作为中国最早收藏外销瓷的藏家,30年的收藏经验让他对外销瓷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武当》2009,(12):5-5
台湾“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获奖者21日揭晓,这个奖项主要奖励台湾岛内外发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华人。13名获奖者横跨老中青三代,包括神轿雕刻家王永川、布袋戏团团长许正宗及歌仔戏演员小咪等,来自内地的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获得“武艺奖”。  相似文献   

7.
范世峰 《收藏界》2012,(5):46-49
1279年,在海上飘荡的南宋朝廷被元军消灭,全国统一。这是一个蒙古人统治的朝代,是一个疆域广阔、多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大时代。蒙古人在统一全国的前一年即至元十五年(1278年)便设立了专门掌管烧造瓷器的官府“浮梁瓷局”,元代景德镇还创烧了枢府卵白釉瓷、瓷、釉里红瓷等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体育文化研究是当前“一带一路”研究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体育文化研究新的方向和课题。基于2021年“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学术大会相关专题报告,对当前“一带一路”体育文化研究热点进行述评,主要从体育文化融合、国际化交流与传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方向进行综述。同时对“一带一路”体育文化的研究特点以及“一带一路”体育文化研究反思进行论述,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一带一路”体育文化研究方向以及促进“一带一路”和体育文化双重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政府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武术文化研究成为武术研究的新视角.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提高,文化学术空前繁荣,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本文由“武”字解析入手,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式文化的三个重要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意在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水平,为中国“武”文化的推广与繁荣寻求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内涵的形成及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文化思想的必然性。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构建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名”传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恰当的借“名”传播是武术传播的一个重要策略。关公文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关公文化进行整理并探究其传播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关公文化和武术传播为基础,阐述关公文化在武术传播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策略。研究认为,关公文化对武术借名传播的影响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三方面探讨关公文化实现借名传播的途径,旨在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传统体育养生研究中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文化研究的失衡是“斯诺命题”的次级表达,具体表现为技术主义与非人格化倾向日渐凸显,而社会文化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社会文化层面的关注,不仅难以理解传统体育养生在国家与社会、中国与西方国家中的互动问题,而且也不利于从历史维度去认知人、生命与健康的相互关系。有鉴于此,汲取新文化史“注重文化分析与微观研究、关注日常生活和底层民众、强调符号和意义的深度阐释”等方法论启示,为传统体育养生研究的“社会文化向度”探索新路径,以增益传统体育养生“科学与人文”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视野中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学科的研究范围看,民俗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中关系十分密切。民俗学的视角深化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的认识。民间文化遗产的研究、整理和保护也对保存和延续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9,(12):59-60
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于2009年7月参加第十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评选活动(由台湾地区“行政院”、“内政部”等单位指导,台湾“中华资深青商总会”主办),该奖始创于1993年,是台湾文化四大奖项之一,每届均有上百个国家的杰出人士参选,本届薪传奖设“中华文艺奖”、“中华画艺奖”、“中华武艺奖”  相似文献   

15.
吴延明 《钓鱼》2010,(8):8-9
悬坠钓法风靡大陆20年了。笔者第一次见识该钓法是1990年9月参与“江苏省无锡市国际钓鱼节”,台湾代表队用此钓术几乎囊括了前几名全部奖项,不禁让来自全国几百名“传统精英钓手”刮目相看。加之廖春阳、吕景新等台湾钓鱼大师来大陆办班、讲学、培训、推广,为钓鱼文化开拓了划时代的繁荣前景。笔者作为一名爱好广泛的钓鱼人、钓协组织者和渔文化传播者,“授之以师”,可谓是“得道多助”、“多多益善”,犹如“虎入南山”、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礼”与“虚静”进行研究,揭示了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旨在启发太极拳练习者健全精神,完善人格,促进其技术的发展、技能的发挥,并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本研究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探讨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表明了实施该教学模式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以期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强国”战略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理应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巴山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已成为三峡地区重要的群众体育健身和比赛项目,并逐渐推向全国,其成功的传承经验值得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鉴.文章阐述了巴山舞的演化与发展,并从“巴山舞”的成功推广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研究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措施包括尊重传统,大胆创新,与时代契合;与旅游联袂;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简单易推广性与比赛宽松性结合;重视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推广中的作用;搭建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交流等.本文试图从长阳“巴山舞”的成功演变与推广找出一些值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演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东方传统体育发展的独特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深受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 ,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随着西方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 ,如何保护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改革、吸纳传统体育项目的精华就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因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为了保存 ,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未来  相似文献   

20.
郑雪荣  朱君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5):12-13,2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探究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因素,研究认为,宗法制度、“保守”、“中庸”和“重文轻武”思想等传统文化因素制约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本研究旨在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