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就是国际传播.传播决定了国家的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现代媒体成为国内公众参与外交的“新闻广场”;国际传播直接影响国家软实力;互联网等新媒体已成为公共外交竞技场;媒介素养是现代外交官的必备能力.因此,我国公共外交的理念,应进一步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立足点要从“以我为主”转向“以国外受众为主”,话语体系要从“中国官方语言”转向“国外受众语言”,传播方法要从“讲道理”转向“说故事”,主体要从“官办”走向“民办”,内容要从“政经利益”走向“文化交流”,传播模式要从“被动应付”走向“主动设置”.当前加强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对策建议是:整合“三外”力量、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巧妙借助境外媒体、重视国内舆论引导、妥处国内突发事件、用好新兴媒体平台、提升外交人员媒介素养、培养“民间大使”、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国际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软实力内涵诠释公共外交核心目标1.“软实力”与“软实力资源”辨析公共外交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这已经是比较具有共识性的判断,但对软实力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对公共外交核心目标及其所依赖资源的理解,从而影响公共外交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在国际传播的历时性发展中,梳理"体育公共外交"的演进脉络,明晰其概念意涵和维度,并以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国际性赛事为切入点,前瞻智能传播时代以体育和科技为主题的国际传播和公共外交的提升路径,为国内同行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4.
一、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影响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研究缘起 文化软实力一词缘于"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软实力一词最早出现于1990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一篇名为<衰落的误导性隐喻>的论文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包括了文化、政治、外交三个组成部分,而文化软实力正是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文化传播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有不足,对此提出加强公共外交、加强文化外交、加强文化创新、加强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之"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论坛于10月28日上午在南京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出席本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黄星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中国国际传播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作特邀演讲.来自学界、业界的数位专家学者围绕"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话题作了精彩发言,重点探讨了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的战略、策略及其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朱宝元 《中国出版》2017,(13):15-17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是我国最大的国际书展平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书展。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下,加强BIBF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包括书展自身软实力的提升,也包括书展服务走出去能力的增强。文章认为,要从完善办展机制、创新办展模式、构建办展体系三方面着眼,切实提升BIBF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栾娟  熊伟 《图书馆论坛》2018,(1):62-67,85
在全球化背景下,代表全民外交趋势的新公共外交成为很多国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知识交流体系的当代图书馆具有培育独特公共文化外交功能的理论依据,为各国新公共外交提供了新型长效载体。当代图书馆新公共文化外交功能培育的基本路径包括创建"大开放"传播平台、开展"请进来"活动和实施"走出去"项目。各类图书馆可从实际出发,稳妥选择实施内联量力推进、外联合力推进和创新巧力推进等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9.
童健 《出版广角》2012,(9):33-35
正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国家公共外交、促进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出版"走出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其中主要表现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走出去"的方针政策;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出版企业新型市场主体地  相似文献   

10.
戎昌海 《传媒》2021,(22):12-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将党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要求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记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我们党和国家借力友华新闻工作者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国记协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前辈们用他们手中的笔书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不朽篇章,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外国同行为中华民族的不屈斗争呐喊助威.80多年来,中国记协引领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们灵活运用记者外交、媒体外交、新闻交流等独特的公共外交方式,积极服务于国家"大外宣、大外交"政策,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成为中国对外传播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龙小农  陈阅 《现代传播》2013,35(7):57-61
NGO是民意的代表,是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人文外交、公共外交领域,NGO是一国建构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的重要主体,是必须重视并需要借助的巧力量。西方借助NGO在非洲既建构了自身的影响力及话语权,又有效抑制了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提升。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及话语权不彰,原因之一即在于中国NGO在非洲缺失。中国NGO走进非洲,与西方NGO、非洲本土NGO开展竞争与合作,直接服务于非洲国计民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将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适应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文化对外传播应走出"依附型"的轨道,积极探索转变传播范式。应立足"全球化的文化大格局""数字化的传播大格局",推进以价值观诉求为核心、以话语创新为支撑、以形象和软实力提升为目标的"对话传播",推进以"互联网+"重构传播要素及模式的"精准传播";应遵循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积极推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传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盟 《声屏世界》2013,(1):39-41
动画产业不仅能够带给一国巨大的经济收益,并且能够传播一国的文化,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因此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公共外交中,动画扮演的角色不是传声筒。没有通过强硬的推送方式去传播国际文化,塑造国家形象,而是利用动画自己的方式特点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更能够增强文化的亲和力和外国民众的接受度,从而有利于实现公共外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植根于特定国际环境、文化背景的国际交往方式,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具有不尽相同的内涵。本文立足于中国实践对公共外交的内涵进行重新梳理,对我国公共外交理论现实指导意义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然而,与综合国力迅速上升不成正比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如何利用好公共外交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显得日趋重要.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共外交的拓展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工具与路径.但公共外交在新媒体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控性、“事与愿违”等现象,这就需要从战略传播的视角,首先设定长远目标,并在不同的目标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整合一切资源,影响关键受众,最终达到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国家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致力于公共外交的实践拓展与理论梳理.而对于公共外交与媒体关系,赵启正认为:"对外传播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把媒体的对外传播纳入公共外交,不但没有降低其重要性,反而使其具备更高立意、提出更高标准、赋予更重责任,也使得对外传播媒体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活泼、效果更明显."那么,媒体应如何培养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以不断提升传播实效?赵启正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主要谈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卢茜 《东南传播》2021,(8):63-66
国家形象作为公共外交的理论硬核,中国电影的公共外交实际上就是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塑造.基于涵化理论研究发现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商业电影的共鸣效应,一种是主旋律电影的教化效应,但仅此两种涵化效应都难以充分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开展成功的公共外交.最后本文提供了两种基于"国家品牌"的电影公共外交新战略:以中国电影为产品营销使之成为一个品牌;以电影为传播渠道提升国家形象成为"品牌国家".  相似文献   

18.
程章芳 《东南传播》2021,(12):22-24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文基于新公共外交视域,提出创设"省级国际传播体系"的构想,并结合福建等地国际传播的丰富实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将该构想落地的具体路径.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新方向,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是一次充满创意的公共外交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人民日报社第一次举办全球短视频大赛,其海选式全球动员模式值得系统分析。本文从大赛公告、激励措施、宣传推广、作品评选、网民反馈等环节分析大赛的全球动员模式,为开展国际传播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伴随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建构国际公共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全球治理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图书出版国际传播的人才建设为着力点,以具体图书出版为事例,从外交人员、驻外文化机构和海内外汉学研究者等多个视角介绍图书出版在对外交往中的贡献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