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论断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党历来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在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中.许多条款的修改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宪法保障,为我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如何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扎实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和谐社会?以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观点来思考,我认为:正如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三部分指出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学习力,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4.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大亮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余晓清 《家教指南》2006,(12):17-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详细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心愿,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营造和谐家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论断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其中,第一项目标和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中,《决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所作的原则性界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构建活力进发的社会;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三、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四、构建民主与法殆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战略性的部署。站在历史的高度,《决定》昭示我们:发展与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追求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孙元涛 《现代语文》2007,(2):127-12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在马克思主义光芒照耀下,扎根在中国土地上的一颗丰硕的精神之果!《决定》符合我国的实际,是从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思考的,是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来谋划的,也是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现实课题和全局来部署的。  相似文献   

16.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教局,各直属学校: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潍坊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届十三次全委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精神,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学校社区共建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望认真贯彻执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化雨 《宁夏教育》2006,(12):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我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经过今后五年的努力,使吉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结果,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决定》指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升到党的执政能力这一高度,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飞跃,也充分说明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视角来考察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