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凝凝今年三岁了,经常会和邻居家同岁的牛牛玩,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牛牛很喜欢玩拼图和积木,但我家凝凝就丝毫不感兴趣,成天抱个布娃娃。我听说男孩的空间感比女孩好,不知道这种说法正确不正确? 凝凝妈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男孩在空间认知技能上的优势源自于他们体内分泌的雄性激素。正是这种激素的作用使男孩比女孩更好动。在满足大活动量需要的同时,他们也从中受益:获得了空间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同一个事物的形象。总的来看,不少女孩子的空间认知技能也…  相似文献   

2.
正男孩为何上课更容易走神?由于大脑血流量少于女孩,男孩的大脑需要更多类似小憩的"睡眠状态",为下一个任务做好准备。然而,这种对男性大脑至关重要的睡眠状态很可能在教室里酿成麻烦。大部分未完成作业、在课堂上停止做笔记或睡觉,甚至以摆弄铅笔或坐立不安等方式进行自我刺激(这样可以保持清醒以便继续学习)的学生都是男孩。与此相反,一个女孩即使对上课内容感到厌烦,她仍可以睁大双眼听课、做笔记。女性大脑的血流在睡眠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10,(11):21-23
孙云晓教育感悟21: 为什么要因性施教?因为男女有别,年龄越小差别越大,特点不同需求不同。比如,五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只相当于三岁半女孩的水平,但男孩的运动能力与需求高于女孩。  相似文献   

4.
十多岁的男孩总爱做冒险的事,这可愁坏了他们的父母。其实父母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青春期男孩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没有能力准确地预知风险和后果,或者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控他们所经历的风险。许多青春期男孩生活在心理学家所说的"童话世界"里。他们有一个信条:他们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但没有改变、消除这种倾向,反而以不科学的心态对待这一问题:他们渴望要男孩,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又觉得男孩教育麻烦,培养困难。于是,常给男孩这样的评价: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胆小懦弱,学习不勤奋、成绩不如女孩好,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少老师也反映;在学校里,男孩的主要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坚毅和冲劲儿;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总是辩解和推诿;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居多等。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的样子。人们不禁要问:一些男孩为什么会这样?有专家分析指出:家长呵护过度是导致男孩低能的重要原因;男孩不男,确实和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往往无视男孩的性别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育上常常自相矛盾:一方面对男孩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支撑门户,光宗耀祖;另一方面又一味地娇宠、溺爱,舍不得让男孩去经历生活风雨,接受艰苦磨炼。试想,独生子女在家里本来就缺乏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和锻炼,再加上如此教育,还能造就名副其实的男子汉吗?那么,男孩究竟该如何教育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特意推出《聚焦男孩教...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个说法,"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因此,养育子女采用"标准模式"也是行不通的。三岁以后,男孩体内开始大量分泌睾丸素,更加精力旺盛、喜欢动手,而女孩则更善于观察。性别激素还会影响大脑发育,使大脑活动优势区域出现差别,具体表现为女孩的语言能力更强,而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更胜一筹等。因此,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做到"男女有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幼儿园男孩的科学保教问题。目前,愈来愈泛滥的"伪娘"现象已对男孩的科学保教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流价值观必须归位,错位的性别观必须厘清。教育男孩,首先要进入男孩世界。男性的大脑与女性的大脑相比,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在"因材施教"中,也应因"性"施教,充分发挥男孩的潜力与特长;男孩的学习特别要...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运动可提高创造力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运动不仅有助于健康而且还可以提高创造力。英国伦敦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运动后的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科学家解释说,运动能使大脑获得更多的养料,脑细胞在运动时更为活跃,运动时整个...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就,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洲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目前"男孩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重点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男孩危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女孩在教育方面的各种提高并不能证明存在"男孩危机",相反会有助于改善性别歧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等教育的前提下,给予男孩女孩各具个性的成长支持,使其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育》2011,(3):4-5
中国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不但没有改变、消除这种倾向,反而以不科学的心态对待这一问题:他们渴望要男孩,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又觉得男孩教育“麻烦”.培养“困难”。于是,常给男孩这样的评价: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胆小懦弱,学习不勤奋、成绩不如女孩好,生活懒散、自理能力较差等。不少老师也反映:在学校里,男孩的主要问题是做事胆小.没有男子汉的坚毅和冲劲儿;没有责任感,遇事不敢担当;性格懦弱逃避,犯错后第一反应总是辩解和推诿: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学习尖子都是女生居多等。总之.就是男孩没个男孩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绩。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来,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大利亚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1)开展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园,由于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男孩不会跳舞,跳舞是女孩子的事;男孩对舞蹈动作的接受能力差、反应慢,跳起来也不好看,因而舞蹈课上,老师把重点放在辅导女孩子身上,到台前表演也很少有男孩的份。节日来临或幼儿园要开展活动需要排练舞蹈,女孩子更是成了宝贝疙瘩,男孩却常被撇在一边。这种现象对男孩的成长是不利的。第一,舞蹈是人在大脑支配下,用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来表现音乐所描绘形象的一种全身心的协调活动。幼儿园的舞蹈教学能促使幼儿机体各部分,尤其是上下肢、手眼的动作协调。如果男孩总是没有跳舞的机会,那么他们肌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就有可能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影响男孩今  相似文献   

14.
廖蕊 《学前教育》2010,(12):36-37
幼儿园的女性文化、男孩与女孩的差异等造成了男孩在幼儿园中相比女孩面临更多的挑战,也更容易受挫。为此,我们应该使幼儿园的环境、活动、课程计划以及师幼互动能更好地适应男孩,帮助男孩在幼儿园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正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研究证明:父亲较多地参与婴儿的成长,将有助于提高婴儿的认识技能、成就动机和自信心。美国耶鲁大学一项连续进行了12年的研究表明,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精力旺盛、善交际、学习成绩好。男孩对男性的认识,是从父亲认识开始的从父亲开始的研究发现,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男孩,父亲其的教养行为往往是果断的、具有权威的性。相反,如果父亲在家里是软弱无能的母亲、具有支配性的,那么,  相似文献   

16.
男孩危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命题:如何让具有不同特点和发展曲线的孩子都能在教育中获得信心。作为一名社会性别的研究者,当我们批评整个社会依然是男性占支配地位,需要为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呼吁的时候,却发现"男孩危机"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人们呼吁要"拯救男孩",强调差异化的"性别教育",甚至有学校已经准备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男孩危机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针对男孩的身心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校外拓展活动,旨在使男孩通过参加校外营地活动,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18.
父母和教师该怎样拯救男孩呢?我想,最需要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以下三条,一是改变对男孩的态度;二是充分发挥父亲的作用;三是把男孩教育与运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养育孩子时,我们往往对女孩强调顺从、被动、内向和非创意性,而对男孩则强调攻击性、挑战性、战略性和创意性。可是儿童专家认为,当女孩有男性行为特征或男孩有女性行为特征时,他们的理性能力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20.
1岁前,男孩管女孩宠;3岁时男孩开发智力,女孩多做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