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独立广播公司是私营企业,经费由一些公司提供。它的重点不在娱乐方面,而在于商业广告,为听众提供知识和指导。它有一个全国广播电台和19个地方台。它的广播别具一格,是让听众直接参加的办法。这可算广播事业中的一项革新。听众参加节目的方式是用“来电话”在节目中提问题或发表谈话。每天,它都有几小时让听众打电话到电台,由他们直接提出有关政治、经济、时事、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意见,人们称为“公众交换意见节目”  相似文献   

2.
《律师热线》是邯郸电台经济文艺广播一档公益性服务节目。开办六年来,接听咨询热线9000多条,回复听众700多封来信。那么,一档开办六年之久的“老”节目,为什么会受到听众如此欢迎呢?作为一直主持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我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3.
我主持的《林雨一刻钟》是个谈话节目,每周日上午九点在山东经济电台播出.虽然不是黄金时间,但它在齐鲁大地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听众群,经常有听众写信或电话索稿、要录音带.节目开办3年了,我为这个节目所写的文稿有近50万字.在听众的鼓励下,1995年底我将部分文稿对21字编成《小雨集》出版,同时发行了《小雨集》录音带。现《小雨集》已3次印刷近2万册,在济南几家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有名。有位很熟识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小雨集》怎么会成为畅销书?我回答他说:这大概是我们生活中需要互相点拨吧.这脱…  相似文献   

4.
摆脱“电话情结”的困扰李自敏有位主持人,主持商品导购节目很有办法。每天50分钟的节目中,听众求购的热线电话稳定地保持在25个左右,对听众有求必应,很是红火。后来,他又主持一档体育节目,台里要求这个节目以大量的体育信息、体育评论、体育知识吸引人,内容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开设“990听众热线”栏目,全天24小时接受市民电话,在听众与听众、听众与政府、听众与电台之间架设起“热线”。在“听众热线”设立百日之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袁晖为本刊撰《当“3210990”的电话铃声响起时……》,介绍这档节目的制作内幕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王治平先生,4月15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专门介绍了他们在新闻节目里搞电话参与的经验。他的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东广早上7点到8点的《东方新闻》节目里有一个5分钟的《东方大哥大》栏目,在东广开播的头三个月里,它是一个听众电话直接参与的栏目。具体工作程序是:听众电话打进来,首先由编辑问一下打电话听众的姓名、住址和要反映的问题,编辑认为可以  相似文献   

7.
导播,是广播主持人直播节目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主持人节目进行中,导播肩负着参与听众的电话和组织听众参与电话的现场编辑任务。导播的现场编辑责任主持人直播节目与以往多类专题节目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听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那么连结起交流双方的枢纽,就是导播。无论是点歌答题的娱乐类节目、导购咨询的服务类节目,还是关注新闻热点探讨社会问题的话题类节目,都缺少不了导播的现场编辑这一环节。娱乐类点歌节目进行中,寻播会向每一位打进电话的听众说明今天都安排了哪些歌曲,什么样的歌适合点给什么样的人等,以免出现…  相似文献   

8.
于丹 《河北广播》2004,(6):24-26
很高兴在北京也有这种福气可以随时听到这个节目,这几天陆续在听,我在把自己归纳到普通听众的位置来听,每天在车上放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在感觉如果是我自己在调频率,找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是不是会听下去?其实很多参加评奖的人有一个说法,当评委把自己转换成听众的时候,这个节目就成功了,我听这档节目更多可能不是带着分析和研究的心态,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听众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于今年4月13日早7点晚7点播出了“陕西省礼泉县副县长动用警力干涉女儿婚姻自由致死人命”的重大批评报道,在社会各界和全国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陕西经济广播电台在报道播出的第二天上午,打进来60个听众电话,有59个都是对这篇报道表示支持的。《新闻纵横》节目为此专门开通了热线电话,并连续三天围绕这一骇人听闻的干涉婚姻案展开了补充报道和听众评论。  相似文献   

10.
“答对了,给我什么奖品?”电话里听众跟主持人讨着价。偏巧这个节目没有预备奖品,主持人显得有点尴尬,支吾着不知所言。公允地讲,这状况是我们电台自己“培养”出来的。您如果细听现在的广播,几乎所有的节目(除新闻外)都有奖品,点歌有奖品,回答问题有奖品,有时候打进电话来就有奖品。奖品从小纪念品到鲜花、餐券、舞票、美容优惠券等等,不一而足,而且随着广播新闻业的竞争,在奖品数量上也出现水涨船高趋势。  相似文献   

11.
郑颖  田天 《中国广播》2009,(12):67-68
2009年湖北经济广播推出的《经广帮你忙》节目.半年多来共收到听众的求助电话两千多个,涉及到寻人寻物、帮困助贫、农村致富信息等多个方面。本文从人文关怀为节目注入活力、赢得真情、赢得听众三个方面,阐述了办节目强化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科学”节目,是在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举办的。最初的名字叫“科学窗”,每天广播一次,每次五分钟。两年多来,这个节目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听众的需要,已经由五分钟一次,改为每次十分钟,并且增加了一次重播时间。节目的名字也由“科学窗”改为“通俗科学”。现在我们已经收集了三千个左右的题目和材料,播出了大小近千个题目。这些节目播出后,很受听众的欢迎,不断地接到各地听众的来信,有的要求解答问题,有的要求寄广播材料。  相似文献   

13.
1997年9月,河北邢台人民广播电台在早间新闻直播板块“黄金60分”节目中开辟了“行风热线”栏目,全市19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的负责人,每月轮流到电台直播室与群众直接对话,汇报部门行风建设和为民服务情况,现场解答听众电话提出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一些听众给电台打电话、写信、送锦旗,称电台是“真正的人民电台”,是“空中的政府”,是“让老百姓说话的地方”。1998年11月12日,中共邢台市委书记荀凤栖批示:“行风热线”确实是民主线、连心桥、服务处、监督岗,影响很好,形式很好,效果很好,要坚持,要提高。我听过几次,以后还要常听。多次反映得不到解决的、反映后不予解决的、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及其他重要敏感的问题,要整理材料报市委、市政府协调督促解决。”  相似文献   

14.
肖渊  蓝爱文 《声屏世界》2006,(11):27-27
为了便于电视栏目与观众的沟通与互动,几乎所有的电视栏目片尾或中途都会打出栏目的联系电话或其它的联系方式。特别是经济、文艺类栏目,更是通过丰厚的奖品来吸引观众参与节目互动,使栏目热线电话异常火爆。那么,农业栏目怎样吸引观众打电话参与节目互动,让热线电话也热起来?笔者在江西赣州电视台创办《三农天地》栏目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热线电话要畅通、方便。目前有的农业栏目虽然有联系电话,但一般都是办公室的电话,而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外出采访,很少在办公室坐班,所以即使电话打到办公室也经常没人接;有的热线电话是声讯电话,话…  相似文献   

15.
王春妍 《视听纵横》2006,(2):105-106
“谈话”这一概念被引入广播,迅速改变了广播单向传播的劣势,也改变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状况。由于照顾了听众的收听及参与心理,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主持人自然、真挚的话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内容,有效地调动了听众参与节目的热情:接连不断的电话打进电台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思维就是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感受,满足用户多元需求,那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何不逆向思维,让听众来做节目,他们喜欢什么,想听什么,就分享到我们的平台上,让更多听众喜欢,也带动更多听众来参与分享。  相似文献   

17.
阜新蒙古语广播电台2004年2月1日起,对节目进行了调整,开设了《连心桥》直播综合栏目,《连心桥》栏目开播一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深受广大听众的好评。据粗略统计,一年多来,打进《连心桥》栏目直播间的电话近二万多次、播放歌曲超过一万首,听众送锦旗九面,赞扬《连心桥》节目的诗歌近两年40多首、信件200多封、电话近几百次,参与此节目的听众除阜新地区外,还有内蒙古、新疆、温州、北京等地区,遥远的日本国听众也参与此节目,听众多达百万人。《连心桥》栏目为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一、《连心桥》栏…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2,(2)
一日晚,我在收听陕西生活广播电台《终南夜话》节目时,一位听众的一席话让我多日不得平静。他说:“西安是个很好的城市,我已经来过3次了,这次是来接受培训的,不过;有一种现象很让我可怕,似乎西安的性病患者特别多。”主持人一时感到莫名其妙,问他何以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办广播的同志注意到了这样一些变化——电话与广播是两种不同功能、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传播工具。但是,随着电话的日趋普及,随着广播由录音播出改革为节目主持人直接播出,以及电话储存、电话输入直播室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的解决,广播出现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电话直播节目; 2.电话不仅越来越多地介入广播节目的播出,而且成为广播与听众、与社会联系的新的、更直接、更迅速的手段。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安徽巢湖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旋律》节目开办“我写我说”栏目,一改过去“我说你听”、“你打我通”,缺少听众参与的局面,既有城市电台“电话交流”、直抒胸臆、表现自我的效果,又满足了农村及部分城市听众无电话交流但又急欲交流的渴望,是广播改革的良好尝试。“我写”即由听众自己去自由写作,内容只要是健康的,可以无所不包,以反映当代青年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