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功效。在现代家庭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礼仪这样一种行为表现方式,家庭礼仪的教育与实践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塑造当代青少年道德人格的重要方式。因此,应重视家庭礼仪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礼仪教育的地位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邦"和"道德国度"之称。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历史上乃至现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礼仪所具有的道德意蕴,更是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资源,其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一系列整合,从经典诵读中涵养学生道德底蕴、在朗读教学中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在礼仪教育中培养学生传统道德、在传统节日中升华学生道德认识四个方面,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发掘传统经典的道德价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对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社交礼仪课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水平,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结合育人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方向,始终坚持主体性、方向性、创新性等原则。在制度层面上,健全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协调机制,完善家校共育机制;在内容层面上,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依据与文化底蕴,使其与社交礼仪规则相融合,激发大学生的礼仪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在实践层面上,积极设计、开展贴近现实生活、情境感较强的社交礼仪培训与活动,与时俱进地不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融入立德树人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中贯彻人文教育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认知水平。文章从感恩的礼仪形式出发,研究如何达到使学生通过对“感恩“的认识理解礼仪形式背后的礼仪文化和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作为特有的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体育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国体育文化在现代体育礼仪的“西学东渐”过程中逐步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共存,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潮流。因此,本文从体育礼仪的概念出发,逐步寻找中国体育文化中西交融的演变历史与脉络,探讨其中的相同与差异,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礼仪寻找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新时期社会道德的践行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可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减缓违法犯罪升级。对当代高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礼仪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应该从课程安排、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氛围、挖掘家长资源等方面对学生加强传统礼仪教育的应对策略,对于指导高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礼仪传统下称谓语的对应英语空缺 语言与文化相互制约和影响.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渗透着古代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深入发掘这些传统的道德礼仪文化,并以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这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礼仪与“五育”存在道德价值取向、秩序规范作用、内在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这为二者融合育人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尝试中华礼仪与“五育”融合育人工作的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仍存在礼仪文化普及不足、教育建设内容不全、教育载体陈旧滞后等问题,据此文章将从构建礼仪文化环境、完善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瑛 《教育与职业》2006,(26):65-6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现象。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关系,明确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原因,并阐述了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历史上道德教育总是与社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通过深厚的礼仪文化的营造实现道德之教化,这便是中国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礼仪文化需要在长期不懈的仪式活动中去积淀,仪式是"礼"之精神的操作化和外显化,而"礼"的精神内核体现的正是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顺着这一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孕育与道德教化之间的深层关联,而其中介环节便是仪式活动,因而,学校德育建设应当充分重视仪式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礼仪、法律及法律素质的内涵入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礼仪与法律的辩证关系,传统礼仪观念和现代法律的冲撞以及继承传统礼仪文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基础上提高现代法律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特有的文化环境和德育环境下,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课堂德育方式,是打开中国课堂德育困境的根本出口,也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而礼仪吸收了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巨大的道德教化意义。如古人常言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德成于中,礼形于外,被赋予道德内容的礼仪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先进中国人代代传承的优秀文化基因,其教化功能与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契合。传统精华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融合是由其自身具有优秀文化基因决定的,也是培养学生有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的"君子文化"实现中国梦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每位教师有责任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教学,赋予思政课新的时代价值追求取向。要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要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孔子维护并完善周礼,形成礼学文化,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奠基,其礼学思想价值在《论语》中有系统化的表述。《论语》中的传统礼学是现代秘书礼仪的传统文化根源,可以与中国现代礼仪进行对接,为秘书礼仪实践提供基本原则及文化依据。我们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时,不是将古代的礼仪文化生搬硬套,而是更多地关注其精神内质的传承性,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现代礼仪精神和形式中,从而贯通上下。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在高校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直未受重视。在高校课程内容设置中重提传统文化,在社交礼仪课程中应用传统文化培养和塑造学生的道德与情操,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是富有深刻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礼仪传统下称谓语的对应英语空缺语言与文化相互制约和影响。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标准之一。战国时期的《左传》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论述。在此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 ,通过对中国古代礼仪资料的梳理和分析 ,结合今天中国道德建设、礼仪活动的实际进行研究 ,得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礼仪的结论。重点揭示礼仪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 ,认为礼仪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外在形象 ,是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范式 ,是公民道德实践形式。礼仪具有精神疑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和行为规范功能。当代中国道德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就是没能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 ,结合现实道德生活 ,批判地继承传统礼仪 ,有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新礼仪 ,就是没有充分发挥礼仪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新礼仪建设的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和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礼仪作为国家传统文化和公民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彰显出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蓬勃发展的根本,在新形势下,加强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整体水平。因此,本文研究了礼仪教育的内涵和功能,重点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