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张琼  李秀琴 《新闻前哨》2013,(12):92-93,104
媒体广告价值,无论对广告主还是对广告媒体本身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敏感的问题。本文拟就受众广告价值呈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针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等受众消费的问题,总结出受众广告价值评价的依据,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广告活动中的媒体选择,以及媒体本身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现代消费语境下,从文化和女性等多元视点切入,将电视广告对女性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提高到学理层面。分析认为:宏观上,上海这座城市已经不可遏制地进入消费社会。微观上,广告商利用了女性冲动消费的心理,通过一系列策略主动制造了“需求”,激发女性消费;大众媒介从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特征,充当了广告主重要的“帮手”,共同引导女性走入消费社会;同时女性消费者的情绪性消费特征显著,她们对自身的消费有第二层解读,试图通过购物实践广告符号的象征价值,完成对自我身份地位的理想化重塑。  相似文献   

3.
广告的价值取向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中广告越来越成为引人注意的、改变人们态度乃至支配人们行为的有效工具。广告在引导大众消费的同时,广告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内容也在影响人们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吴满意在《广告文化》一书中指出,广告  相似文献   

4.
吴志华  陈卓 《东南传播》2012,(2):103-105
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在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影视植入广告该如何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中保持自身的优势,突破先天的限制性因素继续向前发展?影视植入广告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何种变化?植入广告新兴类型与影视植入广告如何并存发展?这些都是影视植入广告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视广告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告不仅是商品促销的手段,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广告的消费话语决定了它往往以物质至上、技术至上、时尚至上、欲望至上、利润至上为价值准则,包含着诸多负面或片面的人生取向,极易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广告创意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种意义上,价值观塑造是汽车广告创意的核心层面,汽车广告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消费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生活方式。同时汽车广告的价值观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或露或藏、或隐或现,以生动丰富的表情与形式,吸引并调动受众的感观。对汽车广告创意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了解,不但对创作层面有着指导意义,而且更具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平  谭艳 《新闻界》2009,(2):182-184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揭示"二元结构"消费对品牌的决定性作用,指出品牌是"一个具有使用价值与符号价值的商品"的特质,并提出了通过广告这一中介"换挡加速"构建品牌并促成消费的符号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发展、大众闲暇时间碎片化消费、视频网站和商家的商业需要,共同催生了微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2006年胡戈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端,到2012年底由高希希指导拍摄的《楚汉微电影》,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呈现火热景象,这一景象引起业内、业外以及学界各方人士对微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存在价值意义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广告通过改变受众感知价值方式、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对象、刺激先行消费行为、改变消费者意识形态等方式刺激消费主义的盛行.本文将通过对以上四个角度的分析探讨广告对消费主义刺激的刺激机理.  相似文献   

10.
李丽  雷鸣 《新闻世界》2010,(12):71-72
在现代市场机制中,广告为人们选择产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消费的消费潮流。本文分析了产品、广告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广告为我们创造的消费概念和理由,不是人真正的需要,只是借助人们对意义的需求来生产商品之外的附价值,利用广告符号建立的价值和意义是市场竞争中利益关系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1.
池筠 《新闻世界》2010,(7):133-134
在消费社会中,汽车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的消费,还是符号的消费,也是一种空间消费。汽车电视广告作为视听合一的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意义的建构,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本文以一系列丰田汽车电视广告为文本,运用符号学、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分析如何运用广告符号塑造商品形象,并解析丰田汽车广告带来的神话及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告传播作为符号操纵的一种手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消费意识和行为方式。毋庸置疑,广告传播的信息丰富了我们的消费生活,在我们的消费生活中起到了指南与示范的作用,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各种符号所充斥、所定义、所主宰。本文以奢侈品广告为切入点,深刻反思符号消费背后的各种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其消费心理的外化,而广告口号是影响消费心理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企业通过广告口号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使消费者还未购买商品但已深深地记住有关商品的信息,进而可以预测、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广告口号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广告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冯丙奇 《现代传播》2006,(2):107-109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导致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变反映在房地产广告图片成分中,就是广告中一些视觉符号的出现与发展变化,表征着大众对房地产这一消费对象价值关注点的转移.北京地区市民报(以<北京晚报>为例)房地产广告图片体现的主导性文化价值自1995年到2003年逐渐趋于多元化;同时,总体上,实用性价值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象征性价值成为房地产广告图片中体现的主要价值类别.  相似文献   

15.
贾笛 《今传媒》2012,(3):53-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奢侈品品牌接连登陆中国并发展壮大,我国奢侈品消费进入高峰期。广告作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开拓的主要推手,其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奢饰品广告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的生产消费、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监管,参与企业提升自律意识,并加强社会大众对对奢侈品广告的辨识程度,从而实现奢侈品广告社会责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信息流广告是指与媒体内容相结合、依据社交群体属性以及用户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的广告形式。微信朋友圈首次投放宝马中国、VIVO手机和可口可乐三大品牌的信息流广告,采用文图链接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划分目标群体,为具有不同消费特征的用户投放相应的广告内容,使广告信息融入用户的日常信息中去。这种带有标签化特征的投放方式迅速引发了用户群体有关身份认同、社会化归属的热议。  相似文献   

17.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明星广告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兴趣的中心.明星作为消费社会一面令人瞩目的旗帜,不断走进广告,将其符号意义赋予给商品,建构着广告神话,激发了大众追求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冲动,并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由意志和对意识形态的甄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阐明了什么是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从广告是一种符号语言和广告传播是一种符号操作两个方面解析广告对符号消费的介入,寻找到广告如何构建符号消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广告符码所构建的消费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参照,探讨消费社会中大众的消费心理及广告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