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4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2.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3.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感知自身的左右1.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问:小…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每节课都离不开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练习。对于一些简单的队列动作,小学低年级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掌握。如“左右转”动作教学中,学生对“方向”、“角度”等较为抽象的概念把握不好。在近几年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总结出一套很有成效的“左右转”教学方法。 一、动作要领 听取向右(左)转的命令后,以右(左)脚跟为轴心,与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向右(左)转90度,重心落在右(左)脚,左(右)腿向右(左)脚靠拢。转动时,两腿挺直,两臂不要外张,上身保持立正姿势。如图1:  相似文献   

3.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①上下的学习;②前后的学习;③左右的学习;④位置的综合学习与运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郾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郾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郾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一、上下内容分析儿童认识空间的方位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再“左、右”。教材通过一幅南京长江大桥图上的不同车道上的车辆位置关系,让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4.
“长方体表面积”教学片段。在学生理解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特点后,A老师这样教学:1.教师将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学生看到它是一个平面组合图形,六个面顺序写上“上”、“下”、“前”、“后”、“左”、“右”,剪开分两排贴在黑板上。上排为“上”、“前”、“左”,下排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从左手、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一)体验左与右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生: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生:用右手写字。 生:用右手提水。…… 师:我们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生:写字时用左手压住本子。 生: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生:右手拿锤子,左手拿钉子。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学生大多数还分不清左脚、右脚,大脑支配四肢的能力差,因而在进行“原地踏步”教学时,很多学生或是左、右脚踏反,或是左、右踏对了,但却超前或缩后了半拍,结果还是踏不到节拍上。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原地踏步”技术要领,形成动力定型,我将“原地踏步”教学分成几步走,教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学生对于“右移”、“左移”与扩大、缩小之间的关系易于混淆。这是否与小数点“左移、右移”的内容齐头并进(本文简称为“左、右并进”)的教法有关呢? 有些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将小数点“左移”、“右移”的内容,先后分别进行教学(本文简称为“左、右分进”)。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有关“左”和“右”的问题,用法较为繁杂,为方便学生理解,解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遇到有关“左”和“右”的问题.用法较为繁杂,为方便学生理解,笔者现将解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非空集定义了代数运算后,就赋予了它一定的代数结构。在代数结构的讨论中,必定要涉及到一些与“左”、“右”有关的运算规律及相关概念,它们中的一些对“左”(“右”)能成立,对“右”(“左”)却不定能成立。因此,在教学中对它的讨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 左、右分配律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能够根据图画,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的意思。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音形结合,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学难点读准“关”、“东”、“南”“、前”的字音。课前准备1.两根小棒。2.生字卡片。3.学生自己写的“前”后”左”“右”四张小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学习“出”、入”(一)音形意结合。教师走出教室,等了一会儿,又走进教室。(教师的举动使学生感到很诧异,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1.谁能说一说,刚才老师走到什么地方去了,过了一会儿,又怎样了。…  相似文献   

12.
数材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页,课题:比一比——准备课(二)。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到“大、小”“长、短”和“多、少”等是从比较中得到的,并理解“大”、“小”、“长”、“短”、“多”、“少”、“同样多”的基本概念;初步学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来比多少。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上”、“下”、“左”“右”。 (1)用手在空间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2)用手在桌面上指出上、下、左、右的方位。  相似文献   

13.
阅读文言文,常会见到“左官”“江左”“闾左”“左衽”“虚左”“右职”等词语,这些词语都与左、右相关。因此,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左、右词义,对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文句含意,提高鉴赏、评价文言文的能力,大有裨益。 一、左、右表地位尊卑高低以及贫富。 1.区别职位高低。古代尊崇右,故以右为尊贵地位,而以左为较低的地位。 a.右表职位高。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汉书·黄霸传》:“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右职即高职。 b.左表职位低或降职。①职位低,…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这首儿歌之所以被选入低年级教材,并不仅仅在于它浅显易懂有趣,还在于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积累语言材料。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读书,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读书的能力。联系实际,超越文本,引导学生走出书本方寸天地,拓展文本内容、空间,体现大语文教学观。教学目标1.认识“影、前、后”等11个生字。通过观察、分析、评议等多种形式,能规范书写3个象形字“飞”、“马”、“鸟”。认识两个偏旁“犭”、宀”和两种笔画“飞”、马”。2.联系生活,学会识别“前、后、左、右…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人教版)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地方让我感到困惑。1《.第几》《第几》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意义。教这一内容,学生一定要明白一些方位名称,如“前”“后”“左”“右”,可是“前“”后”“左“”右”的学习却编排在一年级的下册第一单元,这样的编排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直感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模型、标本、图像、动画、模拟操作板书、文字、讲解等多种媒体的应用 ,使学生通过灵活的直觉 ,首先产生感性认识 ,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直感教学”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 ,调查统计研究也已证明 :“直感教学”能加快学生的思维活动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创造力。根据人脑的左、右半球功能特化现象 ,“直感教学”的上述优势 ,来自于两大脑半球不对称功能的综合生理优势。一、左、右脑的功能特化脑科学研究已经揭示 :人脑的左、右半球是结构对称但功能又非绝对对称的器官 ,大多数人的左、右两半球是用不…  相似文献   

17.
1.在进行“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的教学时,可按图示电路进行演示教学,通过电流计指针的左、右摆动,使学生明显地看到充、放电的过程,这种直观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容充、放电"的概念。 2."对任何一个电容器来说,两极间的电势差都随所带电量  相似文献   

18.
“左”和“右”是古今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字,意思常常是相对的,又常常连用。“左”和“右”的本义分别是左手、右手。“左”和“右”常常分别表示左边和右边。因为君主往往向南而坐,所以“左”又指东面,“右”又指西面。例如“淮左名都”(姜夔《扬州慢》)中的“淮左”就是“淮水东面”。“左”和“右”都有帮助的意思,其中“左”指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数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六单元第20课。教学目标1.认识“砍、造”等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右脑的尝试湖南师大附中邓日国内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左右半脑是明显分工的”,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左半脑思维材料侧重语言、数学、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思维材料侧重形象、想象、音乐、绘画、空间位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