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全面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领会“双减”政策的精神,是要减少作业的量、减少学生做作业的时长和负担,而不是降低作业的质量,降低作业的教育功能。“双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推进“双减”工作就是遵循教育规律,使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杨晓波 《天津教育》2023,(28):56-57
<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大命题。“为谁培养人”就是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培养具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就是要在正确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下,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深度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核心价值,培育面对未来发展的综合素养,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即为“双核”育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以人为本”辨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为思想基础,其核心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以人为本”不是学生个性的任意而自由的发展,而是要在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共性,实现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教育“以人为本”是以学生生命整体为出发点,通过教育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早在2016年12月中央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即强调了“育人三问”的重要意义。养成教育是新时代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陶冶品格情操和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坚定应答,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志浩 《人民教育》2023,(24):59-62
推进“党的领导”进课程、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是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开展“党的领导”教育,需要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从教育目标、教材内容、教学逻辑三个层面,搭建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脚手架,引导学生知党爱党,培养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6.
如何破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顽瘴痼疾”是教育人应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施行“无作业日”、布置“分层作业”、增添“多彩作业”,都是着眼于学生的生活、放眼于学生的未来、减量提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正>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程,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优质的人才。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的重要方式。高校继续教育也面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与思政工作理念高度契合,需要创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基于时代高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互联网+教育”既能丰富思政工作内容,又能提高思政工作感染力、吸引力及教育实效,助力继续教育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8.
耕读作业在文中是指学生在耕读教育体系中从事相关体验活动的过程。耕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系,涵盖学生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沉浸式”耕读作业要建构体系,明晰任务。其主要特征为具备地域文化印记,带有传统文化烙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助于培育学生田园生活情怀。耕读作业能够凸显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高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培养谁、为谁培养、怎样培养等关键问题,2016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其核心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搞好“课堂高地”建设,而且有助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找到成长的“根”和“魂”。一、民族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根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郑益华 《成才之路》2024,(10):93-96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保证教育质量不降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双减”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探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莉 《教育探索》2002,(2):109-109
学校德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应坚持以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目的,构建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的“三为一体”的育人网络。一、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是在教室里完成课本作业就算了事,而是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  相似文献   

12.
吴康宁 《教育研究》2022,(12):32-47
创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事实,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人有与生俱来的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创新人”是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可能的创新人”转变为“现实的创新人”是人的发展中绕不过去的一个主题;教育需要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潜能,引导学生创新的动机和方法,“培养创新人”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放教育主体是教育创新的首要前提,面向所有师生是教育创新的应有取向,坚持自主探索是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以培养创新人为己任的教育自身也得是创新的,“教育创新”是培养创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沈晨曦 《上海教育》2022,(Z1):118-119
<正>“双减”下的作业改革,是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人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保障“双减”的落地见效,学校从完善作业管理、加强作业研究两方面,做好作业改革的“加、减”法,提高课堂效能,提升作业品质,以此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助力。  相似文献   

14.
李凤 《教学与管理》2022,(28):30-32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提倡在做中学,设计多学科融合、五育融合的“双融”作业,开展科创和文创相结合的“双创”作业展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作业实施,编制学生综合能力量表,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的简单要素是学生、课程和教师;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学校教育的“个性”解构为“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什么人培养”. 一、培养什么人,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问题. 目前,这方面存在偏离,偏离将导致学校教育错误的个性.需要从现象中厘清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刘禹含 《教育》2024,(1):126-128
<正>美术作为当前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学科,教师需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往美术教学内“知识本位”的束缚被打破,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审美以及情感,这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处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常会出现学生无法及时完成作业、不交作业的情况,且教师不重视这一情况。因此,想要改善美术作业现状,教师则需结合“双减”政策,优化美术作业设计内容,设计合理的作业,强化学生的参与性,以此保证学生的持续发展。一、  相似文献   

17.
一、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而创造力则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为此,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努力引导学生掌握创造的“金钥匙”。教学中注重做到四个“突出”:在注重教为主导基础上,突出学为主体;在学好基础知识同时,突出能力培养与训练;在教会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方法,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突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  相似文献   

18.
“绿色”一词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艺术化的教育,一种将“人的智慧、才干和对人的爱”统一的教育境界。这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英语作业的反思,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英语作业?我们试图构建一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使英语作业更具生机和活力,我们将这种理想中的作业称为“绿色作业”。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绿色作业”!  相似文献   

19.
办“一流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在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将来适应乃至改造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对跨世纪的这一代青少年来说,这是一个共性要求。共性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普遍的。而学生个体个性的素质发展则是有差异的、特殊的。从教育的内容结构来看,共性要求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黄唯蓉 《上海教育》2023,(S1):67-69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学生校内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义务阶段教育工作者既要执行“全面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双减”政策要求,又要面对家长们对校内培养日益提升的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效率”、在课后作业中“增质量”、在课余生活中“提兴趣”。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双减”下“两增一提”优化方法,为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