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夏珂  谢娟  黄勇 《兰台世界》2006,(12S):13-14
档案纸质载体材料低温冷冻杀虫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杀虫方法。该方法是将档案纸质载体材料置于害虫致死的低温环境中,以达到杀灭纸质载体中害虫的目的。针对基层档案单位,考虑到成本、安全性、库房封闭性能及对纸质材料的耐久性的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切实可行的冷冻杀虫方法对档案纸张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冷冻温度和时间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研究很少涉及定量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不同低温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处理后纸张耐折度和撕裂度数值,定量说明低温冷冻温度和时间对档案纸张耐久性的影响,为实施低温冷冻方法提供实验依据,以帮助档案工作人员较准确地把握冷冻杀虫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既能有效杀虫,又尽量降低冷冻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夏珂  谢娟  黄勇 《兰台世界》2006,(23):13-14
档案纸质载体材料低温冷冻杀虫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杀虫方法。该方法是将档案纸质载体材料置于害虫致死的低温环境中,以达到杀灭纸质载体中害虫的目的。针对基层档案单位,考虑到成本、安全性、库房封闭性能及对纸质材料的耐久性的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切实可行的冷冻杀虫方  相似文献   

3.
低温冷冻杀虫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并应用于档案图书保护以来,曾因杀虫效果好、操作安全简便、对档案图书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持有的优势备受人们的青睐,1978—1996年间,将低温冷冻技术用于档案保护的做法也曾盛极一时,我国许多档案馆(室)都购置了电冰柜对档案进行低温冷冻杀虫。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冻杀虫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杀虫方法 ,该技术被引入到档案、图书部门已有二十年的历史 ,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 ,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对低温冷冻杀虫技术方法和低温冷冻杀虫过程中温湿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为我们今后制定统一的操作技术标准和做好冷冻杀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智能低温冷冻库通过缓慢循环降温软件系统控制PLC调节库房内温度,使库房内温度按系统预设程序降温曲线阶梯性缓慢降温,能避免冷冻杀虫过程中害虫假死现象,实现杀灭档案害虫。本课题以花斑皮蠹、黑毛皮蠹和烟草甲为供试试虫,经过120小时(约5天)的冷冻实验后,常温下放置24小时后观察,发现害虫致死率达100%。通过对实验前后档案纸张和档案包装箱质量进行对比,发现低温冷冻杀虫实验对档案纸张含水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低温冷冻杀虫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杀虫方法。对宜春学院图书馆古籍虫害现状和低温冷冻杀虫过程中冷冻柜箱内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具体的统计分析,对低温冷冻杀虫技术方法和程序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冷冻杀虫工作操作技术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档案害虫的危害性分析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琴 《档案学研究》2014,28(2):76-80
档案虫蛀现象是档案受损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根据档案害虫的危害性和结合有关案例,分析了档案害虫的发生与环境温湿度、纸张质地的关系等,阐述了控制温湿度、做好清洁卫生、维护好建筑物的防虫性能等预防性对策,和应用低温冷冻杀虫法和真空充氮杀虫法等无公害技术治理害虫,确保对工作人员和档案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微波杀菌处理技术是继药物熏蒸,低温冷冻及ν-射线方法之后的又一种新的杀虫灭菌技术,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无污染,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档案、图书等领域获得应用。微波是一种低频热波,利用介质自身瞬时加热的方法,达到高温而产生强交变电场,穿透到生物体...  相似文献   

9.
低温冷冻应用于档案馆有害昆虫的杀灭是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一个重要的方法。它无毒、无害,对档案载体材料和字迹材料,以及档案管理人员无明显的不良影响,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低温引起昆虫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1)低温引起昆虫代谢消耗和失调。在低温下昆虫不能正常发育,体内代谢水平虽然下降,但仍在继续进行。由于体内各种代谢下降的速度并不一致而造成生理上的失调,这是低温下引起死亡的原因之一;(2)低温引起昆虫体液结冰。体液结冰一般在0℃以下。体液结冰引起昆虫死亡,主要是由于细胞原生质失水,不断扩大的冰晶在原生质内形成分割…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后,纸质档案的利用率大大降低,除了出庭作证必须出示纸质档案原件等特殊情况外,数字档案几乎完全可以替代纸质档案提供利用。保存这些很少利用的数字化后纸质档案的最佳方法就是封存。数字化后纸质档案的封存技术有以下四种。冷冻/冷藏技术  相似文献   

11.
了解用户的利用偏好对于档案利用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利用档案内容偏好、接受档案信息途径偏好以及接受档案信息时的关注因素.结果 表明档案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在利用偏好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档案机构基本满足用户的利用偏好;大多数潜在用户对于档案及其机构认知有限,普及档案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2.
合理合法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实现档案资源价值的途径。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档案馆为例,在分析新时代给地方高校档案资源开发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从创新档案资源开发理念、夯实档案资源开发基础、改进档案资源开发方式、提升档案开发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地方高校档案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出台后档案资源数据化建设如火如荼、档案管理电子化发展势不可当、档案工作数字环境日新月异等“数治”背景为基础,深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涉及的数字档案管理理念、数字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数字档案管理实操性、数字档案资源开放利用等内容,提出数字档案创新管理的新进路:“法治化”指导数字档案管理更加规范;“科技化”指导数字档案管理更加整合;“信息化”指导数字档案管理更加共享;“智能化”指导数字档案服务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information contained within dispersed digital archives within a country, or a specific area such as a province, city or county, can be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classified and restructured around specific topics and actual needs in order to realise optimal social sharing and utilis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here is little Chinese published research regarding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uses Charmaz’s Constructivist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and draws forth the theory that archivists’ cogni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nd the context (which consists of the organisational culture of archives,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archives disclosure), influence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and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is theory can also be illustrated by the model: cognition–context–action.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omo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in China as well as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5.
沿着集体记忆的思路,我们重新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档案的价值也超越了凭证、情报价值而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精神纽带、感情维系的作用。大学班级作为一个典型的集体,其构建意义与构建模式具有典型性。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访谈,对大学班级档案的收集范围、管理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班级档案收集的策略,以期促进高校班级档案管理工作、高校集体记忆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特点,从档案主体、客体、服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档案利用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利用SPSS对问卷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结果调整、验证初建的模型,得出“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档案的服务、形式特征、价值实现条件和用户特征四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档案部门可以采取树立创新思维,优化档案服务;鼓励跨界融合,丰富档案形式;扩大开放范围,顺应结构重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用户特征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将档案作为开发游戏的素材,寻找信息时代档案利用的新方式。《谜宫·如意琳琅图籍》是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一款创意互动解密游戏,其中清代档案是该游戏的重要素材来源,本文将以此为例,分析档案作为游戏素材的可行性、优势、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档案作为游戏开发素材,有利于挖掘档案价值,打造中国特色文化IP,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实体档案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做好实体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笔者认为:首先要厘清实体档案管理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其次要弄清档案馆(室)在实体档案保护与信息化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三是档案馆(室)应在实体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交互并存中赢得主动。任何一个时期的档案记录与管理方式,都与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电子档案同样是档案存在的一种形态,同实体档案还有一个长期并存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实体档案不能轻易言弃,而要注重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不同形态的档案管理中,确保实体档案安全和信息化条件下档案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华林  石敏  杨娜  邓甜 《档案学研究》2017,31(3):71-76
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是保护与传承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民族记忆构建传承的视角,分析云南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从馆藏资源构建设计、或缺资源征集、资源整序和数字化资源集中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馆藏资源的设想。以全面性、多样性与原始性原则,优化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馆藏资源建设,对云南民族记忆的完整构建、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苑婷婷 《档案管理》2021,(2):123-123,125
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高校校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高校校友档案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认为这是编撰校史的重要依据;最后重点阐述高校校友档案服务平台构建途径,建议保证高校校友档案服务平台构建部门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并且通过跟踪服务的方式不断地完善校友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