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训练情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散打模拟实战训练对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距离感;进一步提出了散打模拟实战训练在散打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频模拟训练对新手散打运动员预判能力和反应时的影响以及实验室训练的迁移效果。方法:采用专业摄像机记录2名专业运动员的进攻动作,用Adobe Premier CS 6软件剪辑视频,将剪辑好的视频用Matlab软件编辑成测试与训练程序。以30名新手散打运动员为被试,根据情景干扰理论随机分到随机训练组(训练材料按ABC、BAC排序)、组块训练组(训练材料按AAA、BBB排序)和对照组,每组10名运动员。随机训练组和组块训练组进行2周的知觉认知技能训练,对照组完成每项测试,但不接受视频模拟训练。采用视频分析技术计算运动员在实验室以及现场测试当中的准确率和反应时。结果:(1)训练后及现场测试中,随机组和组块组的预判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反应时无统计学差异;(2)训练后,随机组和组块组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3)现场测试中,随机组和组块组的预判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机组和组块组的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视频模拟训练可以提高新手散打运动员的预判准确率;基于实验室的视频模拟训练能够提高新手散打运动员在现实运动情景中的预判能力,但对反应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损伤是影响专业散打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对专业散打运动员损伤部位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散打通级比赛运动员礼仪完成情况的统计与调查表明:1)散打运动员完成礼仪情况比较混乱,认识不很清楚,急需严格的专业培训加以规范;2)应切实重视武术散打礼仪教育,强化武术散打教育功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色;3)应加强竞赛中武术散打礼仪的研究,确定明确规范的礼仪内容与要求,注意在日常训练中强化武术散打礼仪教育,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整体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武术散打比赛中摔法技术的运用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3):100-101,110
通过对全国散打比赛得分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摔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并针对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所使用摔法技术,对摔法技术进行分类,为散打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进行摔法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要:运用《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和《运动员失败应对量表》对中国散打国家队的散打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运动心理技能和失败应对的交互关系。尤其是对优秀女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的研究,为完善散打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技能训练提供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表现出高自信心-高焦虑控制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心理准备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参赛级别散打运动员在集中注意维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在焦虑控制维度有显著性差异。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发展水平与竞技能力显著相关。心理准备、注意力、焦虑控制的发展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比赛成绩的参考指标。3)我国不同运动等级、年龄阶段、训练年限、参赛级别的优秀散打运动员在选择失败应对策略上相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体工大队8名优秀小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进行了前侧踹腿和后鞭腿技术测试。研究显示:前侧踹腿直接打击不同高度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后鞭腿直接打击不同高度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拳法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主要是以2006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男子小级别散打运动员为实验对象,根据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专项特点,运用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将获得原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从而构建一套具有散打特点的、科学实用的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测验指标体系。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各单项测验成绩评分标准,构建了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和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单项发展水平的评价。为教练员和体育院校在散打运动员的选材、招生、训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散打与相近项目运动员氧代谢能力和PWC170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散打运动员上下肢氧代谢能力和PWCl70值的特征,并与相近项目如跆拳道、拳击、摔跤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提示构建散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量化的指标体系以及训练工作应注意相关指标的应用,为散打训练的科学化以及运动员“转型”,即改行练习跆拳道、拳击、摔跤等项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散打运动员有效的拉伸练习方法,通过对20名散打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的比较实验研究,分析散打运动员进行持续性静力牵张后,其对肌肉力量和技术质量的影响,受试着在进行热身活动时,分别作持续性静力牵张和热身操热身.并测试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持续性静力牵张练习能更有效改善散打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技术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研究法、“BTL-SW-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操作步数和总时间上都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且在操作步数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群中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表现出操作思维步数较少、操作思维速度快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积累,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精练程度和敏捷性表现越强;依据全样本测试数据,制订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的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代检验,能较好地反映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操作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其他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且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是武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散打改革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动散打职业化发展步伐,释放武术散打商业价值,拓展武术产业经济,特展开对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进行探析,并具体从人才、管理、赛事三个制约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人才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根本支撑,并应着重培养运动员人才、经纪人才和管理人才;管理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并应成立职业散打组织、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赋予法律保障;赛事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市场动力,并应改革规则赛程、打造品牌赛事、保障赛事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在训68名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显示:1)我国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由身体围度因子、四肢长度因子和体脂因子构成,表现出:四肢长且粗壮,肌肉发达,体质含量少的特征;2)上臂紧张围、上肢长度和皮褶厚度3项指标,可作为评价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典型指标;3)制订的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单项或综合评价标准可以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选材以及训练监控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武术散手中攻击力量与抗击打能力训练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上网调查 ,对参加 2 0 0 2年中国散打王擂台赛的所有运动员资料以及比赛技术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散手运动相比于国外同类型体育搏击项目 ,散手运动在攻击力量与抗击打能力两个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随着武术散手运动的迅速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跟随着现代擂台散打运动的发展潮流 ,中国武术散手第一次正式除去护具。运动员面临着更大的受伤危险 ,意味着现代的散手运动员需要更强壮的身体 ,即更高的抗击打能力。同时 ,攻击的力量也必须相应的提高到另一个层次 ,并针对性地对过去的训练策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健将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低于一二级运动员,表现在成就感降低和紧张程度,呈显著性差异;健将级运动员积极情绪的精力因子得分低于一二级运动员,但无显著性差异。2)运动消极评价和疲劳因子对健将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成就感的降低和紧张因子对一二级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散打运动员赛前情绪易受到伤病、技术无长进和曾经获取的成绩等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影响运动成绩的获取。  相似文献   

16.
运用录象观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国际大级别散打运动员和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摔法技术运用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大级别运动员摔法运用基本接近,散打摔法技术逐步趋于稳定、成熟,但国外选手的摔法技术已经成为其得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近身摔法上,国外运动员更为突出,是其比赛中重要的取胜手段;在接腿摔上中外运动员基本接近,但接腿切摔上国外选手优于国内选手。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手纹特征及其在选材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采集了我国不同等级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有效手纹100份,对其比较研究后发现,我国不同等级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手纹特征不同,在许多指标上存在着等级差异.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肤纹选材的计算机判别函数.  相似文献   

18.
以散打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陕西省散打队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测量方法、数理统计法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心理训练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暴表明,构成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指标是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根据该指标,结合散打技、战术特点的心理训练能有效地促进散打运动员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广东省体工大队、山东省体工大队、广州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及上海体育学院7个单位的武术散打队110名男性队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主要有武术散打运动的项目特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以及同一级别运动员实力悬殊较大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