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晚清天主教在陕西三边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教案教务档》、《清末教案》等清宫档案资料及其他第一手材料,结合西人著作,对圣母圣心会从1874年到1914年间在陕西三边地区的传教活动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展现了圣母圣心会在陕西三边传教的概貌。  相似文献   

2.
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分类最早出现于《新小说》。《新小说》办刊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别以刊载翻译与自创为主,大量翻译小说的出现使第一阶段中小说类别的数量明显多于第二阶段。翻译小说的繁荣是清末报刊中小说分类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清末报刊中的小说可分为舶来类、自建类、本土类与衍生类四大类。在清末报刊小说分类的演变过程中,兴起阶段由于翻译小说的繁荣而以舶来类为主。随着自创小说逐步取代翻译小说成为主要著述方式,以及国人对小说的认识趋于理性,自建类随之成为报刊中小说分类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连州教案是清末广东爆发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案,由于其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历时一年多才得以解决。刘国强和陈慧二先生在合写的《连州教案述论》一文中对此作了一个大概勾勒,但在教案起因的分析上存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26日,由江西《小星星》杂志社、《作文100分》编辑部承办的中国少儿报刊工作者协会学习辅导报刊专委会2010年度评优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全国近10家知名少儿报刊社社长、总编辑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著名学者陈增辉教授担任主编,著名学者林金水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清末教案》第六册,最近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所收全部外文资料均由已故的陈增辉教授自美、英、法有关档案文件中选出,内容起于1868年的扬州府教案,迄于1892年的排外暴动。林纪焘教授等一批学者进行了精心的翻译和校订,徐恭生教授协助搜集资料,联系译者和校者,并负责参考书目及教案大事年表的编写。林金水教授负责全书的编辑,统一体例、译名,并回译部分中文原件,考订原文舛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清末教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  相似文献   

6.
从《绣像小说》到《小说月报》,从林译小说到说部丛书,商务印书馆在清末出版发行了大量小说。同时,商务还在当时的报刊上刊登广告大加宣传。这些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刊登周期长。商务通过广告介绍小说内容、宣传小说杂志、提倡翻译小说、扩大小说类型、阐述小说观念,对晚清小说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清末报刊评论的主要形式、稿件来源以及作者群可以看出,清末报刊评论在当时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承栽了清末社会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理念.清末报刊评论的繁荣是近代文化发展的必然,是知识分子群体意识觉醒的表征之一,也是近代大众传媒日益民间化与普及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特别是常熟的藏书、刻书 ,源远流长 ,久负盛名 ,为全国县级行政区所罕见。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 ,长期在民众中形成的尚文精神 ,是常熟私营图书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常熟清末民初以来私营书店概况(一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的私营书店根据《新常熟报》、《常熟七日报》、《常熟旬报》、《常熟指南》、《虞山指南》、《常熟教育》等报刊图书的记载 ,以及对 30余人的调查访问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 ,这一时期的私营书店 ,列表如下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  相似文献   

9.
水兰 《南昌教育》2006,(10):F0002-F0002
2006年9月17日至9月19日,第十七届全国教育内部报刊协作交流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南昌教育》等全国30多家教育内部报刊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黄祖香 《课外阅读》2011,(5):260-260,142
本文是一篇对《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教案分析。文章主要从课文的简要分析、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几个方面着手。较好的设计了《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教案。  相似文献   

11.
印度杰出政治家甘地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甘地倡导新闻自由,维护报刊的政治独立,反对政府的新闻控制。他彻底排斥商业广告,以维护报刊的经济独立,并主张报刊自律。甘地认为新闻写作要客观、通俗,报刊要依靠读者并为读者服务。甘地新闻思想的渊源是其宗教思想和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2.
1897年后,各地维新人士以极大的热情创办报刊,形成了“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其主要特点是数量大,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地区广,由沿海城市延伸到内地大陆;品种多,出现多种专门报刊等。其主旋律是提出了变法图强和“体制革新”的观点,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成长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报人,取代了外报在中国新闻舆论界的主导地位,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创造了报章新文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娱乐性因素对诗坛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加上鸳蝴派风气的推波助澜,使得报刊诗话中的娱乐性日益增强,出现了包括香奁诗话、滑稽诗话、游仙诗话等三大类型的几十种相关特色诗话.此类诗话既重视报刊的传媒特点又不废诗话的生命本根,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崇雅与创作的变俗特征.它是报刊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近代文人喜新恋旧情结的诗学再现,这不但导致了文学权力的下移,也带了文学风气的深层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紧密联系报刊新闻语言和社会语言的实际,从新词语的涌现、术语的跨度移用、港台词语进入共同语、缩略词语的不断产生,在语法上发生的变化,以及俚俗闲适语言风格的形成、引用或仿拟式标题的流行、板块语汇的横向互动等8个方面,论述了世纪之交报刊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语用上的变化趋向.对报刊语言变化的成因,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语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报刊语言某些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用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理论来总结并解释英语报刊文章中的一些文体特征,挖掘其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理据。数量象似性原则是象似性理论的一条主要原则,在英语报刊文章中的应用很普遍。新闻作者往往通过遵循或违反该原则来达到特定的文体效果。运用该原则可大大加深对英语报刊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只有不断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不断提高报纸的市场占有率,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敲门发行”就是《华西都市报》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重庆市进行的一种成功尝试。认真总结和推介“敲门发行”方式,对于报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宣讲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报刊发展颇具促进作用。《北洋官报》为了达到通上下、通内外、通风气之目的,十分关注宣讲活动,对宣讲这种舆论引导形式进行价值判断外,大量报道宣讲所的成立和发展,激励府厅州县创办宣讲所,并为宣讲所提供资料支持。不但可以将报纸固有的读者、知识分子、官员阶层和识字无多的普通民众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宣传网络,而且可为宣讲所提供丰富可资宣讲的材料,助益其持续发展,构建了一种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启蒙和舆论引导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西学东渐的春风下,中国近代报刊积极关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科技知识。1896年3月《万国公报》公布伦琴发现X射线后,近代报刊及时迅速地竞相追踪报道和传播X射线知识,其中包括X射线的用途、X射线技术的发展和X射线的原理及其危害,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反响。近代报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对X射线知识传播的过程也充分反映出了报刊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中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坎特韦尔·史密斯在其著作《宗教的意义与终结》中,主张将"宗教"这一概念搁置一旁,取而代之采纳另外两个独立的概念,即"积累的传统"与"个人的信仰"。史密斯这一探索是极具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史密斯对"宗教"意义的考察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史密斯并没有提及在什么样的情形下用"积累的传统"来代替"宗教"的使用,在什么样的情形下用"信仰"来替代"宗教"的使用。这就为在实际操作和使用这些术语时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20.
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峰火中创办的数十种报刊,在宣传中共政策,介绍国内外形势,报道抗战业绩,鼓舞民众士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报刊宗旨明确,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旗帜鲜明的抗日导向;坚定不移的党性原则;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