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高级中学物理课本(必修)第二册《全反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定义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了解全反射的应用。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全反射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全反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全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教学难点临界角与全反射实验设计教学方法提出疑问→实验探索→推理归纳→实验验证→应用创新教堂过程一、设疑引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一支是空的,一支…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学习探究科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3.态度与情感通过互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光密和光疏介质的概念及全反射现象;②掌握临界角和全反射条件,知道全反射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全反射(教案)范静华(河北省丰润县第二中学,064000)【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3.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4.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5.解释自然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全反射现象难点是临界角概念和全反射条...  相似文献   

7.
<正> 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1.1.2 关注食品安全。1.2 能力目标1.2.1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调查的能力;1.2.2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我评价的能力。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1.3.2 养成讲究卫生、合理膳食的习惯。2 教学重点关注食品安全。3 课前准备3.1 教师准备(1)用 Powerpoint 制作课件;(2)实物展示台;(3)“一日食谱”设计表;(4)一些过期或变质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8.
课型 :新授课课题 :上海二期课改物理新教材第十四章中的《电磁感应现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2 )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 ;(2 )领悟科学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意义”的讨论 ,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3)联系“三峡电站”、“神州五号”等内容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具 :条形磁铁、检流计、线圈A和B、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导线…  相似文献   

9.
背景资料 :(1 )学生都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 ,赞叹乌鸦的聪明 ;(2 ) 1 6世纪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开普勒提出了开普勒猜想 :1 90 0年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把它收入 2 3个著名问题中 ;(3 )课本中的立体几何知识 .教学对象 :高一 ,高二学生 (学完立体几何知识后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能根据提供的材料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数学研究能力 ,交往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学会分享他人的成果 .(2 )知识目标 :使学生巩固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正确使用计算器 ;初步了解开普勒猜…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及用途;(2)理解有机物中因基团之间的影响而造成的物质性质的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校高一化学备课组安排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考查 ,以增强学生动手机会 ,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备课组进行了考查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初步探索。1 设计前的思考1 .1 确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高一化学教材内容 ,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考查 ,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有关实验技能 ;(2 )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要求能独立设计实验 ,培养创新精神 ;(4 )培养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1 .2 设计达标途径(1 )确定考纲范围与命题要求  考纲基本操作 :固体、液体…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力、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了解.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使用 VCMlab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2)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观察和正确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所学知识改变物体的浮和沉;(2)了解浮力的应用,知道轮船、潜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和平均海拔;(2)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以及我国山脉纵横交错的特点,知道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和概况。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地势剖面图以及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壮丽的山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了解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山区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学…  相似文献   

15.
杨国东 《化学教学》2001,(12):26-2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乙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构式。2 .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 (酸性和酯化反应 )和主要用途。3.掌握羧酸的分类和分子结构及其通性等。能力目标 :1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现象和常识的能力。2 .学会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方法。创新思维目标 :学会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的思维能力和用宏观实验推断微观机理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1 .乙酸的化学性质。2 .类推思维方法的培养。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用新学过的知识不断丰富旧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建立起有机物学习规律的系统 ,理顺各类有机物之间从结构到…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差异及二者的相互转化;(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3)了解钠的化合物的主要用途。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简易逻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2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对“正难则反”的思维策略及“等价转化”的数学思维有较深入地了解.(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从整体上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构建起本节知识框架与思想方法体系.教学重点(1)由“或”、“且”、“非”联结的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及真假判断;(2 )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3)反证法…  相似文献   

19.
蒋杰 《物理教师》2007,28(12):12-1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对比,使学生掌握静电力做功的特点;(2)通过与重力势能对比,使学生掌握电势能这一概念;(3)知道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理解类比和迁移法、猜想论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学生理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全反射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各种书籍说法各异。归结起来有如下三种叙述:1.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界面时,使光全部反射回到原媒质的现象,叫做全反射。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必须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并且入射角≥临界角。2.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回玻璃中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到两种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