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光子说之所以能够圆满地解释光电效应,是由于电子每次只吸收一个光子的缘故。光子说认为;当入射光子的频率较低时,它的能量hv小于金属的逸出功W,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了,这就是存在极限频率v_0=W/h的原因,设想如果电子每次吸收n个光子的话,即使光子频率vhv_0=W,就能产生光电效应,这时就不存在极限频率v_0了。  相似文献   

2.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6,27(1):11-12
在“光电效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光电效应中电子如何吸收光子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学生说:“一个光子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但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因此照射光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电子就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还有人提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电子先吸收一个光子,然后再吸收下一个光子,直到有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3.
许刚 《物理教师》2009,30(10):14-15
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即频率为v的光子其能量为hv.当电子吸收了光子能量hv之后,一部分消耗于电子的逸出功W,另一部分转化为电子的动能Ek,写成光电效应方程即Ek=hv-W.  相似文献   

4.
理解光电效应 ,掌握光电效应所遵循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通过两个线索比较容易完成 ,这两条线索 :其一是光的频率线 ;其二是光的强度线 .一、光的频率线1 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光子的能量hν与光的频率ν相对应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是看照射金属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等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 .如果入射光的频率ν大于等于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ν0 ,则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2 求解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依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知道 ,金属中的每一个电子只能吸收入射光中一个光子的能量 ,且无积累过程 .电子能否成为光电子 ,就看电子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不少师生认为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他们用原子电离的观点来解释光电效应:金属原子吸收照射光子的能量后,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当照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该金属原子在n=∞能级的能量时,金属原子发生电离,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即发生光电效应;反之,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6.
逸出功又叫脱出功或功函数。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中(例如甲种本第三册第227页)把“直接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克服金属原子的吸引所做的功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这样来定义逸出功是欠妥的,因为按照此定义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将不是 1/2mV_m~2=hγ-w 〈1〉的表述形式。其理由是在光电效应现象里那些直接从金属中逸逃出来的光电子应为自由电子。这是因为自由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作用较小,它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之后最容易逃逸出来。而自由电子又具有较大的热运动速  相似文献   

7.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无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多长,都不能产生光电子,光子理论很容易解释这一特性。可是,如果电子能够将若干光子陆续吸收和积累起来,或者一个电子能同时吸收两个甚至更多个光子,那么即使入射光的频率很低不也可以产生光电子吗?怎么会有极限频率出现呢? 首先分析能量“积累”问题。一个电子,在吸收一个光子以后,能否将这个能量保存下来,直到再吸收一个光子呢?回答是:不可能。先从经典模型来看,把一个电子看作能量可连续改变的粒子。当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以后,这个电子的能量就显著地高于邻近的电子和原子核,这就是一种非热平衡的状态。按照热力学原理,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8.
1.单个光子的行为 (1)金属的逸出功 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有吸引力,当电子摆脱原子核对它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时,克服吸引力所做的最小功即金属的逸出功.每种原子的原子核对其核外电子的吸引力不同,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也不同,故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  相似文献   

9.
吴育杭 《物理教师》2006,27(6):9-10
什么是金属的逸出功,多年来中学物理教材一直说法不一.请看:1980年2月第1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物理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叙述是:“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刻就增加了,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如果电子的动能足够大,能够克服内部原子对它的引力,就可以离  相似文献   

10.
用形象比喻讲“光电效应”宝鸡县天王高中蒲苍雄“光子说”告诉我们.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即E=hv光电效应发生时遵循的规律是: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v0),人射光的频率必须大...  相似文献   

11.
光电效应中,电子能否获得一个以上光子的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出?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1 光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教材中对光电效应下的定义不准确,对光电子是否有最大初动能存在两派观点,通过对金属逸出功的分析,表明光电子存在最大初动能。  相似文献   

13.
外光电效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波长较长的光 (如可见光、紫外线 )照射金属 ,使其导带中的“自由”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第二类是波长较短的光 (如 X射线 )照射金属 ,使其原子内层的束缚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据此讨论逸出功的实质及外光电效应的条件和涵义  相似文献   

14.
两种效应的区别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刘云松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是光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的相互作用.为什么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这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区别.一、两种效应产生的机制不同光电效应──光子与束缚电子的相互作用.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能量为hv的光子被金属中...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频率为ν、能量为hν的光子从一个原子旁边经过时,光子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光子与原子的碰撞。在这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光子继续按原来的方式运动,就好象没有原子在那儿一样,而原子也不受任何扰动; 2.产生光电效应。在这一效应中,原子吸收能量为hν的光子,而且这能量通常(但并不总是!)传给原子中的一个电子,使它从原子中电离,结果产生一个正离子和一个自由电子;  相似文献   

16.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中要澄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光子”、“光电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这对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光电效应中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12):12-12,17
在讲述光电效应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分析、总结、归纳出发生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对此无法解释,爱因斯坦用量子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一个能量为hν的光子,立即被金属中的某自由电子一次吸收,此间无需经过能量积累时间(驰豫时间不  相似文献   

18.
光电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重要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澄清以下几个概念.1光子和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即能量是不连续的),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的一种粒子;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因此其本质是电子.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光电效应内容因其涉及知识面广泛,如固体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电学、光学等,且学习要求介于定性和定量之间,因此在该部分知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都可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观点.本文就几个主要问题作一些阐述和探讨.1 逸出功与电离能是不是一回事? 大家知道,不同金属具有不同的逸出功,且越活泼的金属,其逸出功数值越小.另一方面,不同种物质原子发生电离需要不同的电离能,其中,金属材料中活泼性强的电离能小.两点结合,似乎给人一种结论,逸出功和电离能是一回事.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物理…  相似文献   

20.
赵坚 《物理教师》2009,30(12):9-10
1问题提出最近,读了两篇涉及光电效应微观物理本质问题的论述文章(以下简称文1和文2).文1通过对从1980年至今的各种版本教材中“什么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说法进行分析后认为:“所谓逸出功就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克服金属表面的偶电层的电场力所做的功”.文2以“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吗?”引入话题,通过分析后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