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M-T曲线测量居里温度时,由于热电偶的“延迟”效应使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根据热力学理论可知,磁性材料在居里点具有最大磁熵变。因此可由△SM-T曲线的峰值确定居里点Tc。这种方法由于测量过程是恒温的,因而完全避免了“延迟”效应所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产品为纯机械结构,内部装有由永久磁铁和铁磁性材料组成的感温部件,利用铁磁性材料的导磁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选取合适的磁性材料,配合机械结构,使之在温度达到预设报警值时,永久磁铁对铁磁性材料的吸力刚好小于弹簧的弹力,从而在弹簧的作用下感温螺丝的上帽弹起,做出报警指示。当温度下降时也维持在报警状态,直到巡检人员发现才能由人工复位。  相似文献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型发热材料一PTC PTC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它以钛酸钡为主,渗人多种物质后加工而成,目前家用的陶瓷暖风器、陶瓷电热水壶等就是用这种材料做成的.PTC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值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我们把这个设定的温度叫"居里点温度".用PTC材料制成的电热器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四章“恒定电流”中的“半导体的应用”一节中讲到:“有的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得非常迅速,利用这种材料可以制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大减小.利用这种材料可以制成体积很小的光敏电阻.”笔者在实验中发现,半导体材料锗既具有热敏特性又具有光敏特性,因而选用了锗半导体三极管,再做少许加工,即可演示半导体材料锗的热敏特性和光敏特性,且效果较好.下面对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感温磁钢的特点是:当它自身的温度高到某一值时,它与磁铁间的作用力就可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也就是它与磁铁间不存在相互的作用力,该温度称为居里点.电饭锅就是利用该原理,在米饭煮熟时,电饭锅底部的温度会达到感温磁钢的居里点(103±2℃),使感温磁钢失去磁性,磁铁在弹簧的弹力  相似文献   

6.
直流磁场强度对铁磁性材料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场强度对铁磁性材料摩擦副摩撩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磁场强度范围内.磁场强度可以减小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磨损率和降低其摩擦系数,原因是磁场强度的增强提高了对磨屑的吸附和氧化能力,并提高了铁磁性材料的强度,从而改善了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解答问题时有些同学对“温度”、“内能”、“热量”容易相互混淆,如对“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吸收热量多的物体最后温度高”,“温度很低的物体可能不具有内能”等问题,解答时解释不清,错误率较高.这些概念是学习中的难点,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在初学时必须搞清它们的本质和区别.  相似文献   

8.
很赞赏薛法根老师的一句话:“生活有真爱,细节谈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字词,语言的基本材料。貌似静止的符号.却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它犹如语文教学的一扇窗户,是打开课文通道的金钥匙。学习语文,没有对字词的理解、吸收和内化.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引领孩子“沉入语文的感性世界”.让词语“深入孩子的精神生活”.使学生“人乎其中”,与文本发生共鸣。  相似文献   

9.
磁现象的电本质磁性材料(教案)山西黎城一中李建祥一、教学要求教学目的:理解安培分子环流假说;掌握磁现象的电本质;了解铁磁性材料以及它的一般应用.巩固磁场、磁力线的概念和安培定则.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应用安培分子环流假说揭示磁...  相似文献   

10.
蔡洌群 《物理教师》2000,21(1):19-20
1“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的演示实验 “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系.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在初三物理课本p.85中提出的结论,并安排有一演示实验,就是用钨丝跟电流表、开关、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源,再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从而说明这一结论.这一实验器材个体多,装置麻烦,而且只能说明结论的前半部分.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关系,我对课本中“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的演示实验作如下改进,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小灯泡L和去掉玻璃…  相似文献   

11.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混合时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通常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可用公式Q—l,,l凸t来计算.1.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和单位,,l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干克”.凸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单位是“”C”.当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凸t—tZ-t;(ti为物体的初温,t;为物体的未温);当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时,乙t一2;一Z。…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热膨胀1.规律: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的时候膨胀,在温度降低的时候收缩。在相同条件下,固体膨胀得较大,气体膨胀得最大。应理解:(l)“一般”物体,不是“一切”物体。有些物体反常,如水在0℃~4℃时热缩冷胀。(2)温度“升高”不是“高”。温度“降低”不是“低”(3)“相同条件”指的是:①相同体积;②相同的温度变化。2.技术上的意义(1)不同物质的膨胀能力不同:制成双金属片等。(2)物体热胀冷缩受阻,会产生很大的力,技术上,要防止这种力的破坏作用。3.常用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  相似文献   

13.
铁磁性材料居里温度的发现,为热磁轮发动机的制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详细介绍热磁轮发动机的制作原理、所需制作材料、制作过程以及对作品的调试,并对热磁轮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为探索能量转化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4年第5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刊登了“巧记热量、温度、内能之关系”一文.作者给出有关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的六种描述.并辅之以图,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经过认真分析之后认为,“原文”有两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一、考情分析 材料点评是在新闻点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题型,纵观近几年的考查情况,“材料点评”类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紧扣时政热点。这是由“材料点评”中的“材料”的特点决定的,距离考生较远的材料,一般不会出现在试题中。  相似文献   

16.
1,“光滑表面”隐含:摩擦力为零.2.“很轻的物体”隐含:重力忽略不计.3.“小车在水平面上静止或匀速运动”隐含:小车受平衡力作用,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4.“通讯卫星”隐含:相对于地球静止.5.“同种材料“隐含:密度相同.6.“浸在”隐含;物体的体积大于排开液体的体积;“浸没隐含;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7.“漂浮或悬浮隐含;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上浮或下沉”隐含。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8.“光屏上成徽’隐含:实像9.“冰水混合物”隐含:温度为0℃.常见隐…  相似文献   

17.
巧用PTC元件     
为了介绍方便先对PTC元件的特性给以说明。PTC元件是在钛酸钡(BaT_1O_3)的固溶体中掺合微量稀土元素,用制造陶瓷工艺制成的半导体电阻元件。它具有正温度系数,即Positive Temperature Cofficient.简称PTC,这种元件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如图(1)。在温度较低时,即小于居里点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小的负温度系数,大于居里点温室时,这种元件具有很大的正温度系数,即PTC特性。电阻会发生几个数量级的突变,也就是说它在高温时的电阻值是低温时的许多倍。元件温度一定时,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热膨胀1.规律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的时候膨胀,在温度降低的时候收缩。在相同条件下,固体膨胀得最小,液体膨胀得较大,气体膨胀得最大。注意:(1)“一般物体”不是“一切物体”。有些物体反常,如水在0℃~4℃时热缩冷胀。(2)温度“升高”不是“高”;温度“降低”不是“低”。(3)“相同条件”指的是:①相同体积;②相同温度变化。2.技术上的意义(1)热膨胀对人们有益的利用:如双金属片。(2)物体热胀冷缩受阻,产生力的破坏作用,要防止,如铁轨间留空隙等。(热胀冷缩是无法防止的)。3.…  相似文献   

19.
对比有无磁场条件下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发现直流磁场的存在显著改善了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其主要原因是磁场的存在使磨屑保持摩擦副之间,从而铁磁性材料摩擦副的两体摩擦转变为摩擦副、磨屑之间的三体摩擦;同时,磁场的存在提高了氧化磨损在磨损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题1.物体的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使用.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做.3.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零下4.7摄氏度,记作     .4.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是     到;它的测量能准确到     .一位同学没有发烧,但用准确的体温计测量结果却是“39.8℃”,原因是.5·在使用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