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西周穆王时代的仪式乐歌中,研究仪式乐歌从娱神向娱人的蜕变,并以《诗》《书》去考论仪式乐歌在社会进步中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西周穆王时代的仪式乐歌中,研究仪式乐歌从娱神向娱人的蜕变,并以《诗》《书》去考论仪式乐歌在社会进步中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周原遗址贺家村出土的昔鸡簋铭文的关键字词、所记礼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昔鸡簋铭中的"▉"应读为遏,训为止。"遏偪姞于韩",义即嫁偪姞于韩。昔鸡为送者,故韩侯用贝、马傧赠昔鸡。昔鸡簋铭文所记与《仪礼·士昏礼》相合。昔鸡簋为西周国族研究提供了新史料,偪或即姞姓之密须,其地在今甘肃灵台附近;韩乃武之穆,初封或在冀北之固安,西周末徙至晋南;昔氏为周大夫封昔者,其地或在今河北巨鹿附近。昔鸡簋之年代在西周昭王、穆王之际,簋铭所见王姒究系时王之后,抑或先王之后,还需再做讨论。本文指出,周代嫔妃的称谓不仅关系周代礼制,更涉及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太仆寺,亦称"冏寺",是古代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的国家机构.太仆始设于西周穆王时期[1],至秦、汉时为九卿之一,"掌舆马,有两丞"[2];北齐始置太仆寺,设卿、少卿各一人[3],历代因之.明初设群牧监,牧养马匹,洪武六年改称太仆寺,设治所于滁州.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变更,生态纪录片的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生态纪录片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网络时代赋予人们的一种反思精神的必然结果。我国首部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诞生在"后现代"的今天,它会用什么样的姿态引领我们去思考"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呢?本文将以《森林之歌》的第3集《森林之歌——容颜:绿色版图》为例来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簋的年代在西周中期恭王时,铭文所言周天子令■“邑于郑”,是命■在郑地建邑以居。■所建并非郑地主邑,只是旁邑或佐邑。郑地的聚落结构是以王所居郑邑为核心,周围包括众多贵族居邑及公邑的“族邑”模式。郑地在今陕西凤翔一带,兴起于西周中期穆王时,是西周中期以来周人势力在陇东败退,戎人进逼之下的产物,是周王朝经略西北的基地。周天子很重视对郑地的经营,安置大量贵族及民人居于此地,这一举措也为西周贵族宗族内部族人的任官获职以及发展提供了机遇,促进了世族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古史及学术传承之间的关系,试图纠正学术史研究中的某些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观念。指出应当区分普通的"口传"与特指的"口传时代"或"瞽史口传时代"这样的概念;指出西周以前、西周到春秋时代、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秦汉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口传在学术传承上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西周礼乐文明昌盛,乐官制度内容丰富,乐官听音知律、祭祀登歌,既主持礼乐活动,又负责音乐的声教传播,对西周礼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书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第一本是金敬迈的小说《欧阳海之歌》。这本书是我9岁的时候读的,那时我还在冀中平原上一个古老的小镇里念小学三年级。我的家里可读的书籍很少也很有限,大概那本《欧阳海之歌》是做公社干部的父亲拿回家来的。《欧阳海之歌》是一部苏联术语意义上的"定制小说",所以今天看来小说同时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这不妨碍我一直认为金敬迈是个好作家,他在那个时代已经做得足够出色。  相似文献   

10.
张晓萱 《视听》2022,(3):58-60
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第四季以"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重温流传千古的英雄赞歌.本季节目在延续"和诗以歌"原创模式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充分发挥"音乐+经典"的表达优势,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英雄精神的当代传承为切入点,运用融媒体时代的多元传播方式,借助言语文本符号、非言语符号...  相似文献   

11.
郭少云 《兰台世界》2013,(19):148-149
<正>西周是周武王在姜尚、周公旦等人的辅佐下推翻商纣建立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在建立以后在政治上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在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上,这些改变也体现在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上。在夏商时代,国家的君王宣扬"王权天授"的思想,大肆宣扬君王就是上天的代表,是不可动摇的。西周的统治者对统治思想进行了修改,他们宣扬"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核心思想就是地上的君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国庆之后,"冰与火之歌"的卷四《群鸦的盛宴》正式上市了。美剧《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热播,带动了之前本来就有强大粉丝基础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图书不断攀升销售高峰。据记者了解,从卷一到卷三,该系列图书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册!"冰与火之歌"系列图书从上市到现在,经过美剧热播的带动和宣传人员持续的推广、业务人员在终端卖场的各种努力,已经完全确立了一线畅销书的地位。《冰与火之歌》简体中文版由重庆出版集团出  相似文献   

13.
《尚书·金縢》是现存最早、且以较多篇幅记述古代档案管理及利用状况的文献.作为篇名的"金縢"则是藏于"金縢之匮中"的档案的代称.透过《金縢》可窥知西周初年由史官起草文件的"作册"制度,与文件归档相关的"纳册"制度,以及档案保护和保密制度等."金縢"之简册对于西周初年政治局势的稳定发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周制陶,是通过对中国传统的纹饰进行夸张变形,提取纹饰中的内涵而形成抽象几何纹。本文主要从西周陶器的造型之美、纹饰之美以及表现技法之美三个方面剖析西周陶器的圆满之美。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8,(Z1):29-30
<正>一、中国古代法律的人性化1.西周的德礼化与人性化。我国古代法律一直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从国家建立之初一直到唐朝,我国法律一直在不断发掘人性化的内容。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在很大意义上是西周的道德化、礼制化。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西周典籍"四书五经"大部分都是经由孔子整理的,它记录着西周时期的规章制度和思想文化。所以,我国古代法律彰显人性化,实际上就是西周的德礼化,而后来的儒家思想是西周德礼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朱斐翡  黄焕义 《兰台世界》2014,(10):114-115
西周制陶,是通过对中国传统的纹饰进行夸张变形,提取纹饰中的内涵而形成抽象几何纹。本文主要从西周陶器的造型之美、纹饰之美以及表现技法之美三个方面剖析西周陶器的圆满之美。  相似文献   

17.
从许振超、任长霞、王顺友、郑培民、方永刚等典型人物的推出,到"劳动者之歌""百姓纪事"等栏目的亮相,再到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一个个彰显时代风采的普通劳动者英模向我们走来。大家为之感动、震撼,受到激励。道德模范当选者或提名者事迹的报道在  相似文献   

18.
天保考     
西周时期的东都,年代久远以及考古发掘资料有限.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应有两座相对独立的城池,即天保(王城)和洛邑(成周城),两城因相距不远,故统称为新邑等名称,这正如西周的丰都和镐都,统称为"丰镐之地"一样.  相似文献   

19.
贾岚 《兰台世界》2013,(21):152-153
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针对古代儿童的舞蹈教育,正是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国学里。西周国学主要以贵族儿童作为儿童舞蹈的教育对象,以传授"治国之道"和"伦理之道"为教育目的,具有培养"政治人才"和"宗教人才"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管子的法哲学思想是"富民、崇礼和重法"三者的内在统一,富民是礼法之基,崇礼是刑治之先,重法是为政之备。管子崇礼重法,礼法并用,既是西周"礼治"的继承者,又是"法治"的开创者,为后世的"礼法融合"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古代"礼法一体"的法律传统之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