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准备:1.“主蜡烛”一支。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过程:活动一看蜡烛燃烧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相似文献   

2.
“有个德国哲学家拒绝使用电灯。晚上风吹蜡烛滚到地上,他趴在地上找蜡烛,妻子把灯打开,他发现其实蜡烛就在他脚边。他捡起蜡烛说:“啊,原来灯光有如此妙用,它帮助我找到了烛光。”  相似文献   

3.
张洪鸣 《科学课》2014,(5):106-106
几位优秀科学教师围绕“空气”来同课异构,不拘一格地教。在我眼里,这是一次怎样的展示呢? 首先令我钦佩的是曾宝俊老师。他是一位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这一次他执教的《蜡烛的燃烧和空气的体积》一课,是他教育实践的提炼和升华。他从我们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中常常熟视无睹的一个“细节”——蜡烛在水杯中燃烧熄灭之后水面上升不在五分之一的位置上人手,为我们演绎了一节精彩的课。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启发我们感悟科学课堂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根教鞭     
为了方便教学,我用旧挂历纸制作了一根教鞭,非常好看、实用。班上一位幼儿家长看见这根教鞭说:“这棒真灵,孩子睥气不好就该‘嚓嚓’,让他痛而不伤。”说完拿起教鞭就向自己的儿子挥了一下,孩子被吓得跑开了。我对她说:“这棒可不是用来体罚幼儿的,而是在上课时老师指图片、指黑板用的。”她仍坚持蜕:“小孩是蜡烛,不点不亮,你给我管严点,不好就打,我不怪你。”  相似文献   

5.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听了一堂自然课。老师让学生把蜡烛点燃,置于浮在水面的木板上,然后将一只玻璃杯罩在上面,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杯内的水面逐渐上升。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感到十分惊奇。这时,老师说:“杯内水面上升,是由于杯内空气减少造成的,对吗?”学生答道:“对”。老师又问:“那么杯内那部分空气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不知道是蜡烛燃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教学中,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有趣的实验。向学生演示,必要时还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科学知识的概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讲《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一课时,在分析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的过程中,我先问学生:“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这时学生中形成“是”与“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谁也不肯服谁。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实验后,我提出问题:“蜡烛开始燃烧,一会儿自己熄灭了,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罩内气体发生变化,使燃烧的条件不具备了”。我接着又问:“蜡烛熄灭后,玻璃罩内的水面为什么上升了一小截?”学生会说:“罩内空气少了些。”又  相似文献   

7.
<正>一、活动缘起步入深秋,空气干燥。由于长时间没下雨,幼儿在沙池游戏时只要稍微用力铲沙,就会扬起大量沙尘。今天,幼儿在沙池游戏时发生了争吵。琪琪冲着一旁的乐乐大喊:“你挖沙太用力,沙子都飞到我嘴巴里了。”熙熙说:“也有沙子跑进我眼睛。”其他小伙伴也抱怨起来。瑞瑞提议:“我们来给沙池浇水吧,我爷爷的小院子也有很多沙尘,他总是给地板洒水,我们给沙池浇水,也许同样有用。”得到大家同意后,行动开启。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八册《空气的成分卜课时,当学生做完书中实验一后,讨论“水涌进杯子里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c第一种观点认为:水涌进林子里,说明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第二种观点认为:蜡烛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杯  相似文献   

9.
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从一间黑屋里传来了一阵说话声,原来是一个电灯在嘲笑一支蜡烛:“我说蜡烛老弟呀,瞧你那又瘦又小又丑陋的身躯,你不觉得脸红吗?你看看我,又白又大,多漂亮!”蜡烛谦虚地说:“电灯大哥,我虽然不如你美,但我也能为人们照亮呀!”“哎呀,行了!你能照多亮?主人一打开我,整个世界都亮了。哪像你,就照着一点点地方,还哭哭啼啼的,瞧你那委屈的样子,哼!没出息。”电灯说。蜡烛连忙解释道:“不,你误会了,我是蜡,遇到火会熔化,但我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心甘情愿为人们服务,决不感到委屈。”蜡烛声…  相似文献   

10.
目的: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准备: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  相似文献   

11.
师:上课之前,老师来做一个小实验。我将这根蜡烛点燃(边说边做),这是一个集气瓶(出示集气瓶),它里面有什么呢?生:空的。生:有空气。师:是的,空气占据了它的空间。如果将它罩住这根燃烧的蜡烛,会怎样呢?生:瓶子里面有空气,还会继续燃烧。生:蜡烛会马上熄灭。外面的空气进不去了。  相似文献   

12.
范红英 《学前教育》2008,(12):36-36
我认为,教师应从幼儿行为中挖掘积极因素,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首先,询问浩浩为什么这样做。是否真心希望小朋友和他一起吹蜡烛过生日。其次,请浩浩思考如果别人用这种“条件式”的方式邀请他,他会有什么感受,引导浩浩发现自己的做法是不适宜的。再次,引导浩浩思考怎样向小朋友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激发他纯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空气的成分》一课时,我先做了课本上第一个观察实验,即用一个空玻璃杯罩住一支点燃的蜡烛,让学生观察现象(蜡烛慢慢熄灭),然后当我提出杯中的蜡烛为什么会慢慢熄灭时,学生却七嘴八舌,有的说空气烧完了,有的说杯中还有空气,而且争得面红耳赤。形成认识矛盾后,我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即:将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染红的水,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学生观察后回答:蜡烛还是慢慢熄灭,但是红水上去了一截。当我再问他们,为什么蜡烛会慢慢熄灭?杯中的空气用完了吗?学生还是…  相似文献   

14.
幽默     
《教师博览》2009,(8):32-32
衣服3岁 精疲力竭的先生下班回到家里。看见餐桌上摆着一盒蛋糕,上面插着三根蜡烛。他惊奇地问道:“咦.是谁的生日?” 只听见太太冷淡地回答:“哦,是我身上这件衣服,它今天已经3岁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结合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了穿脱衣服的练习。由于是小班幼儿,每次指导完后,我们都要对幼儿进行检查、整理工作。一天一天过去,自以为工作做得不错。可是,今天早晨和家长的一次谈话却令我难以忘掉。李昱东的妈妈来到我跟前,不好意思地说:“喻老师,我的孩子是够笨的?”“挺聪名的。”我诚恳地说。“那他怎么连着几天都把裤子穿反了?”我吃惊地说:“是吗?我们每天都检查的。”李昱东妈妈不好意思地说:“他总是把尿尿口穿到屁股后面去,麻烦老师多监督他一点。”这回轮到我脸红了,急忙道歉道:“真不好意思,是我们工作没…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第五课《空气成分》一课,通过在钟罩中燃烧蜡烛的实验来证明空气中至少包含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实验中还发生了一个重要现象:蜡烛熄灭后,罩中的水面上升了。对于“水面为什么上升”这一问题,以前的教科书中涉及到了,现在的教科书不涉及了。以前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答的:“罩内的空气变少了,占据的空间小了。”“燃烧需要的是氧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不然罩内的空气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小,水面不会上升。”现在的教科书虽然不涉及这一问题,但不…  相似文献   

17.
天真与幽默     
大楼里的电表发生了故障,房间里一团漆黑。正在看电视的儿子便大叫起来:“爸爸! 我要看电视! 房间里太黑了,我怕!”“别嚷嘛,我来点支蜡烛。”我说。蜡烛点燃了,房间里又有了光亮。“爸爸,把蜡烛拿到这边来,我要看电视哪!”儿子又在嚷了。我爱人在一旁没好气地对我说:“你看这孩子真傻,以为点了蜡烛,电视也好看了。他呀,尽讲七颠八倒的话,将  相似文献   

18.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19.
共享亮光     
夜幕已经降临,突然停电了,屋子里漆黑一片。我和弟弟在父亲那儿每人得到一支长长的蜡烛,房去写作业了。蜡烛上的火苗不停地跳着“迪士科”,一支蜡烛的光是多么微弱呀!正在踌躇之中,弟弟已举着蜡烛拿着本子来到我房里,他说:“姐姐,其实我们把两支蜡烛合起来用,光线就强多了呀!”我们便一起共用着两支蜡烛,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支蜡烛的亮光了。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和烛光一样与大家共享的。共享亮光!江西南昌@唐珺  相似文献   

20.
昨天晚上,我在抽屉里找东西,发现一根蜡烛,就把它点燃了。无意间,我发现蜡烛不管竖着放还是横着放,火焰都是向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我赶紧问爸妈,爸妈都说不准。于是,我查看了家中所有科普书,始终没有找到完整的答案。看来我还得向别人借。我打电话给好朋友舒汉,向他借科普书,他爽快地主持人一点通:这篇作文的优点在于没有“因为”、“所以”地来写,那样写,就完全成了一篇说明书。这篇作文由发现,然后查询,探究,又重复实验,这个过程写得一点也不枯燥。不妨,我们顺着这条线索分析一下:1.无意中发现蜡烛点燃后,无论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