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中国女排在第14届世界锦标赛半决赛与决赛失利原因,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女排发球、接发球和扣球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福建女排在第六届全运会女排决赛中顽强的拼搏,艰苦的奋战,出色的表演,为我省代表团赢得一块宝贵的金牌。这对于振兴福建体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和临场的直接观察,对发球、接发球、防守等技术进行剖析,以说明福建女排夺冠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在大赛时中、日女排两队之间的技、战术发挥的异同,了解中国女排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备战提供参考。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录像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纵向对比在2012—2014年间中、日女排在发球、接发球、接发球进攻及防反4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女排发球缺少变化、接发球到位率低、过分倚重接发球进攻,忽视防反,技术结构亟待完善。建议中国女排的各项技术要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强"全面型"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通过统计分析,指出由于目前世界女排发球技术陈旧,致使发球与接发球相对平衡的局面尚未打破;提出女排发球的出路在于创新,同时还要重视全队不同发球方式、方法的合理配备,不断加强心理训练,发展跳发球技术,重视发球手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全国重点青年女排比赛中发球和接发球效果统计分析,提出了要提高发球、接发球的效果,必须根据青年女排自身的特点,在挥臂力量和速度上下功夫,加强发球战术和落点准确性的训练;接发球预判的思维训练;正面接发球训练以及掌握多种垫击动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今世界级女排发球落点分布与效果的统计分析,揭示发球落点分布与效果的规律及四强的差异,为以运用多变战术为主,视接发球为生命线的中国女排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训练质量和竞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及其对手国(本次比赛的前八名球队)在17届女排世锦赛中7场共30局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从相关数据中反映出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女排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发球得分能力不强,接发球稳定性较差且失误较多;在扣、拦方面虽具备一定的实力,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建议中国女排应努力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并加强对接发球的练习,提高一传到位率;进一步改善扣、拦技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8.
对九运会女排发球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运会女排决赛中发球技术统计数据进行进行研究 ,分析甲级女排发球技术的运用效果。结果表明发球水平较差 ,本文笔者认为应该引起重视 ,在今后必须加强发球技术的创新训练 ,增强高技术发球的稳定性和攻击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巴、土四国女排发球和接球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四国"女排发球技术运用的主要特征:中国女排的发球与美国队、土耳其队和巴西队存在着较大差距,反映出中国队无论是发球的攻击性,还是稳定性均有待提高。美国队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掌控较好,土耳其队和巴西队发球的攻击性强,但稳定性逊于美国队。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率最低,失误率最高,暴露出中国队接发球进攻系统的脆弱。土耳其队接发球的到位率最高,失误率低;巴西队到位率略低于美国队,失误率稍高于美国队。  相似文献   

10.
世界女排发球落点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点是发球的必然产物,是影响发球攻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女排四强在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关键场次发球落点及效果的研究,揭示出世界级女排关键场次发球落点分布和其有效率的自身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个体上对中、古、苏、美四支女排的发球的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为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发球与接发球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樊振东在2014年亚洲杯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并分析,探讨樊振东在技战术运用上的特点,从技战术的角度分析比赛失利原因。结果表明:樊振东发球后第三板被马龙控制,第三板直接上手机会不多,发球落点节奏变化不明显;接抢段优秀,接发球控制、进攻技术使用比较流畅,积极主动;相持段中发抢段相持球得分好于接抢段相持球技术,相持中反手拉技术使用较多,正手相持技术使用频数较低。  相似文献   

12.
运用乒乓球“三段分析法”等方法,对马龙、张继科在第20届乒乓球亚洲锦标赛男单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各项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女排主动得分能力、扣球、发球技战术以及接发球能力和二传传球能力均强于中国女排,场上队员技术特点鲜明、职责分工明确;中国女排在拦网、防守方面优于日本女排,中国女排各个位置主动得分能力比较均衡,没显示出位置技术特点。中国女排的发球技战术、接发球能力尤其是主攻的接发球能力、副攻的拦网能力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11年世界杯和2012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外国女排比赛接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中国队接发球到位率略好于外国队,总体上中国队接发球有了明显进步;在接发球阵型和关键球的把握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找人发球策略已成为世界强队破坏对方一传的主要发球战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42届、43届中瑞男团决赛主力队员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中国队员发球、接发球、相持对攻等9项技术的运用情况,研究胜负因素,并为中国乒乓队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获得第5名起,日本女排显现出强势崛起之势,而中国女排则每况愈下,多次比赛战绩不佳,亚洲霸主地位不复存在。通过对2队比较,探索日本女排逐渐上升的原因和中国女排战绩不佳的根本。通过运用录像统计法、数据对比分析法对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冠军日本队与第3名中国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队在发球、接发球、扣球方面都优于中国队,进攻节奏上明显快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李娜与对手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李娜凭借稳定的发球、接发球和破发技术一路闯入决赛;同时,在决赛中面对高水平经验丰富选手暴露出发球缺乏攻击性、过多非受迫性失误和心理素质不够硬等问题。建议:改善发球技术,增加发球进攻性;加强预判反应,提高接发球能力;增强比赛关注力,减少非受迫性失误;强化心理训练,提升高对抗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18.
第25、26两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统计分析,认为当前世界女排发球与接发球相对平衡的局面仍未打破,中国女排的发球不占优势;应重视发球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强多种跳发球的训练及发球的心理训练,并重视培养发球手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不同位置队员的单项技术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女排的接发球能力、二传传球技术和扣球技术以及发球技战术均强于中国女排.本次比赛表现出各位置技术特点鲜明、场上队员职责分工明确的特点;中国女排在拦网技术、防守能力方面优于日本女排,在接发球、传球技术环节中落后于日本女排,发球和扣球技术环节主动得分能力差,每个位置主动得分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均衡、主动得分能力差异不大,中国女排的发球技战术、主攻的接发球能力及副攻的拦网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11届女排世界杯得分最多球员在比赛中主要技术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得分最多队员的基本情况以及扣球、拦网、发球、接发球、防守、传球情况等方面情况,并提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