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德育原则是大学德育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对大学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基于作用于大学德育的社会存在环境以及现实要求发生了变化,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大学德育的方向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方法调适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原则,从而有效实施指导作用,以利于改进和加强大学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是高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标不是唯一的,在大学德育活动中,教育主体面临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或社会的或个人的或两者相结合。应该依据教育主体特点和对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大学德育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德育管理的软环境在育人上,显得更为重要。创新大学德育管理的软环境需要建立开放的课堂环境、人的校园环境、科学的制度环境和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从大学开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大学德育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联系、大学德育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大学德育怎样开展创新教育等方面论述大学德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问题视角看高职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需要特殊的德育。从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来看,高职德育必须跳出狭窄封闭划一的思路,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与学生自身的发展相结合,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相融合。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创新德育理念、拓宽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方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建国教授所著的《现代大学新理念》一书(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是作者行政工作与学术研究相通相融的结晶,在大学德育新理念、大学素质教育新理念、大学创新与发展新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并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其对大学德育本质的认识,对大学创新与发展真谛的领悟,无不透露出作者的睿敏与智慧,无不透露出作者的圆通与成熟。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加以认真裁度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德育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高校的必然要求,通过树立和谐的高校德育理念,构建和谐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开展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和谐的高校德育管理系统,深化和谐的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等增强大学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德育环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德育管理的软环境在育人上,显得更为重要。创新大学德育管理的软环境需要建立开放的课堂环境、人文的校园环境、科学的制度环境和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德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德育实践中事实存在的若干认识误区导致了德育实效性的缺失。对此,大学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教育”、“可持续发展”,切实改进和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努力承担起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德育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新时期高校德育应在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指导下,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高校德育的创新必须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学生和德育工作的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教育观念,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树立注重个性发展的人才观;必须创新教育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做到五个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以情感人相结合、专职政工干部与广大教师相结合、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论创新的大学德育管理的主体队伍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德育管理是大学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德育管理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突出。实施大学德育管理创新,人才队伍是关键。本丈认为,其主体队伍应该是“两课”教学管理队伍、学生工作专职队伍、大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加强这四支队伍在大学德育创新工作的建设,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本丈从他们的观念、知识构成及工作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大学德育中红色资源运用具有德育价值和独特优势。当前大学德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存在着开发整合不够、提炼升华不够、推广运用不够等突出问题。要解决红色资源在大学德育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真正认识和实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促进红色资源优势创新与大学德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创新运用思路,采取有效的实践策略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寓德育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需要,更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有其相应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如何将培育学生思想道德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的德育创新势在必行。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高校德育新理念: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加强引导;从封闭的德育观转变为开放的教育观;强化全球意识,加强全球伦理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创新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体制的创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构建高校德育的“自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原有的德育体系难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诉求,也没法适应时代新人的培养需要,必须聚焦服务强国战略的要求,立足高校实际,回归大学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推动德育的目标、主体、场域、方法和评价等的守正创新,进而在德育目标上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在德育主体上实现由一元到多元的拓展,在德育场域上促进现实与虚拟的立体交融,在德育课程上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联动,在德育方法上坚持灌输式和启发式相结合,在德育评价上由科学主义取向转向人本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高校德育管理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它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机制,是高校德育实践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由吴起华同志领衔主持,柏春林、刘剑非、宋振文、唐励参与研究的这一课题及其成果《大学德育管理创新研究》,将大学德育管理理念确定在坚持德育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仅有知识传递机制.而且有情感互渗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实施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课程和德育有着必然联系,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引导、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调控上。大学隐性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德育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根据新形势改进高校的德育方法,扭转大学德育的不适应方面。这就需要站在历史的前沿,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德育和德育的方法。新时期新阶段研究大学德育方法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的实质是突破,是超越,是新颖。我们的德育需要创新,需要超越,这是顺应时代要求,增强现实德育实效的根本出路。中着重分析了德育必须实现的三个重大超越——超越灌输压服的德育、超越功利主义的德育、超越政治教育内容为重的德育,针对性地强调了实施教会学生选择的民主德育、实施以人为本的陶冶德育、实施生活化的广义德育的必要性和做法,并揭示出德育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德性主体,提升德性主体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