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自尊、自信等除智力性因素以外的学习因素。教师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听说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积极调动非智力因素,激发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听说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2.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它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软件”. 相对于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而言,教学过程中学生尚末表现的潜在学习可能性称为学习潜能.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或教师指导,可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学习能力.除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3.
李琴 《新疆教育》2012,(21):155-155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相对于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而言,教学过程中学生尚未表现的潜在学习可能性称为学习潜能。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或教师指导,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自尊、自信等除智力性因素以外的学习因素。教师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听说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国内的学者一般认为包括动机、兴趣、习惯、意志、策略、性格和情感等。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6.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现,是学习活动的“硬件”。非智力因素是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他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软件”。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是指一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它直接影响着认知的效果、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及对智力因素的融会贯通.积极有效地开发非智力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在教学中要尽量反映科学、技术进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使学生乐学”.而要做到“乐学”,就必须研究如何发挥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情感,激发学习的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如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称为智力因素;另一类是与认知过程的起动、维持调节有关的,如兴趣、动机、情感、态度等,称为非智力因素。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如何,起作用的决不仅仅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水平,影响着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前苏…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通常指的是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智力因素是“内因”,非智力因素是“外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因”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热爱学习数学。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郑博 《科学教育》2010,(2):22-22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目标等方面的心理因素。而小学时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所以,我认为,英语学习的成功不是取决与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的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这二者若不能很好地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注意、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工专业基础学科之一的《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是一种直接兴趣,是学…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不但包括智力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兴趣则是众多非智力因素中最直接、最易产生效果的一个,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价值。现行地理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中,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激发动机,培养兴趣着手,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意志,逐步形成正确的非智力品质,从而有效地促进并提高智力因素的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就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 ,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是相互促进 ,相互配合 ,相辅相成 ,协调统一 ,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或只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偏激的做法 ,只有对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实行“双向开发” ,才能发挥人的潜能。1.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手段爱因斯坦有句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成才的起点”。美国心理学…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智力因素,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非智力因素,造成非智力因素不良的结果,进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培养教学能力,我们应重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在这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坚持不懈地去获得有关的知识、技能.但是人的兴趣并不是出生就有的,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在统一交织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智力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智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也应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促进智力活动的积极开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动机激发兴趣明确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起着指向和原动力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触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和探索。它们不但能唤起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能由动机、兴趣支配而伴随着的情感、意志、性格的转化,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现就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学法指导,谈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潜移默化、旷日持久的积累过程。因此,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和谐共振中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尤为重要。 1.注重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做法,赏识学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李克娜 《考试周刊》2010,(22):184-185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注意力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诸多因素组成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调动学生认识、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非认识、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而且只有当后者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之后,前者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的完成,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固然与学生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也不无关系。我运用“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做了一些调查及实践,发现“兴趣”是“非智力因素”诸多因素中起杠杆调节作用较为重要、关键的一个环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自己丰富教育经验时指出:“学生的智力兴趣越浓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从内因上来说受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制约。我们应革除仅仅把教育目标看成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片面认识,把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去,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功能。第一,它具有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功能。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由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激发的内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比外部条件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