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8,(2):27-28
职业院校体育课中引入功能动作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功能动作训练引入到职业院校体育课堂中,对实验班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功能动作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力量及速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大的影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5,(5):24-2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小学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绳梯训练法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绳梯训练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优于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法,符合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要求,是一项非常适合在小学阶段运用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建议教师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安排绳梯训练动作,循序渐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王鹏 《新体育》2023,(18):95-98
目的: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设计对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表现的效果。方法:选择100名年龄14~15岁的初中生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15~20分钟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体育课堂上采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手段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学生的动作效率和基本技术的掌握有着积极地影响。建议:在训练中改进训练方法,结合多种手段以期能更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高训练效率减少无效的时间和等待。  相似文献   

4.
100米是高中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必测项目,也是典型的速度型比赛项目。随着体育专业考试内容的不断演变,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的考查已成为体育专业考试的核心内容。2009年甘肃省体育专业考试新办法中,一般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为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其中100米的分值占身体素质分值的40%,其他两项分别占30%。从横向分析,100米跑能力的高低对其他两项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影响。作为一名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高中体育教师,就如何提高农村高中体育专业学生100米跑成绩,笔者在实际训练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究与实践,在体育高考测试中,学生100米项目的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此谈谈自己在100米训练中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收获,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正100米是高中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必测项目,也是典型的速度型比赛项目。随着体育专业考试内容的不断演变,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的考查已成为体育专业考试的核心内容。2009年甘肃省体育专业考试新办法中,一般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为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其中100米的分值占身体素质分值的40%,其他两项分别占30%。从横向分析,100米跑能力的高低对其他两项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影响。作为一名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高中体育教师,就如何提高农村高中体育专业学生100米跑成绩,笔者在实际训练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究与实践,在体育高考测试中,学生100米项目的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此谈谈自己在100米训练中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收获,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房传松 《新体育》2023,(10):36-38
本文结合短跑专项学生的训练特点,探究引入了核心力量训练,为短跑运动员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手段,为提高短跑特长生的成绩提供有力保障。本研究以淄博市张店区铁山学校20名短跑专项学生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探究了核心力量训练对短跑成绩的影响。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运动中的稳定性及最大速度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抗阻力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以江苏省盐城市体育学校8名(4男,4女)青少年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8名运动员分为两组进行3个周期的训练,实验组加入皮条循环身体素质练习。对实验前后的立定跳远、100m跨步跳(步数)、10s高抬腿(次数)、100m的成绩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抗阻力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莫安源 《中华武术》2008,(10):10-11
一、影响原地推铅球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身体素质 理论上铅球运动员要求有较好的身体形态特征及具有快速、灵活、协调等素质,从历届奥运会和世界纪录保持者来看,身高、体重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我们普通的体育高考生中很少具备这种天赋。由于考虑到体育高考学生必须追求体育术科、文化成绩双上线的原因,挑选运动员时常倾向于文化比较而言尚好、体育素质一般以上的学生加入体育高考队,不到一年的课余训练时间,我们应根据考生的个人特点制订训练方案,全面打好身体素质基本功、重视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身体素质关系的把握,有针对性、有阶段性、有侧重地挖掘潜力来提高铅球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以30名体育特长生的速度、爆发力量等身体素质、相关身体机能为研究对象,实施有计划性的运动处方干预。通过对研究对象为期18周的运动干预验证运动处方在短期内对体育特长生的短跑、跳远、心率、肺活量、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处方在短期内,可以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短跑、跳远运动成绩,增加肺活量体重指数、降低心跳次数。建议:体育教师应该更新传统的"粗放式"训练思想,勇于尝试"精准管理式"训练方式方法,把训练效果以"量化"呈现,把握训练实情,进行更科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实证研究了减肥训练对学生身体自尊的积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肥训练对学生身体自尊有显著的影响,表现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同时发现减肥训练对男女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实验前男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方面略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身体状况、身体素质方面略高于男生。实验后男生在各因素上都略高于女性,因此可以粗略判断减肥训练对男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可能略大些。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根据国家教委规定,1992年全国高等学校全面执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生的体育成绩不是以单一的体育考试成绩来评定合格与否,而是以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理论成绩、体育课成绩及课外锻炼情况等,全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验。因此,大学一年级体育课,如何完成好以上任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重点对身体素质中的薄弱环节——力量素质的提高作了些尝试。二、研究方法与步骤实验对象:A组:本校95级男…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甚至有下降趋势,本研究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广西医科大学18级1355名新生为实验对象,对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得出此体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有着积极影响,适合在高校大力推广,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康,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利用平衡垫感统训练对30名7-12岁听障学生的平衡能力开展实验研究。结论:1.平衡垫感统训练在听障学生的运动干预中,对照组的前庭器官、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表现为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的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则呈显著性的变化,实验组前庭器官测试结果也有了较大的改善;2.对听障学生下肢力量及运动协调的能力的测试结果,对照组的立定跳远和1min跳绳的测试成绩有了一定提升,但实验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建议:特殊学校可以将该训练手段融合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重视家庭参与等。  相似文献   

14.
归因训练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体育实践,然而对于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研究,因此,通过实验探讨归因训练是否对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体育后进生体育成绩的提高,而且对不同程度的体育后进生其提高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高中体育统考训练现状(一)参加体育统考训练的特长生类型1.初升高文化课成绩不高,很难通过文化课学习考取理想高校,但身体素质较好。2.文化课成绩属中等水平,身体素质一般。3.文化课成绩较高,对体育感兴趣,且身体素质较好。(二)影响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因素分析1.参与训练的教练多数是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极少数教练参与过高水平的训练,训练方式靠自己的摸索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不佳,具体表现在身体素质水平指标(体测成绩)的普遍下降上。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训练方式在力量和体能训练等领域被广泛提及和使用,在学校体育训练中也热度颇高。为了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测成绩,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功能性训练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运用文献法、实验法等方法研究功能性训练对普通高职学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以期为普通高职教学如何更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体测成绩方面取得进展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训练,统计分析了受试者受试前后的身体素质具体数据,成绩较长跑(1000米)、短跑(50米)、sit and reach(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五项体测项目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50米、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等三项体测成绩明显优于受试前。实验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这一教学模块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起到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在高职院校开展功能性训练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身体素质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必然会影响体质的增强。目前学生体弱多病,身体肥胖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达标成绩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严重影响学生体质的增强。针对目前体育教育的形势,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法对男学生达标成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郭名扬 《新体育》2023,(10):52-5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试验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洛阳市吉利区实验中学30名初二男生为实验对象,将学生实验前测试1000m和立定跳远成绩作为标准,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安排功能性力量训练,一般跑跳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一般跑跳训练,实验从5月1日进行到8月中旬,实验时间为12周。不同训练模式对中长跑和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发现有效训练策略,旨在提高学生中长跑和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从容面对中考体育考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一、二年级的女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参加不同选项课体育教学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兴趣等进行研究,探讨不同选项课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摸清我省学生体质现状,研究其身体素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均有现实意义。检测7~22岁20112名学生的身体素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等指标的成绩,与本省85年的检测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城男、女各3项,乡男女各4项超过全国平均值。由于生活环境和水平,体育活动条件的不同,城乡和不同地区学生身体素质条在明显的差异性,与相邻的广东等四省相比,我省居中等水平;本省莆田优于福州等地市。素质增长的速度和顺序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不均等的增长,其曲线图男生呈"单峰型",女生呈"双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